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走上國民黨權力樞紐
在開始的幾年時間裏,孫中山雖說是器重蔣介石,卻還是沒能夠重用他,因為在孫中山眼裏:蔣介石雖有一定的膽識和相應的軍事才能,但“性剛而嫉俗過甚,故常齟齬難合。”還有就是,蔣介石過於信奉弱肉強食,這使孫中山也有些不滿意。
為此,孫中山一直不願再把軍事大權交付於他。
在陳其美死後,1917年7月,孫中山依靠滇、桂軍閥唐繼堯、陸榮廷等,在廣州建立起中華民國大元帥府,自任大元帥之職,舉起了護法大旗。為自己能掌控局勢,孫中山組建了一支8000人的“援閩粵軍”。任命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
至於蔣介石,開始隻被安排在“援閩粵軍”總司令部作戰科擔任主任一職,半年後任粵軍第二支隊司令駐閩。因為蔣介石性格剛烈,與粵軍將領時有衝撞,受到眾將攻擊。惱怒之時,蔣介石常離職滯居上海,與張靜江、陳果夫、戴季陶等合夥做交易所投機生意。因感到自己不受重用,蔣介石還多次辭職,甚至幹脆不辭而別返回故裏。
對於蔣介石的這些表現,孫中山雖然很不滿意,卻還是用他,後來還委以軍事大權,除了因為蔣介石確有軍事才幹這外,當時軍事幹部奇缺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早在成立中華革命黨時,軍事統帥黃興因不滿孫中山的入黨手續而遠走日本;後來,陳其美又遇刺;1921年,孫中山克複廣東時,再犧牲了朱執信。到此時,孫中山身邊在軍事上有作為的人就隻剩下了陳炯明、許崇智、鄧鏗等幾個人。
廣東克複後,1921年5月,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他要以廣東為革命的根據地,從這裏積蓄力量北伐,通過武力削平直奉等軍閥。而掌控著廣東的陳炯明,卻認為北伐難以取勝,隻想能“保境息民”、“聯省自治”, 自已做一個“兩廣王”。為此,孫中山與陳炯明的衝突越來越大。
1921年10月17日至12月4日,孫中山從廣西梧州抵達桂林,將大本營設在桂王府,取道湖南進行北伐。孫中山走後,將自已最為信任的鄧鏗留守廣東。按照孫中山的安排,鄧鏗既主持粵軍軍事,策劃後方彈藥和糧餉的接濟;又負有監督陳炯明的責任。為此,陳炯明對他產生忌恨。
3月21日,鄧鏗由香港回廣州時,在廣九鐵路大沙頭車站突然遭到暴徒狙擊,其胃部被子彈穿透,於23日早晨五去世。
鄧鏗被謀刺的事件發生後,孫中山十分震驚,嚴令陳炯明徹查凶手,爾後又電召陳炯明麵商北伐的事情。因為心中有鬼和對北伐的反感,陳炯明每每拖逶不去與孫中山見麵,還電辭本兼各職,率軍退居惠州。
情況如此,1922年4月21日,孫中山下令免除了陳炯明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內務總長三個職務,僅保留他陸軍部長一職。
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指使部下炮轟總統府。孫中山攜夫人宋慶齡,隻好化妝逃出,在艦長馮肇憲的護衛下,登上永豐艦避難。
永豐艦是孫中山所掌握的少數軍隊之一,為海軍總長程璧光在1917年7月響應孫中山廣州護法運動起義後開赴廣州的一艘鋼木結構的軍艦。艦長65.837米,寬8.8米,其排水量不足千噸。
陳炯明占領廣州後,自任粵軍總司令,因為他沒有掌控海軍,對孫中山無法再進行追擊。可是,中山艦隊內部叛變投敵事件迭起,孫中山身陷困境一時無法突圍。這時,他想到了蔣介石,馬上發去急電,讓他速來永豐艦。
當時,蔣介石正在寧波消遣,收到孫中山的急電,迅速作一些必要準備,於6月25日從上海出發,4天後登上永豐艦。見到蔣介石後,孫中山立刻授權他海上全權指揮。
從6月16日開始,孫中山夫妻一直被迫滯留在艦上,其間艦上的官兵一直叛亂投敵迭起,險象環生,終因蔣介石臨危不亂、鎮定指揮、拚死保護,在援軍一直未到的情況下,於8月9日,孫中山夫妻倆毫發未傷,全身而退,離開永豐艦。
孫中山因陳炯明的叛變無法把北伐進行下去,離開廣州後經上海去了香港,第二次護法以失敗結束。而蔣介石,卻因在永豐艦上40天的出色表現,從此得到孫中山的信任和刻意栽培。
離開永豐艦兩月後,蔣介石被孫中山委任東路討賊軍第二軍參謀長;第二年2月被任命為大元帥府大本營參謀長;8月,派他率領“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考察學習軍事、政治和黨務,曆時4個多月,直到12月15日才回到上海。
孫中山之所以派蔣介石率團去蘇聯,主要目的是學習蘇聯的建軍經驗。早在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時,就曾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這時候的孫中山,在自己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早已深深地感到,擁有一支高素質軍隊,對革命的成敗至關重要。他的想法與馬林一拍即合,這才有了蔣介石、張太雷等的蘇聯之行。
1924年是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的開局之年,當時的中國,國民革命風起雲湧,孫中山清醒地知道:“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有了這樣的認識,他很快在廣州創辦了一文一武的兩所學堂。文的是國立廣東大學(今天的中山大學),武的是黃埔軍校。
在挑選黃埔軍校校長人選時,蔣介石是首選人之一,當時進入孫中山考慮範圍的,還有程潛和許崇智。經過反複斟酌之後,孫中山還是決定由蔣介石來出任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黨代表。
隨後,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上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後為周恩來)、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此外還有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產黨人擔任教 。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曆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學校集中了當時革命軍中大差不多所有有才能的人,蔣介石得到校長一職後,開始竭力在學校中培植自己的個人勢力。
當時在軍校裏,有兩種勢力一直在激烈地鬥爭著。一種是國民黨的右派份子,一種是共產黨人。當這兩派矛盾激化時,蔣介石出麵來調解。他巧妙地將兩派各打15板,把他們兩派的組織都解散,然後自己任會長成立黃埔同學會。他規定,一切會務均聽命於會長,下級絕對服從上級。
這樣一來,蔣介石通過學會,培養出自己大量的親信。其中最著名的黃埔八大金剛——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陳繼承、劉峙、劉治中都是學會成員。
在教學方麵,因蔣介石本人一生服膺明代王陽明和清末曾國藩,“程朱理學”、“三綱五常”為他基本思想和倫理觀念。為此,蔣介石就在黃埔軍校推行他這一套。1924年10月30日,他將《增補曾胡用兵語錄》發給全校師生,每人一冊。
在治軍方麵,蔣介石異常嚴厲,特別講究等級觀念,軍紀、軍規,千方百計地樹立他個人威信,就象當年袁世凱小站練兵一樣,企圖由此建立一支效忠他個人的軍隊。
黃埔島毗鄰有個長洲要塞,蔣介石親任要塞司令,在要塞炮台前豎起一麵大旗,上麵寫著鬥大的一個“蔣”字。從此時開始,蔣介石每天上、下班總是警衛森嚴,前有副官開道,後有衛兵殿後,身披拿破侖鬥篷的蔣介石在官兵的簇擁下,一副誌得意滿、威風凜凜的樣子,凡是遇見他的學生、官兵,都必須恭恭敬敬地向他敬禮,不然要受到追究處分不可。
就這樣,這位在大革命初期有過貢獻,卻升職較慢的蔣介石官運亨通著一路走過來,到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在蔣介石麵前,軍界隻有他的頂頭上司軍事部長許崇智,黨內隻有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比他資深曆長。
孫中山逝世時,蔣介石正率黃埔學生與教導團官兵三千人“東征”,攻克五華、興寧後,3月22日,蔣介石遙祭孫中山:
“敬遵總理遺囑、繼承總理之誌、實行國民革命、至死不渝!”
誓言之後,蔣介石借了黃埔軍校之力,“進步”更為神速。1925年7月,國民政府成立,當選為8名軍事委員會委員之一,並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8月,廖仲愷遇刺身亡。蔣介石與汪精衛結盟,驅遂胡漢民撂倒許崇智,分掌了中央權力。
第二年1月,國民黨二大召開,蔣介石又以“東征英雄”成為9名常務委員之一。不久,又任國民革命軍總監,走上國民黨權力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