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這樣一個有趣的人,最後卻死得冤枉,連魯迅都同情他,說他“就是論事,倒是冤枉的。”順治十七年,蘇州一帶鬧饑荒,饑民遍地。但上麵有命令下來,不能因為鬧饑荒就不繳糧不繳稅。當時江蘇巡撫朱國治、吳縣縣令任維初,照樣催糧逼稅,誰若不交,將以“抗糧”之罪論處。不要說老百姓,當時就是朝廷的探花葉方藹,僅僅差了一文錢,也被停職,直接罷官。民間據此流傳出“探花不值一文錢”的民謠。那些繳納不起的百姓,直接上刑,被打得頭破肉綻,很多人“鮮血淋漓,俯伏而出,不能起立”。對於那些哭天搶地的受刑者,衙役直接采取“鎖喉”等絕招,讓你出不來聲。這樣一搞,當時的蘇州人提到他們的任縣令都膽戰心驚,很快就打死一人,重傷無數人。最可恨的是,任維初這個家夥還監守自盜,偷偷賣掉糧倉裏3000多石糧米,自己中飽私囊。這樣的父母官,百姓怎能不氣憤感慨!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順治皇帝駕崩。消息傳到蘇州,蘇州府要設靈堂,社會各界人士都要去“哭靈”,以表達對先皇的哀悼之情。這正好是一個導火索,金聖歎等一夥人到文廟去哭,趁著巡撫和知府官員都在,集體下跪請願,要求嚴懲貪汙腐敗的任維初。這時候老百姓自然也來鼓噪,聲援金聖歎他們這些秀才。巡撫朱國治哪見過這個場麵,於是下令抓住鬧事的骨幹分子,並且也把任維初逮了起來,派兵驅散鼓噪的群眾。任維初也沒見過這樣的場麵,辯稱自己也才上任兩個月,當官也不容易,因為朱國治索要禮物,他沒辦法,隻好出此下策。朱國治一打聽任維初把自己的醜事給招供了,自然是非常緊張,秘密向朝廷匯報,說新任的縣令因為催兵餉比較急,就有一幫壞學生臭文人,在國喪期間,鳴鍾擊鼓,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而且震驚了先帝之靈。這樣下去,其他地方也會紛紛效尤,這股歪風不殺,不殺雞給猴看,簡直是沒王法了。所以要求批捕這些鬧事的家夥,並且“斬立決”。一開始朝廷還沒有抓金聖歎,後來人數不斷擴大,金聖歎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被逮起來了,也許他根本沒想到朝廷會把他直接給斬了。以前他腰斬《水滸傳》,沒想到自己卻被命運給腰斬了。金聖歎冤死後不久,任維初因犯另案被斬,朱國治被吳三桂兵殺並分食其肉,真是蒼天有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