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聽桃花落雨

千百年來,大自然萬物生存的規律依舊那樣準時、守約,各類花兒的開放依舊那樣短暫的讓人留戀。花開花落,紅花綠柳,枯黃青接,恰似人類來世的旅程那樣,沒有耽擱,沒有歇息,沒有喘息。有的,隻是適應時令按部就班的順時達變。

隨著春日的飛逝,隻是一轉眼間,各色花兒依次競相開放,顯得遵守秩序而有條不紊,扮靚了礦山的每個角落。俗語說,清明杏花,穀雨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依舊在開,不論是處在成長期還是處於茂盛期。而桃花雨,從桃花開放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下個不停,如果說雨量有區別的話,隻能是數量的多寡,花瓣的稠稀,還有環境的助力,以及人為的因素。有時零落幾瓣,有時鋪天蓋地。聽桃花落雨,這時,真的成了一種享受。

有人說,每一朵花兒都有生命。我說,每一棵桃樹,就是一個生命體,朵朵豔麗無比的桃花,應該是它多彩的衣裳,果實的鮮壓群芳,應該是它有趣的繁衍方式,這樣才織就了千年美麗。花係裏,我喜歡桃花,尤其是桃花的花瓣,臉蛋紅撲撲的,啥時候欣賞也都覺得它這時候激動的心情像個小姑娘,碧綠的的葉子是它的小裙子,花瓣錦簇組成的新家,啥時候看都是清新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瓣不同,在眾多的桃花讚美詩句中,最喜歡這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確實,桃花的開放,定是年年增添了許多新意。它們用積攢了一個季節的情感,聚集了三個季度潛伏的力量,才迎來了這一次花的燦爛,很是不容易的。而溫柔的春風吹過,花瓣還要離群,骨朵還要離家,去完成親吻大地、回歸泥土的任務。

穀雨前後,桃花璀璨奪目,別樣桃花映紅,牽絆著暖濕的氣流,還有陽光的炙燒,到處是桃花飛逸的神情,滿眼是桃花灑脫的舞姿。這時,飄落的不隻是寂寞,飛舞的不僅是放肆,靜候的不一定是寂寥,在桃花眼裏,所及之處盈盈青春,所到之處處處是家,唯有這時接手花瓣的大地顯得大度、寬容和明朗。夜未央,晝之上,流離的花兒曾是你的衣裳;風上揚,以為豪,飛流的花兒可是現今你的新裝。

這個時節,耐不住性子的,按捺不住喜悅的,都應該是桃花。似雪片,從天而降;狀如絮,自如順意;像碎銀,光亮鮮明;恰雨滴,星星點點……結伴而行的,孤獨留影的,集結衝鋒的,自願飛蝶撲地的……都演繹了光輝的一頁。人類,也是這樣的,生命因活法不同而精彩紛呈。這時,我蹲在樹下,一絲大的喘息都怕驚擾了桃花飄落,聆聽花落的聲音,欣賞花落的姿態。花落如雨,體味哀愁,愈發知曉花開不是永恒;感受昔日的燦爛,那也不過是一個個美妙的瞬間;圓夢,一定是在昨夜,這,遍地花紅,已是桃花的大限。人類,也隻是一趟趟的無序單程旅行,有興盛期自會有衰敗期,寵辱總是伴隨著生存的每時每刻,而最終的集聚還是“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生長在孕育千年“佛桃”的肥城,自是熱愛佛桃,尤甚更愛桃花。俗語道,天上蟠桃,人間肥桃。生於斯,長於此,人們大都知道佛桃的傳說。在肥城,佛桃曆史悠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曆史,據記載,明清時代佛桃就被定為皇室貢品,爾後更是成為上貢的上品,桃熟時刻,一根吸管,輕輕插入其中,桃汁甘甜,液態濃重,味道鮮美,回味無窮。記得前幾年,去桃園采摘桃子時,就親口嚐到有的桃子幾乎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了,但終究與史書上描寫的有些差距。桃花,意蘊美滿,更是幸運的代名詞。桃園“三結義”,凝結成千古不滅的故事;桃之夭夭,成為千年仙境美談;灼灼其華,更顯桃花的絢爛;東晉文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世外桃源的夢中景象,更是人們不間歇的向往。佛桃樹下,相愛的人兒結緣成親,桃花雨下,寓意豐收的春曲在唱響。我想,桃花是陪伴,也是預示,更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地上桃花鮮豔,地層深處烏金滾滾,煤炭,又給這片土地賦予了新的內涵。物質的豐富,帶來了精神的富足,這才是人類前進的動力所在。

聽桃花落雨,幾乎沒有聲響,它是在向人們證實,花團奔走而不呼號,花瓣凋落而不凋零,花瓣落雨是為了新的征程。不一會,花兒圍裹在樹木周圍,跳入小溪,成就了桃花溪。這時再看,簡直是一幅美景在胸。“桃花盡日隨流水”,飛上河沿,爬上田埂,在街道旁,花池內,麥地裏……到處都是它們矯健的身影。它們,隨風飄逸著,動情舞動著,躲藏著陽光的熱度,躲避著行人的踐踏,完美鋪就著人間的桃花雨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