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精靈的蝦

一天傍晚,在池塘邊溜達的小精靈,發現一隻貓坐在塘埂邊,用毛茸茸的尾巴,在水中不停地拍來拍去,似乎在彈奏著什麽樂曲,水麵還激起朵朵晶瑩剔透的水花。他這是在做什麽呢?小精靈可從沒見過。

“嘻嘻,有點好玩!”他走到貓的的跟前,好奇問了起來,“貓媽媽,你這是在什麽?”

貓聽到聲音,轉頭一看,見是老朋友小精靈,“嘿嘿,我在嚐試用新方法勾蝦子,看來這辦法不錯,我已經連續釣了18隻小蝦啦。”

“貓媽媽,時間不早了,你該回家了,你家的孩子一定等急了!”

“孩子才不急呢,他們就希望我多釣點蝦回去,好給他們解饞呢。”貓媽媽迷著眼笑了。

“真的嗎?!我倒想去看看!”小精靈突然有了興趣。

“好啊!歡迎!”貓媽媽帶著精靈來到自己的家門口。老遠就聞到蝦子味道的小貓,一下跳進媽媽的籃子,頭也沒抬一下,一連吃掉了17隻蝦子。

貓媽媽見此,說道:“孩子,家裏來客人了,你留下一隻,讓他也嚐嚐味道,好嗎?”

小貓一聽,嘴鼓起來,生氣了:“媽媽,你明明知道我最喜歡吃蝦子,怎麽讓客人吃掉剩下的最後一隻蝦子呢?!你不是我的媽媽!”說完,在地上撒起潑來。

媽媽歎了口氣,說道:“孩子,還是你吃吧,客人現在不想吃蝦子了。”

貓媽媽拉到精靈的手,越想越傷心,眼淚直往下流,“這孩子怎麽變得這樣自私?是我平時教育方式錯了。我該怎辦呢?打舍不得,罵又心痛。”

貓媽媽越想越傷心,感覺自己實在沒辦法改變孩子,一下跪在地上,哀求道:“小精靈,你救救我的孩子吧。”

精靈見貓媽媽久跪不起,被她的真誠感動了,想了想,說道:“貓媽媽,你不用著急,我來想想辦法!”他說完,看了一眼吃飽後已經睡著的小貓,用手一指,一個夢進入了小貓的腦中,說道:“好了!貓媽媽,你起來吧,孩子明天一定會改變的。”

第二天早晨,小貓不好意見地來到貓媽媽麵前,說道:“媽媽,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中我也有了一個小孩,我捕了18隻蝦,我想嚐嚐味道,可孩子他把最後一隻蝦也吃了,他太自私了,我傷心極了。”

貓媽媽聽後,高興地問道:“孩子,你現在有什麽感覺呢?”

小貓臉紅了起來,“媽媽,對不起,是我錯了。我隻知道被愛,不會去愛他人。”

貓媽媽聽後,激動地抱著小精靈跳了起來,“謝謝你,我太開心了!”

“我隻知道被愛,不會去愛他人。”讀了這個故事,再想想我們自己的行為,是不是跟小貓很相似啊?

整個故事,作者沒有用一句說教的語言,卻將這個社會現象演繹得活靈活現,可謂匠心獨具。特別是末尾小精靈幫忙,走進小貓的夢中,讓他從自身的體驗中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順理成章地說出自己行為中的弱點,使讀者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