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遺書

敦煌書寫

——序馮玉雷長篇小說《敦煌遺書》

趙毅衡

甘肅作家馮玉雷,十多年來致力於寫同一個題材,敦煌。據我所知,這是他寫敦煌的第三部長篇:1998年的紀實體小說《敦煌百年祭》,2006年的長篇小說《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遠》,然後,他就靜心磨劍,寫出這本《敦煌遺書》。沒有人如此寫過敦煌,恐怕,今後也不會有人敢如此寫敦煌。但《敦煌遺書》確實是敦煌自己的書,馮玉雷用他奇特的小說創作方法延續兩千年來綿延不絕的敦煌書寫。

這個沙漠中荒涼的綠洲,它在玉門關西卻並不孤懸漠外,它正好是漢文化向西的出口,希臘印度中亞文化東來的入口,它注定成為幾大文明擁抱的地方。然而這樣的交會地點全世界還有好多:如近東與地中海鄰接的巴勒斯坦,帕米爾興都庫什山的開巴爾山口,天山喀什山口。敦煌之所以成為敦煌,是因為它不隻是一個交通隘口,不隻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中亞東亞十字路口一個書寫的地點,一個從事藝術的地點。當年玄奘印度取經,往返都在敦煌住下靜修,像站上跳板一般做最後準備。敦煌用一千多年壁畫,塑像,用羊皮卷,綢卷,紙卷,書寫了人類曆史上少見的持續性的藝術積累。但是在這之前,神話已經在敦煌匯合,在這之後,藝術又在敦煌延續。

第一次敦煌書寫,是洪荒初開混沌,諸神創世,人類問世,飛天散花,天地狂迷人神不分的歡欣境界,後有王朝興替起伏,儀式美奐美侖;第二次敦煌書寫,意象開始獲得文字形體:才有得道高僧大師詮經作書,才有各種文字中的雅俗人生,才有《維摩詰經變文》中鋪陳張厲的**女隊列。憑著神跡,所有我們現在稱作藝術的東西,都匯集到這個沙漠中的小小綠洲,置放鳴沙山的洞窟中:敦煌似乎是把世界和人類藝術化的最好地方。第一次敦煌藝術是開天辟地的諸路天神,第二次敦煌藝術創造的是想象世界的各族英雄。

明代封嘉峪關,敦煌才被棄遺在沙海裏,被忘卻在幾百年的世俗瑣事之中。隻有一些偶然路過的放逐官員,一些流亡者失魂落魄的眼睛,曾經從路上投來漠然的眼光。二十世紀初,敦煌突然被歐洲人“發現”,實際上是十九世紀全球地圖畫盡不再留空白的必然結果:俄國人越過西伯利亞進入中亞,英國人從阿富汗北上,法國人從中印半島探向北方,阿古伯的叛亂,左宗棠的西征,敦煌成為各種力量會合的地點:現代性的手指無情地把敦煌這個沉睡的美人撩醒。就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年,流沙墜落,洞壁光開,露出了珍藏多少世紀的五萬卷經書,豈是偶然?馮玉雷小說中的斯坦因發現民歌中唱的神秘數字2651900,竟然是藏經洞揭開麵目的日子,悚然醒悟,他和周圍的人都“落入了曆史的圈套”。

在人頭擁簇戰亂頻起的現代世界,這些文卷已經無法靜靜留在荒漠塵埃之中。敦煌文獻大約六分之一到了倫敦,六分之一到了巴黎,日本人俄國人在當地民眾中收購達六分之一,其餘六分之一流落於民間,或者已經當做取暖木材燒掉。終於,行將覆滅的紫禁城也采取了行動:六分之二運回了北京。敦煌這個美麗 “公主”由此向現代世界揭開了她的神秘麵紗。這是敦煌的第三次書寫,書寫者是冒險家,盜賊,流浪漢,牧民。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大搬移,一個至今爭論不清,責任不明的故事。

從那以後,才出現了“敦煌學”(Tunhuangology),它以“文獻整理”、“語言解讀”、“曆史研究”等種種麵目出現。但是,敦煌書寫的本質是藝術,因此它也以敦煌美術,敦煌歌舞,敦煌敘述,甚至敦煌旅遊,敦煌重建等方式出現,圍繞敦煌而出現的現當代藝術活動,可以說是第四次敦煌書寫。這次書寫不僅是在延續敦煌文化,而且使敦煌書寫進入全球化的大環境,而馮玉雷的“敦煌小說”是這個第四次書寫潮的重要部分。

從這個曆史語境中讀馮玉雷的敦煌小說,或許我們能明白一些《敦煌遺書》的特殊寫法,它的藝術特殊性。的確,這本小說非常奇特,敘述方式與迄今為止的漢語小說頗為不同,但是作者要處理的也是一個特別的難題:三次敦煌書寫,怎樣才能在今日重新展現奇特的輝煌?

馮玉雷要寫的不是一時一地的敦煌,而是波瀾壯闊的敦煌藝術。要把如此繁複的內容寫出來,要把三次書寫揉成一個故事,小說不得不采用極為獨特的寫作法。現代漢語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公文化,工具化,模式化,如何在這種似乎缺乏魅力的語言中注入活力,是作者麵臨的大難題。

《敦煌遺書》中不少看起來類近後現代文學手法——奇幻,拚貼,雜糅小說中甚至出現了不少當代詞匯“助聽器” 、“武鬥” 、“蠱惑仔” 、“學術造假” 、“尋寶協會”,等等——作者是在提示我們,他的小說在延續發生在敦煌的書寫運動。這實際上這是敦煌三次書寫的本來方式:第一次書寫已經把西王母,濕婆,釋迦牟尼,彌勒,觀世音,希臘有翼天使,都匯合在不止一個起源的宇宙中,把匈奴,黨項,蒙古,西夏,於闐,印度,中原,混雜在一道,第二次書寫已經把吐火羅文,藏文,佉盧文,西夏文,俗講變文,中規中矩的典雅漢語,都書寫在一道:人類遠遠不止一個膚色,一個信仰;第三次書寫匯集了更遠的旅人,更開闊的興趣:敦煌之所以為敦煌,之所以成為三次書寫的匯合點,就是因為九流雲集,四方雜會,兼容並蓄,集眾為一。要寫出這三次敦煌書寫,馮玉雷的第四虛構方式,不得不跳出任何已知的現代小說寫法,自創一路。

這部小說最讓人驚奇,也許會讓某些讀者費思量的是,小說把敦煌和中亞發生的一切,都看成是“裸奔”,一個延續至今的行為藝術。裸奔就是讓人物脫掉外衣:無論是民族的,宗教的,語言的,武力與文化霸權的,金錢優勢的種種外衣。三次書寫中的神話英雄,文化英雄,民間英雄,都在這本小說中成為藝術參與者:《敦煌遺書》,就是“敦煌藝術”。

為了寫出這個人神難分的世界,小說的敘述有意模糊人物與情節:小說中沒有信仰的分割,種族的仇恨,霸權的戾氣。藝術本來就是無功利的,如果有一點功利的考慮,人們何必冒死跋涉到沙漠中這個敦煌,用兩千年時間堆集這個無用但是珍貴無比的藝術集合?斯坦因在這裏尋找成就感,蔣孝琬在這裏尋找知遇之恩,沙洲駝隊的牧民在此尋找“精神家園”,王道士在這裏尋找善捐作為修洞經費。這幾個人都是曆史上的有爭議人物,但是小說把他們都變成命定的藝術書寫工具。斯坦因一生不忘的女人艾倫,父親叫阿杜尼。一生探險的斯坦因到生命終了才悟出這一點:阿杜尼實際上是希伯來語“上帝”,他在小說最後揭開所謂的謎底:“一切都是我的行為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仿佛他創造了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是斯坦因已經沒有力量再繼續旅程:東方藝術對他最終還是一個謎,雖然他自己變成了這個謎的一部分。

小說中每個人物似乎都有一個往昔的影子:他們的前生與今世,已經被寫定在敦煌:斯坦因驚奇地在一千年前匈奴騎士的臉上看到自己的眼睛;蔣孝琬在鄯善軍官千年之前的告急木簡上愕然看到自己的簽名;王圓籙似為與阿古柏對抗的部隊文書,卻被黑風暴卷到敦煌;瓦爾特偽造文書,原本卻來自夢境。而卷入沙洲駝隊冒險的幾個女子,發現自己竟然是於闐公主,早就被畫在三清宮邊石窟的壁畫上,她們加入敦煌探險,隻是為了要有“三個裸奔少女給綠洲帶來希望和吉祥”。

而且,小說中的人物都像是才從《山海經》裏走出來的。蔣孝琬失蹤的父親竟然名為“誇父”; 民工“卡特”是個**男人,靠洋藥幫助才得以複原,而“卡特”是突厥語“文卷”的意思;卡特與誇父在書中漸漸合一,似乎蔣孝琬到新疆遍地來尋找的不是父親而是佚書文卷;能翻譯佉盧文的神秘人物“大夏”單獨帶一支測量隊進入深山;大夏之弟“八荒”是雕玉世家傳人;沙洲駝隊主人“昆侖”是一位老駝主,他的睿智讓蔣孝琬心折,幾乎要認他為父;“陰無忌”是左宗棠部隊低級軍官,靠尋寶為生;“五蘊”是牧民,靠他的機敏把斯文·赫定從死亡沙漠帶出來;“寒浞”據說發現了阿古柏的秘密金庫,暴富後買官;和田知州名字叫“周易”,和田尋寶協會會長叫“杜笛”,阿布旦的天主教牧師卻名叫“牢蘭”。而幾個女子的名為“采詩”“善愛”“百戲”;而小說中的玉幣上無法破譯的文字,竟然是“駝唇文”,其怪異新奇,隻有在敦煌這個雜語喧嘩的地方才顯得自然。

作者有意忽視人物的民族和宗教特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都有意模糊,因為他必須寫出的,不是二十世紀初的曆史事實,而是重現世界之始尚無民族之分時的神話。

為了延續敦煌書寫,人物在小說中轉世,再世,一再獻身於這個“行為藝術”。小說中人雖然有不少男女感情糾葛,又多次欲望的綻放,卻都是孤男寡女,單身眾生。雖然兩個女子“在同一天生下雙胞胎”,似乎也是為了接替這個藝術的下一代。甚至這本小說《敦煌遺書》,也在小說的故事中出現過多次,馮玉雷隻不過是讓小說本身——敦煌藝術本身——再次轉世。敦煌的時間與空間一再被重置,但是敦煌藝術的魅力隨著年月越加增長。小說氣象萬千,不拘繩墨,文字汪洋恣肆,場麵荒誕無稽,似乎都是為了讓這第四次書寫,配得上先前的書寫橫空出世的氣派。這種奇異涉險的寫作法,謂之狂想亦可,謂之狂歡更佳。

是不是敦煌的第四次書寫都是這樣寫法?不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寫到敦煌,無不是一把傷心淚,捶胸指責,頓足悲憤。但是他們的實際行動呢?羅振玉在北京六國飯店看到伯希和的敦煌藏品展覽,拍照編成《鳴沙山石室秘錄》成為敦煌學奠基者;王國維根據斯坦因在沙漠中發掘到的木簡編成《流沙墜簡》;胡適在巴黎看到現存最古老之《壇經》敦煌古本,而確定南禪宗的淵源;劉半農在巴黎抄敦煌卷子輯為《敦煌掇瑣》;陳垣《敦煌劫餘錄》陳寅恪作序而立“敦煌學”之名。

這些人滿足於在各國首都的博物館裏翻檢,沒有一個人親自到敦煌來。藏經室發現後是有報告的,清政府再窮途末路,如果翰林院堅持,也不敢拒絕給一點經費;地方官員再顢頇腐敗,對帶著宮廷尚方寶劍的要員還是不敢怠慢。中國人民有權指責“西洋盜寶賊”,中國知識分子卻沒有資格:難道大家真的都必須擁擠在日本鬧革命,或是在北京鬧複辟,不能有幾個人移貴步過來看一眼嗎?中國士大夫知識分子要來敦煌,怎麽說也不會比玄裝當年更難吧?困難也不會比從阿富汗或吉爾吉斯過來,長途穿越沙漠的洋人更多吧?如果他們四體不勤,缺少這個體力和魄力到敦煌走一下,那麽,有什麽權力指責西方探險家早到一步呢?如果當時就公認他們的行為是偷盜,伯希和怎麽會把贓物在六國飯店展出?如果沒有這次展出,羅振玉等人怎麽會明白寶庫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正是因為敦煌文獻的分散保存,今日的《敦煌文獻數據庫》才有可能匯總,五國合辦的《國際敦煌項目(IDP)》,100,000多件來自敦煌和絲綢之路上的寫本、繪畫、紡織品及器物的信息和圖片,也才有可能在因特網上免費使用,敦煌學才成了國際顯學。

敦煌的第三次書寫,是各國學者通力的結果。其中有衝突,有損失,有搶劫式的巧取豪奪,有占有欲的醜惡爆發,有西方學者“全世界獨大”的傲慢。但是從今天回顧,壞事也有好的一麵:敦煌變成了一個世界通力合作的課題。敦煌文卷四散分開,落到全世界的博物館和大學圖書館,幾乎像當年文化在敦煌匯集一樣分開了,這恐怕也是不算最糟糕的安排,至少沒有毀於兵火,毀於偷盜,毀於朽爛。現在,經過全世界敦煌學界的努力,原件雖然分散,但是還在,而且經過各國學者分力苦讀,現在編目詳備,全景分明。

馮玉雷這本小說,基本上以斯坦因的經曆為主線,他沒有去糾纏斯坦因是不是帝國主義者,蔣孝琬是不是賣國賊(雖然他讓語言天才蔣孝琬拒絕學英語),王道士是不是曆史罪人。在作者看來,藝術才是文化的,神聖的,而曆史是世俗的,暫時的。沒有必要指責一件藝術行為中此人彼人的作為:曆史把敦煌推到世人的注意力之中,這不是道德行為,而是藝術行為:本來,到這個荒漠中來尋找曆史就是荒唐,是舍近就遠,來到這裏尋找藝術,才是正道,是舍意求象。於是,小說中的斯坦因一出生就在“蒸汽機”與“蘆笛”之間飽受折磨:“……家人購買各種各樣蒸汽機模型討他歡喜。但適得其反,斯坦因更加恐慌,也更加憂鬱。他們以為斯坦因不中意蒸汽機的呆板形式和汽笛的單調鳴響,便請人專門設計出造型新穎、奇特的蒸汽機,配備能發出幾十種變奏的汽笛。很快,這種玩具在歐洲兒童中間流行,嚇得斯坦因不敢出門,不敢與兒童一起玩耍,不敢睜大眼睛,也不敢讓耳朵無拘無束地接受聲音。”後來,曆經千辛萬苦,到達敦煌,斯坦因遇到極大困惑時,舍“蒸汽機”而取“蘆笛”:“他折來半截蘆葦,像駝工那樣製作成古樸的蘆笛,吹幾次,竟然悠揚地響了起來。”最後,他的生命也融化在敘述中,“艾倫從來沒碰過蘆葦。但她擦幹眼淚,想了想,找到蘆管,放到嘴唇間,吹奏起來。在嗚咽的,低沉而哀傷的蘆笛聲中,斯坦因閉上了眼睛。”

幸好,自從梁思成與1931年“親自來到”敦煌考察建築,中國知識分子開始為前輩的疏懶羞愧,他們一代代奔赴敦煌:張大千、常書鴻、段文傑、史葦湘、樊錦詩、席臻貫,不管人間天災人禍,不顧生活和條件的艱難,前仆後繼,與沙漠共命運,老於沙漠,有的甚至葬於沙漠,這才真正推動了敦煌的第四次書寫。

當代中國人的藝術才情,獻身精神,應當不讓先祖;在全球化的今日,匯集到敦煌寶庫的人們,他們的迷醉也不讓前人。文化的衝撞應當產生藝術,敦煌的曆史不是步步功利偉績,處處勳績彪炳的曆史。曆史作為藝術在不斷延伸,敦煌進入馮玉雷的《佚書》在不斷延伸。又一次敦煌書寫重新開始,而且肯定會更加輝煌。

2009年2月,中國西部

趙毅衡,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終身聘資深講席,四川大學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符號學家,專欄作家。

敦煌書寫

敦煌書寫

——序馮玉雷長篇小說《敦煌遺書》

趙毅衡

甘肅作家馮玉雷,十多年來致力於寫同一個題材,敦煌。據我所知,這是他寫敦煌的第三部長篇:1998年的紀實體小說《敦煌百年祭》,2006年的長篇小說《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遠》,然後,他就靜心磨劍,寫出這本《敦煌遺書》。沒有人如此寫過敦煌,恐怕,今後也不會有人敢如此寫敦煌。但《敦煌遺書》確實是敦煌自己的書,馮玉雷用他奇特的小說創作方法延續兩千年來綿延不絕的敦煌書寫。

這個沙漠中荒涼的綠洲,它在玉門關西卻並不孤懸漠外,它正好是漢文化向西的出口,希臘印度中亞文化東來的入口,它注定成為幾大文明擁抱的地方。然而這樣的交會地點全世界還有好多:如近東與地中海鄰接的巴勒斯坦,帕米爾興都庫什山的開巴爾山口,天山喀什山口。敦煌之所以成為敦煌,是因為它不隻是一個交通隘口,不隻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中亞東亞十字路口一個書寫的地點,一個從事藝術的地點。當年玄奘印度取經,往返都在敦煌住下靜修,像站上跳板一般做最後準備。敦煌用一千多年壁畫,塑像,用羊皮卷,綢卷,紙卷,書寫了人類曆史上少見的持續性的藝術積累。但是在這之前,神話已經在敦煌匯合,在這之後,藝術又在敦煌延續。

第一次敦煌書寫,是洪荒初開混沌,諸神創世,人類問世,飛天散花,天地狂迷人神不分的歡欣境界,後有王朝興替起伏,儀式美奐美侖;第二次敦煌書寫,意象開始獲得文字形體:才有得道高僧大師詮經作書,才有各種文字中的雅俗人生,才有《維摩詰經變文》中鋪陳張厲的**女隊列。憑著神跡,所有我們現在稱作藝術的東西,都匯集到這個沙漠中的小小綠洲,置放鳴沙山的洞窟中:敦煌似乎是把世界和人類藝術化的最好地方。第一次敦煌藝術是開天辟地的諸路天神,第二次敦煌藝術創造的是想象世界的各族英雄。

明代封嘉峪關,敦煌才被棄遺在沙海裏,被忘卻在幾百年的世俗瑣事之中。隻有一些偶然路過的放逐官員,一些流亡者失魂落魄的眼睛,曾經從路上投來漠然的眼光。二十世紀初,敦煌突然被歐洲人“發現”,實際上是十九世紀全球地圖畫盡不再留空白的必然結果:俄國人越過西伯利亞進入中亞,英國人從阿富汗北上,法國人從中印半島探向北方,阿古伯的叛亂,左宗棠的西征,敦煌成為各種力量會合的地點:現代性的手指無情地把敦煌這個沉睡的美人撩醒。就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年,流沙墜落,洞壁光開,露出了珍藏多少世紀的五萬卷經書,豈是偶然?馮玉雷小說中的斯坦因發現民歌中唱的神秘數字2651900,竟然是藏經洞揭開麵目的日子,悚然醒悟,他和周圍的人都“落入了曆史的圈套”。

在人頭擁簇戰亂頻起的現代世界,這些文卷已經無法靜靜留在荒漠塵埃之中。敦煌文獻大約六分之一到了倫敦,六分之一到了巴黎,日本人俄國人在當地民眾中收購達六分之一,其餘六分之一流落於民間,或者已經當做取暖木材燒掉。終於,行將覆滅的紫禁城也采取了行動:六分之二運回了北京。敦煌這個美麗 “公主”由此向現代世界揭開了她的神秘麵紗。這是敦煌的第三次書寫,書寫者是冒險家,盜賊,流浪漢,牧民。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大搬移,一個至今爭論不清,責任不明的故事。

從那以後,才出現了“敦煌學”(Tunhuangology),它以“文獻整理”、“語言解讀”、“曆史研究”等種種麵目出現。但是,敦煌書寫的本質是藝術,因此它也以敦煌美術,敦煌歌舞,敦煌敘述,甚至敦煌旅遊,敦煌重建等方式出現,圍繞敦煌而出現的現當代藝術活動,可以說是第四次敦煌書寫。這次書寫不僅是在延續敦煌文化,而且使敦煌書寫進入全球化的大環境,而馮玉雷的“敦煌小說”是這個第四次書寫潮的重要部分。

從這個曆史語境中讀馮玉雷的敦煌小說,或許我們能明白一些《敦煌遺書》的特殊寫法,它的藝術特殊性。的確,這本小說非常奇特,敘述方式與迄今為止的漢語小說頗為不同,但是作者要處理的也是一個特別的難題:三次敦煌書寫,怎樣才能在今日重新展現奇特的輝煌?

馮玉雷要寫的不是一時一地的敦煌,而是波瀾壯闊的敦煌藝術。要把如此繁複的內容寫出來,要把三次書寫揉成一個故事,小說不得不采用極為獨特的寫作法。現代漢語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公文化,工具化,模式化,如何在這種似乎缺乏魅力的語言中注入活力,是作者麵臨的大難題。

《敦煌遺書》中不少看起來類近後現代文學手法——奇幻,拚貼,雜糅小說中甚至出現了不少當代詞匯“助聽器” 、“武鬥” 、“蠱惑仔” 、“學術造假” 、“尋寶協會”,等等——作者是在提示我們,他的小說在延續發生在敦煌的書寫運動。這實際上這是敦煌三次書寫的本來方式:第一次書寫已經把西王母,濕婆,釋迦牟尼,彌勒,觀世音,希臘有翼天使,都匯合在不止一個起源的宇宙中,把匈奴,黨項,蒙古,西夏,於闐,印度,中原,混雜在一道,第二次書寫已經把吐火羅文,藏文,佉盧文,西夏文,俗講變文,中規中矩的典雅漢語,都書寫在一道:人類遠遠不止一個膚色,一個信仰;第三次書寫匯集了更遠的旅人,更開闊的興趣:敦煌之所以為敦煌,之所以成為三次書寫的匯合點,就是因為九流雲集,四方雜會,兼容並蓄,集眾為一。要寫出這三次敦煌書寫,馮玉雷的第四虛構方式,不得不跳出任何已知的現代小說寫法,自創一路。

這部小說最讓人驚奇,也許會讓某些讀者費思量的是,小說把敦煌和中亞發生的一切,都看成是“裸奔”,一個延續至今的行為藝術。裸奔就是讓人物脫掉外衣:無論是民族的,宗教的,語言的,武力與文化霸權的,金錢優勢的種種外衣。三次書寫中的神話英雄,文化英雄,民間英雄,都在這本小說中成為藝術參與者:《敦煌遺書》,就是“敦煌藝術”。

為了寫出這個人神難分的世界,小說的敘述有意模糊人物與情節:小說中沒有信仰的分割,種族的仇恨,霸權的戾氣。藝術本來就是無功利的,如果有一點功利的考慮,人們何必冒死跋涉到沙漠中這個敦煌,用兩千年時間堆集這個無用但是珍貴無比的藝術集合?斯坦因在這裏尋找成就感,蔣孝琬在這裏尋找知遇之恩,沙洲駝隊的牧民在此尋找“精神家園”,王道士在這裏尋找善捐作為修洞經費。這幾個人都是曆史上的有爭議人物,但是小說把他們都變成命定的藝術書寫工具。斯坦因一生不忘的女人艾倫,父親叫阿杜尼。一生探險的斯坦因到生命終了才悟出這一點:阿杜尼實際上是希伯來語“上帝”,他在小說最後揭開所謂的謎底:“一切都是我的行為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仿佛他創造了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是斯坦因已經沒有力量再繼續旅程:東方藝術對他最終還是一個謎,雖然他自己變成了這個謎的一部分。

小說中每個人物似乎都有一個往昔的影子:他們的前生與今世,已經被寫定在敦煌:斯坦因驚奇地在一千年前匈奴騎士的臉上看到自己的眼睛;蔣孝琬在鄯善軍官千年之前的告急木簡上愕然看到自己的簽名;王圓籙似為與阿古柏對抗的部隊文書,卻被黑風暴卷到敦煌;瓦爾特偽造文書,原本卻來自夢境。而卷入沙洲駝隊冒險的幾個女子,發現自己竟然是於闐公主,早就被畫在三清宮邊石窟的壁畫上,她們加入敦煌探險,隻是為了要有“三個裸奔少女給綠洲帶來希望和吉祥”。

而且,小說中的人物都像是才從《山海經》裏走出來的。蔣孝琬失蹤的父親竟然名為“誇父”; 民工“卡特”是個**男人,靠洋藥幫助才得以複原,而“卡特”是突厥語“文卷”的意思;卡特與誇父在書中漸漸合一,似乎蔣孝琬到新疆遍地來尋找的不是父親而是佚書文卷;能翻譯佉盧文的神秘人物“大夏”單獨帶一支測量隊進入深山;大夏之弟“八荒”是雕玉世家傳人;沙洲駝隊主人“昆侖”是一位老駝主,他的睿智讓蔣孝琬心折,幾乎要認他為父;“陰無忌”是左宗棠部隊低級軍官,靠尋寶為生;“五蘊”是牧民,靠他的機敏把斯文·赫定從死亡沙漠帶出來;“寒浞”據說發現了阿古柏的秘密金庫,暴富後買官;和田知州名字叫“周易”,和田尋寶協會會長叫“杜笛”,阿布旦的天主教牧師卻名叫“牢蘭”。而幾個女子的名為“采詩”“善愛”“百戲”;而小說中的玉幣上無法破譯的文字,竟然是“駝唇文”,其怪異新奇,隻有在敦煌這個雜語喧嘩的地方才顯得自然。

作者有意忽視人物的民族和宗教特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都有意模糊,因為他必須寫出的,不是二十世紀初的曆史事實,而是重現世界之始尚無民族之分時的神話。

為了延續敦煌書寫,人物在小說中轉世,再世,一再獻身於這個“行為藝術”。小說中人雖然有不少男女感情糾葛,又多次欲望的綻放,卻都是孤男寡女,單身眾生。雖然兩個女子“在同一天生下雙胞胎”,似乎也是為了接替這個藝術的下一代。甚至這本小說《敦煌遺書》,也在小說的故事中出現過多次,馮玉雷隻不過是讓小說本身——敦煌藝術本身——再次轉世。敦煌的時間與空間一再被重置,但是敦煌藝術的魅力隨著年月越加增長。小說氣象萬千,不拘繩墨,文字汪洋恣肆,場麵荒誕無稽,似乎都是為了讓這第四次書寫,配得上先前的書寫橫空出世的氣派。這種奇異涉險的寫作法,謂之狂想亦可,謂之狂歡更佳。

是不是敦煌的第四次書寫都是這樣寫法?不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寫到敦煌,無不是一把傷心淚,捶胸指責,頓足悲憤。但是他們的實際行動呢?羅振玉在北京六國飯店看到伯希和的敦煌藏品展覽,拍照編成《鳴沙山石室秘錄》成為敦煌學奠基者;王國維根據斯坦因在沙漠中發掘到的木簡編成《流沙墜簡》;胡適在巴黎看到現存最古老之《壇經》敦煌古本,而確定南禪宗的淵源;劉半農在巴黎抄敦煌卷子輯為《敦煌掇瑣》;陳垣《敦煌劫餘錄》陳寅恪作序而立“敦煌學”之名。

這些人滿足於在各國首都的博物館裏翻檢,沒有一個人親自到敦煌來。藏經室發現後是有報告的,清政府再窮途末路,如果翰林院堅持,也不敢拒絕給一點經費;地方官員再顢頇腐敗,對帶著宮廷尚方寶劍的要員還是不敢怠慢。中國人民有權指責“西洋盜寶賊”,中國知識分子卻沒有資格:難道大家真的都必須擁擠在日本鬧革命,或是在北京鬧複辟,不能有幾個人移貴步過來看一眼嗎?中國士大夫知識分子要來敦煌,怎麽說也不會比玄裝當年更難吧?困難也不會比從阿富汗或吉爾吉斯過來,長途穿越沙漠的洋人更多吧?如果他們四體不勤,缺少這個體力和魄力到敦煌走一下,那麽,有什麽權力指責西方探險家早到一步呢?如果當時就公認他們的行為是偷盜,伯希和怎麽會把贓物在六國飯店展出?如果沒有這次展出,羅振玉等人怎麽會明白寶庫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正是因為敦煌文獻的分散保存,今日的《敦煌文獻數據庫》才有可能匯總,五國合辦的《國際敦煌項目(IDP)》,100,000多件來自敦煌和絲綢之路上的寫本、繪畫、紡織品及器物的信息和圖片,也才有可能在因特網上免費使用,敦煌學才成了國際顯學。

敦煌的第三次書寫,是各國學者通力的結果。其中有衝突,有損失,有搶劫式的巧取豪奪,有占有欲的醜惡爆發,有西方學者“全世界獨大”的傲慢。但是從今天回顧,壞事也有好的一麵:敦煌變成了一個世界通力合作的課題。敦煌文卷四散分開,落到全世界的博物館和大學圖書館,幾乎像當年文化在敦煌匯集一樣分開了,這恐怕也是不算最糟糕的安排,至少沒有毀於兵火,毀於偷盜,毀於朽爛。現在,經過全世界敦煌學界的努力,原件雖然分散,但是還在,而且經過各國學者分力苦讀,現在編目詳備,全景分明。

馮玉雷這本小說,基本上以斯坦因的經曆為主線,他沒有去糾纏斯坦因是不是帝國主義者,蔣孝琬是不是賣國賊(雖然他讓語言天才蔣孝琬拒絕學英語),王道士是不是曆史罪人。在作者看來,藝術才是文化的,神聖的,而曆史是世俗的,暫時的。沒有必要指責一件藝術行為中此人彼人的作為:曆史把敦煌推到世人的注意力之中,這不是道德行為,而是藝術行為:本來,到這個荒漠中來尋找曆史就是荒唐,是舍近就遠,來到這裏尋找藝術,才是正道,是舍意求象。於是,小說中的斯坦因一出生就在“蒸汽機”與“蘆笛”之間飽受折磨:“……家人購買各種各樣蒸汽機模型討他歡喜。但適得其反,斯坦因更加恐慌,也更加憂鬱。他們以為斯坦因不中意蒸汽機的呆板形式和汽笛的單調鳴響,便請人專門設計出造型新穎、奇特的蒸汽機,配備能發出幾十種變奏的汽笛。很快,這種玩具在歐洲兒童中間流行,嚇得斯坦因不敢出門,不敢與兒童一起玩耍,不敢睜大眼睛,也不敢讓耳朵無拘無束地接受聲音。”後來,曆經千辛萬苦,到達敦煌,斯坦因遇到極大困惑時,舍“蒸汽機”而取“蘆笛”:“他折來半截蘆葦,像駝工那樣製作成古樸的蘆笛,吹幾次,竟然悠揚地響了起來。”最後,他的生命也融化在敘述中,“艾倫從來沒碰過蘆葦。但她擦幹眼淚,想了想,找到蘆管,放到嘴唇間,吹奏起來。在嗚咽的,低沉而哀傷的蘆笛聲中,斯坦因閉上了眼睛。”

幸好,自從梁思成與1931年“親自來到”敦煌考察建築,中國知識分子開始為前輩的疏懶羞愧,他們一代代奔赴敦煌:張大千、常書鴻、段文傑、史葦湘、樊錦詩、席臻貫,不管人間天災人禍,不顧生活和條件的艱難,前仆後繼,與沙漠共命運,老於沙漠,有的甚至葬於沙漠,這才真正推動了敦煌的第四次書寫。

當代中國人的藝術才情,獻身精神,應當不讓先祖;在全球化的今日,匯集到敦煌寶庫的人們,他們的迷醉也不讓前人。文化的衝撞應當產生藝術,敦煌的曆史不是步步功利偉績,處處勳績彪炳的曆史。曆史作為藝術在不斷延伸,敦煌進入馮玉雷的《佚書》在不斷延伸。又一次敦煌書寫重新開始,而且肯定會更加輝煌。

2009年2月,中國西部

趙毅衡,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終身聘資深講席,四川大學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符號學家,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