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射殺袁祟煥這隻攔路虎

皇太極的父汗努爾哈赤曾敗在寧遠,也因寧遠之敗而死去;皇太極做了汗後第一次出兵明朝,也是敗在定遠的;這一回,是第三次了,熟讀《三國演義》的皇太極,已經有了自己的打法。

他知道袁崇煥己經複出,通過與袁崇煥的兒次交鋒,皇太極斷定這是個難以戰勝的對手,不僅是因為在軍隊數量上的懸殊,還有就是八旗軍不善攻堅而且缺乏火器,非常智慧的袁祟煥又偏不與金人短兵相接,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根本就不可能主動發起進攻。現在,袁祟煥己經整頓訓練好了軍隊,呆在寧遠、錦州耐心地等待著,就像一隻餓狠等待著羊群的到來一樣。

袁祟煥一定在心裏發笑,卻不知,皇太極笑得更利害。“你防守好,嚴密地防守好,而我,卻改變了進兵路線,直插你的心髒。”皇太極對著寧遠方向微笑著,向他的軍隊下達了命令:

全體將士,從龍井關、大安口,繞道河北,直撲明朝京城北京!

這一天,是公元1629年10月8日,皇太極帶領他的十餘萬金蒙漢聯軍,麵帶著胸有成竹的獰笑,在心裏喊道:“血債要用血來償,袁崇煥,我知道你是我們大金國經山海關進入中原通道上的‘攔路虎’,所以,這一次我要繞道山海關,攻打北京城,調動你袁崇煥來‘勤王’,然後用‘反間計’除掉你這隻‘攔路虎’。等著瞧吧,袁祟煥,你的末日就要來到了!”

喊到最後一句,皇太極已經是咬牙切齒了。1626年正月,父汗敗在寧遠,敗在袁祟煥手上,不久鬱鬱而死,皇太極親臨了那場戰爭,親眼目睹了八旗戰史上最慘痛的一次失敗。父汗死了,皇太極要報仇!可是,他發動的寧錦之戰,全都失敗了,而且都是敗在袁祟煥手上。這個袁祟煥,簡直就是橫擋在金國進攻明朝路上的一個惡魔,非除掉他不可。

1629年10月,當皇太極親率大軍,避開山海關,繞道內蒙古,自龍井關、大安口逾邊牆,快速前往突襲明朝京師。袁崇煥正巡視完了遼東、薊鎮一帶防務,向崇禎奏報說:“遼東防守堅固,敵軍不會通過;薊鎮一帶防務略顯空虛,正在加緊布防。”

朝廷這邊剛收到袁祟煥的奏報,那邊就得到皇太極大軍逼近京師的軍情報告。崇禎又氣又急,大罵袁祟煥無能。這時袁崇煥還在山海關巡視,得到皇太極進攻京師的軍報,驚得他目瞪口呆,慌忙領兵連夜急行,想在半路上截住後金的軍隊。可是,已經遲了一步,來不及了。

皇太極率領的金軍萬馬奔騰,一口氣馳到了北京郊外,己經連陷京畿多處州縣。遲了一步的袁崇煥隻能跟屁蟲一樣,心急火燎在後麵追趕。兩天兩夜之後,袁祟煥才趕到了北京。此刻的北京己被皇太極圍住,袁崇煥駐兵北京廣渠門外,盡管當時兵無糧、馬無草,而且都疲憊不堪,袁祟煥已顧不了這許多,沒顧上休息,便身先士卒,與金軍展開激戰。眼看支持不住,所幸有其他各路勤王的明軍陸續趕來,助他齊戰皇太極。

崇禎剛罵完袁祟煥無能,金軍已出現在北京城下,象是遭了雷擊一般,全城震動起來,崇禎皇帝,更是手足無措,心慌意亂地不知該怎麽辦才好。所幸第三天袁崇煥就帶兵趕到了,他這才放下心來。

袁崇煥在各路勤王大軍的協助下,很快在戰場上占了上鋒,眼看就要轉敗為勝,擊潰金軍。袁祟煥在冷靜地觀察了戰況之後,請來兩位前來勤王的將軍一起商量,讓他倆拖住金軍,自已迅速繞道迂回到金軍後方去。袁祟煥想打一次殲滅戰,為明朝除去皇太極這個大禍害。

然而,還不等他行動,皇太極己命令金軍,全部撤退。皇太極主動撤退的這一招,憑袁祟煥對他的了解,一時怎麽也想不通。時間也沒容袁祟煥深思下去,崇禎皇帝就召見了他。開始時祟禎雖然受了點驚嚇,可金人還是被袁祟煥給打敗了,趕走了,京城現在非常安全了。祟禎帝舒了口氣,不但不再怨袁祟煥,還誇讚了他返京救駕及時。

此時的袁祟煥雖然也舒了口氣,但心中的那個結老是解不開。從來不肯輕易服輸的皇太極,怎麽會主動撤兵呢?記得上次他們打寧遠時,一排排的馬隊在炮火中倒下,後麵的還是無所畏懼地再衝上來,而這一回,剛落下風,怎麽就撤了,而且還撤得這麽有序、這麽幹淨利落!

袁祟煥正費力地分析皇太極主動撤兵一事,魏忠賢的一些好友卻已經在到處說:“這次後金兵繞道進京,完全是袁崇煥引進來的,裏麵有大陰謀。”

明朝是中國皇帝史上特務機構最龐大的朝代,早在它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時,特務就己經遍布朝野,崇禎帝時的特務情報工作,當然也很出色。袁崇煥引進金兵進京一說,祟禎很快就知道了。他雖然深信袁祟煥不會出賣自已,但無風不起浪啊,這種事情還是要弄個水落石出才能放心,於是派出大量特務來查處這件事情。

不知為何,這次查處竟出奇的順利,特務們很快找到兩位被金兵虜去的太監,他們剛從金營逃了回來,說有個天大的秘密要麵見崇禎帝才能相告。在皇宮裏,跪在祟禎的腳下,倆太監有聲有色地敘說了他們的親耳所聞:

他倆被後金軍虜去後就被關在金營裏,半夜突然被遠處的大喊聲驚醒,就再也睡不著,忽然就聽見看守他們的一個金兵問:“今天臨陣退兵,完全是我們汗的意思,你知道麽?” “你是怎麽知道的?”另一個金兵反問他。“退兵前我看到明營裏來的人跟我們的汗談了好半天話才回去,還聽汗說請袁將軍放心,我們先馬上撤兵,待他在京城裏得手,立刻趕來接應。”

袁崇煥與皇太極已經訂下密約,要出賣北京。這個消息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把崇禎帝驚呆了。他再也冷靜不了,熱血沸騰地下令錦衣衛立刻去把袁崇煥給綁起來,扔進大牢中。

崇禎帝冷靜下來後,或許對袁祟煥與皇太極勾結一事有疑,可皇太極把這事操作的太妙,他特意抓來的兩個太監都是對皇室忠心耿耿的人,而且與袁祟煥壓根都沒有半點瓜葛,又是在深更半夜時將他們驚醒,然後安排他們親耳聽到了那兩個金兵的一番對答。這對祟禎帝來說,鐵證如山,不信也得信。更何況,這是一件弄不好就會滅國的大事,當然不能有萬一。於是,拖到了第二年,崇禎帝還是下令把袁崇煥殺死。

可歎的袁祟煥,一代名將,曾接連大敗女真人的英雄父子努爾哈赤與皇太極,曾一度把大明的北麵防線夯築得如鐵壁一般,使金人根本就不能動搖,結果卻死在大明愚蠢的祟禎帝手上。此事直到清朝修《明史》時,在滿文檔案中看到當時的記載才真相大白,事過100多年後,袁崇煥的冤案才由皇太極的第五代孫子乾隆帝給予平反。

熟讀《三國演義》的皇太極,對“反間計”非常欣賞,曾反複琢磨,頗有心得。這一次出兵大明,揮師直搗北京,事先就知道此刻的北京他是啃不動的,全部的目的就是射殺袁祟煥這隻攔路虎,費盡心機,結果一舉成功,至使得大明崇禎帝“自毀長城”。袁祟煥之死對明朝意味著什麽,《明史·袁崇煥傳》說得很明自:“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

皇太極目的達到,大喜之下,又統軍猛攻明軍,先後擊殺明勇將武經略滿桂、副將孫祖壽等人,擒獲總兵黑雲龍等將,接連攻克遵化、永平、灤州、遷安等四城,留兵據守後,於1631年3月初東歸返回沈陽。

這一戰下來,預期目的完全達到了,不僅消滅了攻宋路上的攔路虎,還重創了明軍、奪得幾個城池,使得金國軍威大震,皇太極並不以此滿足,一回沈陽,立刻馬不停蹄地開始忙碌起來。

蒙古軍隊原本在進攻大明時老是受阻,關健是因為大明有紅衣大炮,這次出征,皇太極特意帶回了徼獲的幾門大炮,又特意擄來幾個炮手,到了沈陽之後就給這些俘虜下達命令,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鑄成紅衣大炮。結果大炮果然按期鑄成,皇太極高興地命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從這以後,金人也有了自已造的大炮。

與此同時,皇太極還借助軍威大振之時,調集滿、蒙、漢三軍數萬人進攻明朝的大淩河城。皇太極之所要興師動眾攻占這座並不大的城,是因為它依河立,將河變成一道天然防線,可以有效阻止金人從容過河,成為錦州城正麵防護的最好屏障。

為拿下大淩河城,皇太極命令部隊挖壕築牆,長期圍困,完全切斷守城明軍與外界聯係。百餘天中,發動數十次進攻。明朝派來4萬援軍,皇太極親率主力前往攔截並擊潰。大淩河城總兵祖大壽見援軍潰敗,城中糧盡,萬般無奈中,為避免屠城,隻好獻城投降。皇太極佩服祖大壽是個難得的戰將,好言勸尉使他臣服,然後放回錦州。第二年,皇太極又親率漢、滿、蒙三軍,再征察哈爾部,迫使林丹汗棄歸化城而逃往青海。

至此,皇太極既掃除了進攻錦州的障礙,又基本控製宣化、大同以北地區,為再次進攻明朝做好了一些準備,但是他此時並不忙著大舉攻明,因為他已經意識到金國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