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書論

伍傑

群明先生和我很熟,幾次電告要我為他的大作寫序,同時寄來了他的部分書稿。我實在有點惶恐,這倒不是謙虛,而是怕作不好,影響此書的發行。

群明先生是一個十分勤奮的人。我知道他很忙,在繁忙中能擠出一些零碎的時間,寫這麽多小文章,沒有堅強的毅力,是不行的,也就是俗話說的,要有釘子精神。他的這種精神,使我佩服和感動。這些文章許多都在《文匯讀書周報》上見過,現在重讀,更感親切。

作者善於“小題大作”。這些文章雖多是幾百字文、千字文,但針對性很強,很有現實意義,多是針對社會上文化生活中的某些問題,特別是出版領域的某些不良現象發表議論,可謂切中時弊。比如作者批評“抄襲”說“自己抄自己的也不好氣更不用說抄別人的了。他說“寫作是一項嚴肅的事情,如果一時寫不出來,最好不要‘硬寫’或‘抄襲’,不妨深入生活,認真學習,多引‘源頭活水’,才能文思泉湧。”不僅說得在理,也很深刻。有些文章寫得很幽默,他不主張出版叢書將時間拉得太長,因此,“叢書要成叢”。他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有一家出版社出一套有二百個選題的文叢,“社裏每年隻能出兩種,照此速度,要一百年才能出完。沒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福份的編輯、讀者,誰能編成、看完這一套叢書呢?”你看了這一段話,自然會捧腹大笑。大笑之餘,不能不引起人對出版叢書的思索。他說“現在有不少叢書,隻是理論上的叢書,實際上,短期內真正成叢出版供應的幾乎沒有。”這種相當普遍的“叢書現象”,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憂思,多麽需要有人過問,並加以解決!

文章題目雖是信手拈來,卻是選擇生活中的焦點,有感而發,其意無窮。隨筆小記,短小精練,一氣嗬成,文字流暢。讀來不費時,卻有物。掩卷深思,總有所得。作者可謂用心良苦,實屬難得。

199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