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前幾天才收到南京《開卷》今年一、二期,它大致來得早了,隻是學校放假,因而開學才取了回來,牽掛總還是有的。看到了鯤西先生的照相,還有封底上他的題字,就想起年前在一篇文字中說他的話:“還有鯤西《作家的隱私》,以前買過他的一本《聽音小劄》,先生也是垂垂老矣。”算是看到了垂垂老矣的先生了。看到和他一樣的“老先生”們,總能給人些文化的自信。

上班後還到西安書林去過一回,買了三本書,袁行霈《學問的氣象》,新世界出版社二〇〇九年一月出版,書封已有些舊,想換一本新的,服務生說就剩一本了,隻好拿回。此書收錄作者三十年間短文約一百一十篇,按內容分為論學、演講、祝賀與悼念、序跋、散記五部分,附錄僅是一篇答記者問,題目是《人文無用之大用》。這些文章,絕大多數都是以前在報刊上發表過的。《時為公務員的魯迅》出版得較早,吳海勇著,廣西師大二〇〇五年八月出版,以前見過,沒有買,大致心裏上怕自己在這方麵因為興趣會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太多,而自己目下還沒有這樣的計劃,因而就刻意地放棄了。最近倒是在下工夫讀第三本書,沈啟無的文字。北京魯迅博物館新近編了一套苦雨齋文叢,凡五卷,即周作人、廢名、俞平伯、江紹原、沈啟無人各一卷,由遼寧人民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我僅購《沈啟無卷》,其它除江紹原而外,集子好象都有過不同的本子。《沈啟無卷》是目下有關作者文字最全的一本,其中對於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校注部分占了八十三麵,全書不到三百麵。散文論文、詩歌部分也是作者的文字;附錄部分有一部分是別人的文字,他的文字主要是他在文革時期所寫的交代材料。我讀這些交代材料時心情很複雜,這些材料給作者本人曾經帶來過很大的痛苦,但它卻給後人交代了很多的曆史的真實史料,尤其是有關苦雨齋的研究。

其實有關沈氏的話題太多,苦雨齋破門事件,苦雨齋槍擊事件,選編《近代散文鈔》等,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很有分量的事件,目前有很多的細節還沒有明確的定論,能有當事人的文字出來說些話,總還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孫鬱所作這套書的序以及馮英、趙麗霞所寫這本書的編後記,都是很好的文字,都能觸動人的魂靈,我的魂靈就被觸動了,我以前,於苦雨齋眾人的一些的不理解,在這兩篇文字中豁然開朗的最多,可見他們是真正地下了些工夫。我想,讀完之後,總還會有些要說的話罷。

200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