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個好皇帝

在這個差不多都是男人說了算的人世上,比較而言,但凡能遷就女人的男人,最起碼都是較有人性的,因為人性的本質就是能傾聽弱者的聲音。或許是因為楊堅就是這麽個人,他成為了一個好皇帝。

盡管,楊堅奪取皇帝大位的路子有些陰暗,但他做了皇帝之後,在他統治下的隋朝還是比較陽光的。

作為一個統治者、而且是篡位的統治者,他是必須殺人的,關鍵是不要傷及太多的無辜,這一點,楊堅做得還算不錯,他所殺的隻限於那些原本的皇族和確實反對他新政的人。

在楊堅看來,北周實行的天、地、春、秋、冬、夏這一套六官製,是效仿原來西周時期《周禮》那種官僚體製,既原始、又混亂,而且稱謂複雜、職掌不明、辦事效率也很低下。比較而言,漢魏時期的體製就要好了很多。於是楊堅選擇了後者,在政治製度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實行三省六部製,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兩級製,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

楊堅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三師、三公隻是一種榮譽虛銜。掌握政權的是五省,即內侍省、秘書省、門下省、內史省和尚書省,其中:內侍省隻管理宮中事務,秘書省則是掌管書籍曆法,事務相對較少;而內史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職責相對重要。

負責執行的尚書省,下設吏、民、禮、兵、刑、工六部。每部都設有尚書,總管本部的政務。具體來說: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調動,民部掌管全國的土地、戶籍以及賦稅、財政收支,禮部掌管祭祀、禮儀和對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國武官的選拔,兵籍、軍械等,刑部掌管全國的刑律、斷獄,工部掌管各種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楊堅創造性地設置這六部,非常了不起。因為這三省六部製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唐及以後曆代王朝影響都十分巨大,成為了後代封建國家中央政權的固定製度。以至於從這以後,就是隋文帝建立的這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一直被沿襲用到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對於這事,《劍橋中國隋唐史》有這樣的一段評價:

“隋朝消滅了其前人的過時的和無效率的製度,創造了一個中央集權帝國的結構,在長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區發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識,這一切同樣了不起。人們在研究其後的偉大的中華帝國的結構和生活的任何方麵時,不能不在各個方麵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國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楊堅在確立了三省六部製的中央機構後,開始改革地方機構。從南北朝以來,由於郡縣設置過繁,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麵。楊堅登基後開始沿用的是北齊、北周舊製,在中央下設州、郡、縣三級地方機構,後來有位河南的道行台兵尚書楊尚希建議:廢郡,改為州、縣二級製更好。

楊堅聽了之後認為確實是這樣,於是將原來比較混亂的地方官製從州、郡、縣再精簡為州、縣兩級,撤消境內500多郡。

這樣一來,一下子就減少了一個層次的地方官,不但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大大節省了政府的開支,還提高了行政效率、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為控製地方,避免地方權大鬧事,楊堅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員,一律由中央任免。結果,官吏的任用權全由中央掌握,地方官就沒法錄用僚佐,擴充自己的個人勢力。除此之外,楊堅還下令:吏部每年都要對地方官進行考核,以業績來決定對他們的獎懲、升降;地方官吏,三年一任期,不好的就淘汰掉。

楊堅對地方的行政官吏這麽來優勝劣汰,結果就需要大量的人才來補充官吏隊伍。楊堅剛做皇帝時,對此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員,下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到583年初,文帝下詔舉“賢良”;再到598年七月,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舉人擔當。

至此,隋文帝楊堅己完成科舉製的初創過程。

這種選拔政府官員的製度,能使各個階層有才華的人都有機會為政府效力,在中國曆史上留存長達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廢除。

令人唏噓不己的是:清朝末期,就在那些一心想學習西方而圖強中國的新當權者廢除這種選官製度後,西方的美英等國卻在為中國竟有這麽好的選官製度而稱奇,並立刻借鑒了這種選拔製度來作為本國政府文員的聘用方法。

毫無疑問,楊堅開創建立的這科舉選官製度,為中國一個接一個的封建王朝提供了一批又一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員,或許正因為此,中國的封建王朝也才能擁有自已輝煌的時刻。

從這一點說,隋文帝完成了中國科舉製的初創,對中國的貢獻並不亞於他成功地統一了經曆數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當然,正因為有了這兩方麵的貢獻,加上他對人民的人性化統治,使隋文帝成了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

隋文帝統治的人性化,主要表現在他對國家法律以人為本的不斷修改。原北周的舊法律,既殘酷又混亂,至使“內外恐怖,人不自安”。楊堅一接掌北周政權,還在做大丞相時,就進行改革,親手刪定《刑書要製》;後來感到不太徹底,登上皇位後馬上又下令刑部官員參考魏晉舊律來製訂《開皇律》;到三年,文帝再令蘇威、牛弘修改新律。

《開皇律》廢除了原來的宮刑、車裂、梟首,等殘酷刑法;規定再不用誅連太多無辜的滅族刑,減去八十一條死罪,一百五十四條流罪,千餘條徒、杖等罪;保留下的律令僅五百條,刑罰分為死、流、徒、杖、笞五種。

對此,《讀通鑒論》這樣讚評道:“古肉刑之不複用,漢文之仁也。然漢之刑,多為之製,故五胡以來,獸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慘。”

除此而外,文帝15年時還製定了死刑複奏製度,規定凡判處死刑的案件,須經“三奏”才可以執行;而且“天下死罪,諸州不得便決,皆令大理複治。”

對生命如此看重的文帝楊堅,對於百姓,自然不象許多暴虐的皇帝那樣無端地禍害、任意地役使,而是對百姓采取一係列寬鬆的安寧修息的仁政。

對於北齊、北周的均田製,楊堅很看好,他做了皇帝後,就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貫徹實行,規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種植五榖)80畝、永業田20畝,婦女受露田40畝,奴婢受田同如常人。永業田不歸還,露田在受田者死後歸還。對一般農民,采取輕徭薄賦鼓勵農桑的政策;而對於豪強貴族兼並土地的行為,則給予打擊,以保證農民的正常生產。

此外,親王以下至都督,都給永業田,由100頃到40畝以身份高下多寡不同。公元594年又規定:京官、外官均給職分田,收入作為俸祿,以減輕國家負擔。一品至五品,毎品以5000畝為差,多者5頃,少者3頃;六品至九品,以50畝為差,到九品為一頃。各級行政機構可耕種一定數額土地,稱為公廨(xiè)田,收入可作為辦公費用,這也可以節省國家的行政開支。

均田製施行後,國家既可以控製更多的勞動力,增加了賦稅收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又可以節省許多開支。

由此一來,文帝時的糧食產量猛增,國家不得不設立許多糧倉。值得一提的是,文帝設的糧倉分官倉和義倉兩種。官倉的糧儲,用以供養軍公人員;義倉儲糧,由卻是以備饑荒時賑濟災民,這對普通百姓來說,無疑是一項有力的保障。

除此之外,隋文帝還曾頒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 戰亡之家,給複一年”等仁政措施,維護百姓利益,使得後世也口口聲聲為民的統治者,在九泉之下見了他也諾諾然汗顏不己。

追根溯源,楊堅本是漢族,是漢太尉楊震的14世孫,可他的5世祖武川鎮司馬楊元壽,因輔助鮮卑有功被賜胡姓普六茹,早年的楊堅實際上是叫普六茹堅。

北周時期的上層貴族,曾經熱衷於鮮卑化與西胡化,對漢文化卻很是排斥,直到北周武帝親政後,才開始倡導漢化。本來,在公元577年時,北周滅了北齊統一北方,給漢化的推進帶來了便利,但由於北周武帝英年早逝,至使北周的漢化進程一度擱淺。

到楊堅登上皇帝大位,春秋、漢代的文化典籍在幾百年的混戰中,因戰火焚毀、遺失,己經所剩少半。

麵對如此情況,熱衷於漢文化的楊堅,首先是自已恢複漢姓,表明立場,然後是采取一係列措施,阻止公元500年以來曆時80年的軍界鮮卑化和公元535年以來曆時46年的政界鮮卑化趨勢,著力來推行漢文化。

公元583年,文帝給全國下了一道求書詔,聲言:獻書一卷,賞絹一匹!

詔到之處,“民間異書,往往間出”,“ 一、二年間,篇籍稍備”。楊堅如此,至使隋時的藏書量為中國曆代最多。據史載:

隋朝藏書,最多時高達37萬卷,有77,000多類的圖書;而後來唐玄宗時的藏書,最多時也僅8萬卷,加上唐學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圖書剩28,469卷。令人十分痛心的是,這些圖書,跟中國的百姓一樣,大部分在一生中難逃動亂戰火,最後隻能消失在動亂戰火的浩劫中。

楊堅求書,當然是為了讓人學習、接受教育。他登基做了隋文帝後,下說詔書:“建國重道,莫先於學,尊主庇民,莫先於禮。”

為此,楊堅辦了許多學校,重點加以發展的是京都的國子寺,有教授儒學的,也有以教授學科知識為目標的專門學校。

學校的管理機構,譬如原來國子寺,本來是太常寺的下屬部門,後來規模逐漸擴大,事務越來越繁多,到 593年,就從太常寺中分出,改稱國子學,成為獨立的教育領導機構。607年, 再改國子學為國子監。與此同時,各地的學校也有很快發展,特別是黃河中下遊一帶的州縣,學校到處都是,講誦之聲,道路不絕。從這裏可以看出,有人說是隋文帝拯救了漢文化,這是完全有道理的。

隋文帝楊堅,在這一係列內修製度、大崇惠政的陽光舉措同時,並沒有忘卻經營四方、統一天下。

公元587年,文帝出兵滅了後梁; 兩年後,公元589年,再出兵滅掉陳國。至此,全國統一,結束了中國上百年來分裂的局麵,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

隋文帝隨後采用長孫晟“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戰略,巧妙地運用和親來拉攏分化突厥,至使突厥忙於內戰,而後被文帝趁機各個擊破。

公元599年,突厥內訌,突利可汗投奔隋,楊堅封突利為啟民可汗,築大利城居住;公元602年,隋軍大破突厥,奪回了河套地區,把邊界擴展到陰山以北,突厥可汗表示願為藩屬永世歸順,為聖朝典牛馬,尊楊堅為“聖人可汗”; 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

楊堅征服了各族蠻夷部落,統一隋朝,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他開創的“甲兵強盛”、“ 風行萬裏”的大隋王朝,致使“金陵失險”、“ 單於款塞”,從而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三百年的分裂局麵,也標誌著胡漢文化嫁接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