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如果說李煜作詩一流,甚至超一流,恐怕無人非議;但是,做皇帝,李煜可以說是三流都不如。很多人喜歡李煜,大概被他的“春花秋月何時了”那樣的悲劇詩情所迷惑,覺得李煜其實跟後來吊死在景山的崇禎一樣,是沒有辦法的事,先人留下的爛攤子,他們也沒辦法。其實不然,作為皇帝,李煜就是一個昏君,他所幹過的殘害忠良、屠殺直臣、寵信小人、依賴奸邪的累累惡跡,其實並不比曆史上任何一個混蛋皇帝差。

其實早在宋太祖攻打南唐時,一些列動作已經明確告訴李煜,接下來就要收拾你南唐了。

先後滅了後蜀、南漢之後,李煜還沒有明白什麽叫做“唇亡齒寒”。那時,野心勃勃的宋太祖已經在荊南製造幾千艘戰艦,意在謀取江南。南唐愛國誌士紛紛主動向李煜上表,請求前往荊南搞秘密活動,焚毀戰艦,破壞宋朝南犯,但是李煜膽小怕事,不允許那樣做。

南唐鎮海軍節度使林仁肇文武雙全,身經百戰,屢立戰功,就連宋太祖也佩服他的軍事才能。他也向李煜獻出禦敵之策,告訴李煜現在宋朝連年出兵。往返數千裏,軍士非常疲憊,隻要陛下給我精兵數萬,我就能勢如破竹。而且陛下你還可以使用苦肉計,我起兵的時候,你就派人向宋朝報告,所我反叛,將來萬一打輸了,你直接誅滅我全族,宋朝也不好怪你。如果打贏了,自然是我南唐的福音,宋朝也會忌憚,不敢來犯。

看到林將軍的這個建議,說句實話,我挺感動的。一個臣子做到這種程度,實在令人欽佩,他不怕死,他把全家都搭上了,充分地考慮到皇帝的安危。這樣的臣子李煜是怎樣對待的人?!請往下看。

李煜聽到這樣的建議,居然立刻嚇得龍顏失色,連忙阻攔:“此乃惹火燒身之策,使不得,使不得,如按此策行事,勢必會招來宋兵。”

宋太祖知道林將軍是個人才,所以也明白,要想取南唐,必須先除了他。機會終於來了,當李煜派他的七弟韓王李從善去溝通時,宋太祖故意把他帶到一處豪宅,豪宅裏麵掛的是林仁肇的畫像,宋太祖說,林仁肇快到我朝供職了,為了取信與我,特地送了他的畫像給我,我先掛在這裏,等他來,這座豪宅正好給他住。

這麽個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反間計居然把李後主嚇得大驚失色,馬上聯想到林仁肇向他提出出兵的建議,原來他是老早有反叛之心,遭遇宋太祖勾搭上了。若不殺他,難平朕心頭之恨,連夜派人前往南都,鴆酒一杯毒殺了林仁肇。

後來,南唐另一位忠臣中書舍人潘信向李煜連上六道奏章,憤怒指出南唐國勢日漸衰弱,都是因為李煜身旁酒囊飯袋太多,言辭激烈,激怒李煜,坐在一旁的奸臣徐鉉、張泊也紛紛栽贓,李煜又賜死潘信。

林仁肇和潘信這兩位文臣武將不僅是南唐不可多得的重臣,也是宋太祖最為敬畏的名人,李煜連續誅殺他們,親者痛仇者快,無異於後來明代崇禎誅殺袁崇煥一樣,自毀長城。

麵對宋朝後來不斷的挑釁,李煜依然醉生夢死。當他浸**在小周後的溫柔鄉裏時,宋兵在采石造浮橋渡長江,李煜聽說後,就問近臣張洎,張洎說,自古以來,長江天險上從來沒有造成什麽橋的,陛下不必擔憂。李煜一聽,也自我安慰道:我也覺得在長江上造橋不過是兒戲。等到宋兵造好浮橋,渡過長江,他這時候才慌了,但為時已晚。

公元975年,宋兵攻到金陵城下,大臣陳喬進諫:“自古無不亡之國。降,自取其辱,未必得全。臣請背城一戰,即使同聖上一道殉國,死而無憾!”直到這時,我們的李後主,依然沒有魚死網破的勇氣,而隻是從龍椅上下來,握住陳喬的手痛哭流涕,沒有勇氣采納他的建議。南唐被攻陷後,很多忠臣烈士血戰或自殺而亡,李煜本來想自焚的,卻沒有勇氣。那些哭著喊著自殺的奸臣,沒有一個自殺殉國的,比如那個打哈哈的張洎一開始也假惺惺地表示要自殺,可自殺的人多了,他卻表示,我不能當烈士,我當了烈士的話,誰為國主寫投降書呢!理由實在是無恥至極。

這一年的冬天,李煜肉袒出降,南唐亡國。開寶九年(976年)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後來宋太祖常常教導他們的大臣說,“李煜若以作詩工夫治國事,豈為我虜也?”

從此以後,李煜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他常常被宋太祖叫去當眾羞辱,宴請賓客時,讓他賦詩助興,賦詩後,則拍著他的肩膀大笑:“好一個翰林學士!”:昔日君王成了翰林學士,階下囚的李煜處處受到這樣的侮辱。

不過,趙匡胤多少還有點文化,對李煜的文學才華還是比較欣賞的,因此對李煜還算開恩。十年前,為了霸占同樣投降宋朝的後蜀皇帝孟永加日(?)的寵妃花蕊夫人。趙匡胤不避耳目地殺了孟?,十年後,卻對李煜許諾,“終吾一世,終爾一世”。

也許在宋太祖的手底下,李煜還能像三國的阿鬥一樣,苟活一生,但是偏偏趙匡胤後來又莫名其妙的死了。曆史上關於趙匡胤的死因,大概有四種說法。

一是著名的“燭光斧影”說。一個冰雪天氣,宋太祖和趙光義喝酒,宦官和宮女們都被屏蔽開,隻能遠遠地看見燭影下,趙光義不時離開坐席,好像有所趨避。喝完酒已是三更,殿前積雪很深,太祖就拿斧頭戳雪,一邊戳一邊還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然後就脫衣睡覺,鼾聲如雷。當晚,趙光義也睡在宮中,可是五更時分,太祖就暴卒,遺詔囑托趙光義在靈柩前即位。人們據此懷疑這一切都是趙光義策劃的一場血腥弑兄慘案,暗害了隻有50歲的宋太祖。

二見於司馬光《涑水見聞》的記載,太祖四更駕崩,宋皇後命內侍都知王繼恩把太子趙德芳叫來,王繼恩卻直接去找了趙光義。趙光義聞訊大驚,正自猶豫不決,王繼恩大叫道:“再猶豫,皇位就是別人的了!”兩人一起踏著積雪來到萬歲殿。宋皇後一看是晉王趙光義,一下子嚇住了,醒悟過來淚流滿麵地對趙光義說,“我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給官家(對皇帝的稱呼)你了!”趙光義流著淚說,“你不要擔心,我們共保富貴。”不過,事後趙光義並沒有兌現諾言,太祖的兩個兒子神秘死亡;宋皇後死後也沒有按皇後禮儀隆重發喪。

三是“金匱之盟”說。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杜太後臨終時囑托,宋朝之所以得天下,就是因為後周皇帝太小,所以讓趙匡胤將來“兄終弟及”,把皇位傳給弟弟,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福。然後趙匡胤命宰相趙普當麵寫成誓詞,封存在一個金匣子裏,永久封存。這就是“金匱之盟”,也是宋太宗趙光義的欽定說法。

四是徐大焯《燼餘錄》的記載,宋太祖滅了後蜀後,霸占後蜀皇帝的寵妃花蕊夫人,誰知趙光義也喜歡上了花蕊夫人。開寶九年(976年),趙光義趁著哥哥臥病在床,在床前趁機調戲伺候的花蕊夫人。趙匡胤驚覺,用玉斧砍他。趙光義逃跑,趙匡胤因此氣絕身亡。

不管趙光義是以何種方式登上皇位的,對於李煜來說則是一個更大的災難。對待李煜更加苛刻,有一次趙光義去崇文苑巡視,發現崇文苑有不少藏書全是從南唐搶運過來的,其中不少書都是李煜曾經愛看的,認真做了讀書筆記的,於是趙光義故意把李煜喊過來,讓他解釋一些書的大意,李煜睹物傷情,泫然淚下,他則非常有快感。更可惡的就是,他對李煜最愛的女人小周後的摧殘,第三部分再詳細描述。

希望苟活的李煜最終沒有逃過趙光義的毒害。最為諷刺的是,導火索竟然是因為他的詩詞。趙光義曾讓徐鉉試探過李煜,那個進讒言害死潘信的徐鉉,投降宋朝。但是糊塗的李煜還在他麵前毫無心機,說了大實話,說自己之所以有今天,全在於當時殺了不少忠臣,“當時悔殺了潘佑、李平。”宋太宗聽了徐鉉的報告後聞之大怒。

據宋代王銍的《默記》記載,李煜最後心情悲憤,寫下那首最為著名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正好被沒事找茬的宋太宗逮到把柄,說他“賊心不死,眷念故國”,用牽機毒殺。牽機藥一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後破壞中樞神經係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李煜死後,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後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