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悠悠齊家坪2

盧法政先生對瓜州博物館館長李宏偉、臨夏州博物館館長馬穎、《臨夏大辭典》主編馬誌勇等地方工作者、學者對文化的摯愛與執著所感動,在他看來,這種學者不計名利、不計報酬,默默無聞,長年累月跑田野,搞研究,著書立說,往往還要自費出版,確實有些聖徒式奉獻的精神,在現代社會環境裏實屬難得。我說,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西部人,他們也可以吃西餐,喝咖啡,讀現代派畫作,看好萊塢電影,但並不能改變精神實質。我還特意談到了已經過世的民間文藝家寧文煥。那個土生土長的文化人生前是甘肅臨潭縣一中教師,利用閑暇從事調查、研究、收集、整理“花兒”幾十年,自費出版《洮州花兒散論》,債台高築。1994年,我在甘南采風時與他相識。寧先生長期在甘南高原上穿行,因為紫外線的強烈照射,皮膚黑裏透紅,尤其是臉蛋處,紅血絲都**出來。他患上了嚴重心髒病。1997年4月,我寫了散文《一個平凡的民間藝術家》,發表在我的老師、陝西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閻慶生先生主持的《勞動周報》文藝副刊上。前些年,偶然得知寧先生因病去世,覺得很惋惜。好在臨潭縣委縣政府意識到這個平凡的民間藝術家的不平凡價值,鑒於他對地方文化藝術做出的重大貢獻,特別解決了他幾個孩子的工作問題。政府和民眾肯定寧先生這樣與世無爭的普通文化工作者的成果和貢獻,表明這個地方有人味,尊重文化。寧先生在天之靈有知,會欣慰地歌唱:“花兒喲,兩葉兒啊!”

我深有感觸地對盧法政先生說,如果他背個行囊在西北古老而美麗的土地上行走,肯定會遇到很多有人味的公務人員、普通職員、歌手、匠人、農民、牧人、商客等等,他們不管處在怎樣的生活環境中,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灑掃庭除”,保持整潔,自尊、尊他。這也是他們對待心靈的態度吧。

大家漫無邊際地交流,氣氛融洽,旅途似乎縮短,悶熱天氣也被忽略。

到廣河縣城,參觀齊家文化博物館。這是唯一一座以齊家文化命名的博物館,2008年10月28日正式開館,主要陳列齊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以及辛店文化等時期的陶器、骨器、銅器和玉器等文物1500多件。據介紹,廣河縣古為今用,積極發掘齊家文化底蘊,培育文化產業,已經申請注冊廣告、旅遊、商品包裝、民族工藝品開發生產等齊家文化專用商標。還修建了代表齊家文化的雕塑,並把中心廣場命名為齊家文化廣場。

下午,考察團成員在廣河縣委召開座談會。除了考察團成員,史學專家馬誌勇、臨夏州博物館館長馬穎也發言,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常來廣河考察、調研,共同研究、挖掘、弘揚玉帛之路、絲綢之路的深刻文化內涵。後來發現,吳正湖寫了一篇文章《“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途經廣河》,發表在2014年7月31日《民族日報》晚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