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筆記

前 言

絲綢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偉大創造與發明,早在公元前3世紀,絲綢已開始向西域等地遠銷,西方已經把中國稱作“賽裏斯”國。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長度達到7000多公裏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我國古代曆史文獻和有關資料中有很多關於中國與西方經濟、貿易等方麵的交往與聯絡,但對其具體路線並沒有概括為一個專有名稱。德國著名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於1868—1872年間7次到中國西部地區進行考察後,在其1877年出版的著作《中國》中指出:“公元前127年至114年間,中國與河間地區(今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叫做“絲綢之路”。後來,德國東洋史學家阿爾巴特·霍爾曼等西方學者進一步闡述和使用“絲綢之路”名稱,從而把中國古代凡是進行絲綢貿易所能達到的地區,都歸入其範圍內。因此,“絲綢之路”就成了從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始發,橫貫亞洲腹地,直達地中海沿岸,進而聯接歐洲和非洲陸路通道的總稱。

溝通中國與域外的交通網絡主要由西北和西南兩個陸路網絡、陸海相銜的東北網絡與海洋網絡四大交通板塊構成,主要工具是駱駝、舟楫和馬幫。目前,對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政治、人員、思想之大動脈的通用名稱是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提出的“絲綢之路”。另外,學術界還有多種名稱,教科文組織所謂的“對話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朝聖取經之路”、“軍事遠征之路”、“瓷器之路”、“玉石之路”、“皮貨之路”、“茶葉之路”、“板聲之路”、“琥珀之路”、“玻璃之路”、“香料之路”、“麝香之路”、“草原絲綢之路”、“銅器之路”、“經書之路”、“沙漠之路”、“駱駝隊之路”、“和番公主之路”,等等。有些學者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稱不夠確切,不夠科學。實際上,這條東西大動脈發揮作用的時間遠遠超過絲綢發明時代。近年來,學術界先後提出“石器之路”、“彩陶之路”、“青銅之路”和“鐵器之路”概念。

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和桑誌華發掘寧夏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發現有屬於西方莫斯特文化的勒瓦婁哇石器。其後,黑龍江、山西、內蒙古、新疆等地也有發現。這表明,早在距今10萬年前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一支西方人群通過中亞草原到新疆,繼而到達寧夏水洞溝。因此,有些學者將西方石器技術東傳稱為“史前石器之路”。新石器時代,距今七八千年開始,黃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向西流布,大約5000年前後進入甘青地區。4000年前,彩陶文化出現在新疆東天山哈密盆地,繼而沿天山西進,使天山史前文化呈現異彩紛呈的局麵。漢代前後,彩陶文化滲入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東岸七河流域。學術界把彩陶西傳道路稱為“彩陶之路”。青銅時代迎來東西文化交流的新**。青銅技術最早出現在歐亞西部區域,約在公元前3千紀後半葉,青銅冶製技術出現在新疆和河西一些地區。有些學者將青銅冶製技術西東向的傳播道路稱為“青銅之路”。近年來,隨著新的考古資料發現,人們認識到,青銅之路還包含小麥和牛羊馴養技術等傳播多種因素。

從早期鐵器時代開始,東西文化交流更為頻繁。約在公元前1000年前,中亞西部首先進入早期鐵器時代。隨著遊牧民族的密切活動,製鐵技術沿中亞北方草原通道和南方綠洲通道向東傳播,約在公元前7世紀前後進入中國北方。鐵器傳播道路被稱為“鐵器之路”。

此外,還有玉器、玻璃等器物和葡萄等農作物經中亞東傳,以及黃河流域黍粟類農作物的西傳,都代表著史前東西文化交流。其中,玉石和絲帛是早於絲綢的重要文化媒介物,而這兩種物質與夏朝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左傳·哀公七年》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玉石和絲帛代表了中西大通道的物質交流史和文化交流精神。李希霍芬將這條大通道命名為“絲綢之路”,兼之國際社會推波助瀾,遮蔽了玉石文化。

近年來,葉舒憲、易華等學者根據從甘肅、青海等地區齊家文化及其他史前文化遺址出土的和田玉器等資料,推測距今約四千年前就有“玉石之路”雛形,涉及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區。“玉石之路”在漢武帝時被重新開發利用,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所走“絲綢之路”正是在古代“玉石之路”上拓展出來。由於外來文化視角和本土文化視角的差異,“絲綢之路”日漸興旺,而“玉石之路”卻未得到充分重視。“玉石之路”與中華文明起源密切相關,隨著“一帶一路”逐步推進,國民對本土文化日益重視,需強化中國本土話語權,優化“絲綢之路”說,融合“玉石之路”,或延展為“玉石—絲綢之路”。 2014年和2015年,《絲綢之路》雜誌社聯合多家單位近年來舉行的考察團在瓜州、肅州等地看到多處出產地方性玉石的天然礦藏,結合史書中有關嘉峪關玉石山、玉石障的記載,以及甘肅省考古研究所新發現的戰國至漢代肅北馬鬃山玉礦的存在,可以得出新的認識:除了新疆和田玉之外,甘肅、青海也是西玉東輸的玉石資源地。尤其是在甘肅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祁連山兩側,都有不同的玉石資源存在。自距今4000年左右的齊家文化開始,西玉東輸的曆史揭開了序幕,時期越早,這些玉料輸入中原或輸入隴中地區的可能性就越大。

玉石之路是絲綢之路的前身。為了表述方便,不在概念、名稱上糾結,本路線圖涉及到的所有絲綢之路概念,均為指“玉石—絲綢之路”,而非李希霍芬所謂的“絲綢之路”。

根據目前對絲綢之路的研究成果,歐亞大陸及鄰近海域存在四條主要古代道路:綠洲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我們策劃“玉帛之路文化係列考察活動”,不但盡可能還原這四條大通道的本質特征,還要通過文獻資料、考古學資料、文化遺址、田野考察等多重證據互相印證,還原它們的豐富性、多元性、複雜性和生動性。因為各方麵客觀條件限製,我們的考察和書寫活動不可能做到有條不紊、按照既定計劃對四條大通道全方位進行考察研究,隻能根據現實條件和研究範圍逐步開展。

本書主要是2015年6月舉行的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及其圍繞該活動舉行的五次考察活動紀實,它們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互補性。這五次考察活動是:玉帛之路環騰格裏沙漠路網考察、玉帛之路與齊家文化考察、河西走廊與草原絲綢之路的互通:龍首山文化圈考察、牛門洞:會寧玉璋出土地考察和玉帛之路河西段及羌中道考察。它們與草原玉石之路考察一起組成了2015年對玉帛之路之草原道、河西道、羌中道等路網及文化遺址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