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詩哲理的奧秘
“詩言誌,歌詠言。”我們的先人這樣說。
“詩是個人心靈的外化,是感情的結晶。”現代的詩人們這樣宣稱。
現在,有一個不是詩人的人在一本書中說:當代的文藝思潮,都帶有理性化的傾向,詩歌也在走向哲理化,並且引用了中國古代的四十首古詩,從各個側麵論述這種詩歌哲理化的表現、特征、來由、性質……譬如他說:《詩經》中的名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曆來的解說和引用各有不同的角度和層次,並賦予了不同的哲理意義。毛亨說是一種治國的政治措施,朱熹說是“言憎當知其善”,程頤又認為是喻君子與小人的相處,而今天的引用者多半以之說明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來提高、豐富自己……如此這般,正是古詩哲理時代性的表現。
又譬如,他把杜荀鶴《小林》中“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的含義與漢代丁鴻的話對照,認為同一種物理引出了正反兩種哲理;他對“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這一名句的剖析結果,得出了詩要空靈而哲理味更濃的結論;從杜甫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談到古詩哲理的引申,從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來探究古詩蛻變與哲理化的關係……這樣的題目共有四十個之多,涉及了古詩哲理各個方麵,不僅把古詩的意境挖深挖透,而且對詩與哲理的關係作了係統的理論闡述,把古詩哲理的奧秘揭露無遺。
為這本書作序的蔣孔陽先生說:“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我也有同感。
哦,差點忘了,這本書名叫《古詩哲理》,林東海著,學林出版社剛剛出版。
(1988年5月9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