73中年的通達

人生的道路,便是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最終的結局便是不同的命運、同樣的結果。說起閱曆,經常有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要長。即使現在橋少了、道寬了、路長了,但是一個人的閱曆和經曆過的事,不能複製,不能重來,更無法改變,這正是晚輩們成長的財富,逐漸變得成熟的比對。特別是人到中年,自然、灑脫、穩健、成熟、世故,便是形成通達的基礎。

前段時間,見一要好朋友一臉的惆悵。他的孩子都有了像模像樣的工作,近年又娶妻生子,其樂融融。隻是兒子一回家,便守著父母哭訴,絮叨自己工作不如意,包括人際關係的難處、與頂頭上司的不和,以及手下人員的不理解。說者無意,在一旁靜聽的老人卻早已覺得,孩子的工作累、煩、愁,崗位不稱心,事業不省心,於是平添了許多的牽掛。實際上,不管孩子多大年齡,哭了,父母揪心;笑了,父母寬心;累了,父母擔心;樂了,父母舒心。這是自然的規律。

少時,我們總是圍坐在父母跟前,傾訴衷腸;年長些了,我們有時將委屈不由自主地往肚裏咽,怕是驚動父母;人到中年,是不是就到了不該撒嬌、頂天立地的年齡段,這由得我們的成熟所致、對人生的通達所致。

中年的通達,表現在,對於自己高興的事情,可以對父母說說,與父母共享歡樂,享受事業成功的喜悅,我們日子過得好,事業發達,關係融合,會使老人們感受養兒育女的成功,會對我們的成就心滿意足,逢人講話就有資本,閑談也會有興致;我們生活得好,仕途擢升,這是對父母最好的安慰,最重要的尊重,應該屬於大孝。

中年的通達,表現在,對煩惱的事情最好不說,即使對老人說了,不但無助反而無形之中增加了心理侵擾。對煩惱的事情不去說,會減少老人的掛心,有助於老人睡眠,這大概就是人到中年成熟、穩健的標誌。退一步講,有些煩惱的事情,可以晚一會講,晚幾天講,能拖一天是一天,實在拖不得了,煩惱的事情水落石出了,前因後果明了了,這時再給老人解釋,也會理解的,終究我們的做法出於好意,沒有惡意。

中年的通達,表現在,善於換位思考以及對人生悟性的理解、明達。中年,有了自己的思想、思路和方法,有了超乎少年的想象力,有了超乎青年的判斷力,能分析,辨是非,會協調,很老道,這些優勢,都應該表露出來呈現在父母麵前,呈現於世人麵前,以無愧於我們的年齡、知識、能力和閱曆。

中年的通達,還表現在,可以或者盡可能地做一些讓老人們高興的事情,譬如力所能及的攀山運動,增加家庭的團結和睦氛圍;隔三差五的家庭聚會或者聚餐,讓老人家感受親情的團聚,感知兒孫滿堂的幸福;適合特點做些能夠記憶老人一生有益成果的整理出版書籍、書畫冊子……有些事情做到了老人的心坎上,已經證明我們達到了中年的通達,既是幸事也是好事。

“知”滿而不溢的滋味

日中則移,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是人們熟知的道理。在自我感覺“知”已經滿滿當當,卻沒有溢出的信號,就是很高的境界了。

曆史上,西漢一個大臣叫做張安世,為人謙虛恭敬,忠厚實在,被朝中大臣們舉薦任職後,辦事周密,從不驕躁,史書上稱之為“滿而不溢”。身居高位而不以“知”滿自居,古人的做法已經給我們樹立了樣子。國學大師季羨林不很喜歡別人稱他為“大師”,他學貫中西,可稱之為國學泰鬥,仍舊那麽謙虛。相對於現實,人們生存就業的門類繁多,分工越來越細,研究內容越來越寬泛,誰也不能做到自己始終是門類的“大拿”,誰也不會達到萬事精通的水準,其原因就是每個人都要從出生開端,從頭學起,一點一滴的積累,一絲一毫的儲存,一時一段的磨練,才達到了比較高深的知識層麵,這時,“知”滿才有了基礎。現實中,你可能是某個方麵的專家,但確實不可能是方方麵麵的行家裏手。那麽,知識、能力的溢出就沒有資本了。事實上,“知”滿而不溢,水滿而不溢,這便是恰到好處的人生,人,評價自己的能力水平、身體、前途,到什麽時候也應該知道自己是幹啥的。老子說,自知者明。一方麵說明心胸的坦**,一方麵表明自己還算明白。譬如有些人願意拿自己與他人作比較,比來比去幾個回合,比沒了誌氣,比失了銳氣,比走了豪氣,到頭來隻剩下自己的小氣。錙銖必較,事事計較,難免會威信掃地,威望漸缺。而這時,隻比較不計較,隻對比不攀比,隻知足而不成欲,不失為尚方寶劍。俗語說,人貴自知之明,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是幹啥的,由此也就不會紮哈,不會燒包,不會瘋狂至極。

正確運用自己的能力水平、身體,以此測定自己的前途,知道自己能幹些啥。老子說,自勝者強,意思無非是說,能掌控自身的人,才是不可戰勝的。有人說,別人管不了你,隻有自己能管了自己。譬如,聲淚俱下的階下囚,總是找出一大堆理由,說是沒有人監督,沒有人提醒,才導致了自己的墮落。其實,貪汙的第一筆款項,收受的第一筆賄賂,參加的第一次宴請,與二奶三奶的第一次幽會……不會是別人的指使,手下的開導,妻兒的催逼,關鍵還是自己的不可控言行,即使自己有時很是明晰自個的前途和命運。妻子經常見到丈夫醉醺醺的回家,於是就起了疑問:你不喝酒,人家不會往你嘴裏灌。道理可以這麽講,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有差距的,現場的言情,酒場的氛圍,煙熏火燎的麻醉,甜言蜜語的哄騙,奶聲嬌氣的勸導,大部分人是頂不住**的,萬千變化和一定之規就是一對矛盾。

將自己的能力水平、身體、前途發揮的淋漓盡致,知道自己今生能幹點啥。人生相對於世間萬物,生命如同白駒過隙異常短暫,由此而來的便是知識的麵很是狹隘,想盡千方百計,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將本身固有的能力、水平一一展現出來,盡其所能,幹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委實不易。知道自己幹點啥,應該做到的,一是把握自己的能力,不露山顯水;二是擺正自己的心態,不驕傲浮躁;三是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越位進位;四是堅守自己的謙虛,不聰慧過度。這樣,每個人知道了自己能幹點啥,今生也能成就點啥,這應該是別樣的人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