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解除兵權演成了喜劇

在趙匡胤的經曆中,更多的是帶兵打仗的經驗,但當他篡奪了國家政權後,似乎不差治理一個國家的能力。無論是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問題、還是解決舊官吏的對抗不滿情緒問題,他都很有方法,簡直就像以前做過此類工作一般輕駕就熟地進行著。

然而,有個隱患他解決起來還是感到有些棘手,想找人商量一下,於是便召來戶部侍郎、樞密副使趙普,與他閑聊起五代時動亂的種種刀光劍影。

趙普922年生於幽州薊縣,雖說比趙匡胤大了5歲,卻在趙匡胤做宋州節度使時就跟隨趙匡胤做推官、掌書記。倆人名份雖為上下級,感情卻勝似兄弟,所謂英雄識英雄,要論智謀,趙普比趙匡胤有多無少。因此,遇上了難事,趙匡胤才喜歡找趙普商量。

960年正月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趙普從始至終都是他最得力的謀士,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封趙普為右諫議大夫,充職樞密直學士。四月的時候,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起兵反宋,趙普建議宋太祖親自出征,以減少殺戮、以立天威,結果效果奇佳,兵到即勝,大大震懾了一些本來也躍躍欲試的節度使。宋太祖有功必賞,又升趙普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

聰明透頂的趙普,這次應召來見宋太祖,卻聽他一個勁地聊五代時動亂,立刻明白了太祖心中的疑問,便一語道破說:“過去的動亂,就是因為藩鎮太重,君弱臣強,亂由此生。若想改變,也很簡單,削奪藩鎮兵權,管住他們的穀錢,再收了他們手上的兵,亂自然也就止住。”

趙匡胤自已親見了五代之亂,他自己就是亂的獲益者,是亂中走出的英雄,正因為如此,趙普說的他其實都想到了,隻是好像又沒有這麽明朗,現在經過趙普的嘴這麽說出來,趙匡胤立馬想到自己一手策劃的陳橋兵變,想到那些擁立自己的高級將領,如石守信、慕容延釗、韓令坤這些人,現在全國最精銳的部隊都掌握在他們手上。

“是該收了他們手上的兵,可是怎麽收呢?文臣可官位依舊、俸祿不減,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武將……”趙匡胤仿佛是自言自語。

“也滿足他們的要求,共保富貴。”

聽了趙普的話,趙匡胤心中一亮。倆人又聊了一會,一個天底下最溫和的解除武將兵權的方案浮出水麵,隻等趙匡胤精神最好的時候付諸實踐就行。

公元961年秋天的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趙匡胤像做點檢時那樣邀來石守信等八大手握重兵的將領,一邊賞月,一邊飲酒歡笑。看看喝得差不多了,趙匡胤突然舉杯站起來,十分誠懇地說:“諸位愛卿,我有今日,全憑大家的關照,在此我敬你們一杯,聊表謝意。”

眾將領聽了,先是一驚,接著感動得爭相七嘴八舌起來,話說得盡管各不相同,但那意思就隻一個,都說太祖把話說反了,應該說大家能有今天是拜太祖所賜才對。趙匡胤聽了,微微一笑說:“難為你們是這麽想的,其實我們能有今天,都是這一路下來彼此相互關照的結果。”

眾將領似乎都還不敢承受這樣的話,還都想表表心跡,趙匡胤卻一擺手不讓他們開口,把他們一個個打量遍後,先歎口氣,這才說道:“你們以往對我的關照,成全了我能夠過一把皇帝癮,對此我很感激你們。隻不過,我現在感到這天子的癮也並不是那麽好過,實話實說,從登基到現在,我似乎還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這是怎麽回事啊!眾將軍一時都愣住了。好一會,反應最快的石守信才回過神來,問趙匡胤:“遇到什麽難事了,說出來,我石守信就是拚了這條命,也要幫大哥解決。”

石守信928年出生,比趙匡胤小一歲。五代後周時屢建功勳,為後周的主要將領之一,他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更是趙匡胤的親信、“義社十兄弟”中為首的兄弟,倆人關係久經考驗,非常密切。

在趙匡胤接替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時,石守信接替趙匡胤任殿前都指揮使;在趙匡胤篡位前後,許多關鍵的籌備工作都是由石守信親自安排指揮,特別是在陳橋兵變時指揮殿前司禁軍進行策應的過程中,由於石守信做得非常出色,至使趙匡胤的兵變部隊能夠順利返回京城。因此種種,趙匡胤稱帝後,石守信被列在六位“翊戴功臣(主要開國元勳)”之首。

現在,這位昨日的“翊戴功臣”之首轉眼間成了趙匡胤最為忌憚的軍隊首領。見他還蒙在鼓裏,信誓旦旦地要去為趙匡胤拚命,這使趙匡胤有些自責,隻是這自責的念頭僅僅一閃就消逝了。

“他現在說的是真心話,可時間在推移、人在變,到一定的時侯,就會換一種對我的態度了,好比我對周世宗,過去不是鐵杆忠心麽?”趙匡胤想到這裏,望著石守信淡淡地說:“我沒有遇到什麽難事,這回也不用你去為我拚命。”

“這是為什麽?”

“你還不明白?”趙匡胤的聲音變得有些冷,隻聽他一個字一個字緩緩地吐出來:“因為我知道,我這個天子位置,你們誰都想坐啊?!”

皇上為此擔心,諸將領大驚失色了。為表明心跡,石守信此地無銀三百兩地問道:“現在天下已定,皇恩浩**,誰還會有什麽不滿足,產生這樣的異心?”

“不是有俗話說心比天高嗎,人心總是不會滿足的。更何況,就算你們滿足了,沒有異心;你們的部下,卻不可能都滿足,都沒有異心。如有一天,他們也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難道還容許你說不做嗎?”

當初從周皇朝孤兒寡母奪取皇位,雖然從根本上說是趙匡胤自己的想法,但明明白白提出來要做的,還是石守信為首的這十個兄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兄弟們當時想趙匡胤做皇帝的理由,現在目的剛達到不久,趙匡胤又替他們往深處裏去想。

因為剛剛升上了天,眾將領們正心滿意足地享受著勝利的歡樂,橫行霸道地濫用著勝利者的權力,新的不滿確實還沒有產生,更沒來得及生出什麽異心,可這會兒經趙匡胤往深處那麽一指,他們很快地想到剛發生的起兵,聯想到可能再發生的諸如此類的事情,心裏著實都嚇了一跳。

現在的情況明擺著,確實可能有皇上擔心的事情發生,兄弟們這麽多,就算你保得住自己,也絕對保不了別人。這可怎麽辦!大家都是刀光劍影中殺出來的英雄,知道誰讓我擔心誰威脅到我誰就得死這麽一個道理。將心比心,大家都心驚肉跳起來。石守信帶頭跪倒,大家都跟著倒下。

“懇請陛下,給我們指出一條活路!”

石守信雖然害怕,卻還是相信善良的趙匡胤會給他們一條生路,話說出來後,兩眼巴巴地望著趙匡胤,等待回答。

“你怎麽這樣說話!我們是君臣,可也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有誰敢不讓你們活了,我一個人還能活嗎?”

聽了趙匡胤的這話,適才嚇得心驚肉跳的兄弟們這才緩過氣來,紛紛都來懇請陛下:給我們指出今後該怎麽做!

“我想請弟兄們與我一道來共保我們的富貴!”

原來是這樣啊!眾將領眉開眼笑了,都催趙匡胤快說怎麽個一道來共保我們的富貴?

“這人啊,相互你爭我奪、殺來殺去,不過就為多積攢些錢財,讓自己的一生什麽都不缺,過得快快樂樂、讓子孫們也跟著過上好日子。做臣子的是這樣,做皇帝的也是這樣,你們說對不對?”

可不就這樣嗎?皇上說得入情入理,將領們都一個勁地點頭。

“既然如此,大家何不扔了眼下手中這份帶兵打仗的苦差事,從我這裏拿去你們拿得動的銀子,找個地方做個一方諸候,多買些田宅,既替子孫後代備下了產業,又能多安置些漂亮的佳麗美女,每日裏處理些地方上的事,夜夜有美女相伴,美酒入腸;豪宅居住,兒孫滿堂,這樣的生活,豈不樂哉快哉!”

眾將領到了這時候,終於都明白了宋太祖的意圖,一時都有些傻眼。是啊,是這樣啊!以前爭呀殺呀不就是為財嗎?現在皇上答應讓你缽滿盆盈,一輩子不缺財,到子孫輩都不缺,還給個地方讓你去呆著,該滿足了!可是,京城中炙手可熱的權勢、將軍府一呼百應的威風,哪是一個地方刺史能比,眼前的一切,還真有些讓人不舍。

更何況,我今年還剛32歲,正是盛年之時,這就去守住一個小地方,往後的漫漫人生,不是太寂寞太無聊了嗎?石守信這麽想著,有些茫然地看著趙匡胤。其他將領,雖然想法各異,但在有些不舍權勢、感到茫然這兩點上倒是很相近的。

話既然說到這份上,可以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出去了,於是趙匡胤接著說:“這事請大家放心,有我在皇位上替你們守著,你們一世的榮華富貴是絕對沒問題。我還要與你們結成兒女親家,這樣我們君臣和睦、上下相安,富貴同享。”

趙匡胤的意思己很明白,他對此事交代得這麽清楚,可見已想清楚,而且下了決心要這麽辦;而趙匡胤一旦下決心要做的事情,總是非做成不可的。現在,他開出的條件己經不錯了,更主要的是,不按他的意思辦,能有什麽好果子嗎?

眾將領都這麽想明白了,到了第二天上朝時,由石守信帶頭,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等將領,都上疏稱病,請求解除兵權。

趙匡胤會心地笑了,連聲誇讚著:“好兄弟,都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趙匡胤的仁慈守信又一次得到充分地體現,他一概允準將領們出鎮地方節度使之後,又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分別許配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還讓皇弟光義做了張令鐸的女婿。

就這樣,趙匡胤在他的將領們已無威脅他皇位兵權的情況下,還要通過政治聯姻來讓這些高級將領們心情舒暢,兌現自己要與他們共保富貴的承諾,由此上演了一幕中國曆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之間解除矛盾的喜劇。

這幕喜劇過了8年後,969年10月時,第二幕繼續開始。這一次,趙匡胤仍然重操舊法,再次設宴,招待幾位節度使,喝酒喝到有感覺時,趙匡胤無比感慨地說:“你們這些大宋朝的功臣啊,戎馬征戰了大半輩子,一個個戰功顯赫,如今都是德高望重、勞苦功高的國之瑰寶,可盡管如此,你們卻還要辛辛苦苦在各地駐守,真讓我心裏過意不去啊!”

武行德、郭從義、白重讚等人聽了,感覺到了那話背後的話,卻又不那麽甘心,於是開始敘說自己艱險經曆、輝煌戰功,企圖讓趙匡胤改變意圖。趙匡胤耐心地聽完笑著說:“你們過去都太不容易了,人的一生太短,趁現在還有點活力,確實該好好地享享清福了。”

第二天,趙匡胤讓參加宴會的節度使們都很體麵地辭去公職,拉著滿車的銀子享清福去了。

仁慈的趙匡胤,就這樣不用屠殺鎮壓,就把各地勢力漸大的豪強給收服了。在趙匡胤的統治下,中央政府權威空前提高,再也沒有出現過藩鎮割據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