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學家周光召

周光召是我國傑出的核物理專家,50年代從事高能物理研究,先後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0多篇。從60年代初開始,周光召轉到核武器理論研究上來,參加並領導了中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工作,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成功和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成功,以及中國戰略核武器的設計、定型,核武器的預研和其他一係列科學試驗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聰明好學的孩子

周光召出生長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周鳳九曾任湖南大學教授。在家庭的影響下,周光召從小喜歡讀書,學習勤奮上進,特別喜歡數學,一學期的數學課程,他往往半學期就學完了,老師不得不給他另起爐灶,1946年秋季他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物理係。1951年7月,畢業並成為本係研究生。1952年秋,他轉入北京大學研究院,從師於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教授,進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1954年7月,他以優良的成績通過了研究生的論文答辯。1957年春,他被國家選派蘇聯莫斯科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從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等方麵的基礎研究工作。當時,還不到三十歲的周光台,已經是成果累累,兩次獲得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研獎金。

1961年2月,周光台奉命回到祖國,5月調入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任理論部第一副主任,進行有關核應用的理論研究。

1980年9月,周光召應邀去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和加州大學任客座教授,著名高能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學會主席馬夏克教授為歡迎周光召的訪問,專門為他在弗吉尼亞理工學院舉行了以弱相互作用為題的學術會議,許多國際知名物理學家前去參加了會議。美國物理學界這樣隆重地接待一名外國科學家是少見的,尤其對中國的科學家可以說還是第一次。

年輕的核物理學家,客座外國,畢竟不是他的願望,更需要他的地方是自己的祖國。

1982年9月,周光召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的工作待遇,回到祖國,擔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等職務。

碩果累累的專家

周光召從事物理研究30多年來,先後發表研究論文104篇,在世界物理研究領域有他的地位。

五十年代,周光召主要從事高能物理方麵的研究工作,在蘇聯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間,就在國外雜誌上發表了33篇論文,得到國際物理界很高的評價,研究成果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周光召的學術成就主要方麵有:他嚴格證明了電荷共軛宇稱(CP)破壞的一個重要定理,即在電荷共軛宇稱時間(CPT)聯合反演不變的情況下,盡管粒子和反粒子的衰變總寬度相同,但時間(T)反演不守恒,它們到不同過程的衰變分寬度仍可以不相同。

在1960年簡明地推導出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這是他在強子物理的研究中作出的出色成果,對弱相互作用理論起了重大推進作用,世界公認為PCAC的奠基人之一。

了適應分析高能散射振幅和當時的雷吉(Regge)理論的需要,他第一次引入相對螺旋散射振幅的概念和相應的數學描述。提出了與蘇聯教授對"相對性粒子自旋問題研究結果"的相反的意見,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然而周光召並沒有向權威妥協,他用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一步一步地嚴格證明了自己的意見,然後,把研究結果寫成了題目為"相對性粒子在反應過程中自旋的表示"的論文,發表在《理論與實驗物理》雜誌。過了些時候,美國科學家在研究中也得到相似的結果。這就是著名的"相對性粒子螺旋態"理論提出的經過。

最先提出用漏失質量方法尋找共振態和用核吸收方法探測弱相互作用中弱磁效應等實驗的建議。

由於物理理論建立起突出的成就,周光召先後被七個國家和地區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1985年7月第三世界科學院、1987年4月美國科學院、1988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1988年12月蘇聯科學院、1989年10月保加利亞科學院、1990年10月歐洲科學院、1991年12月蒙古科學院。同時,他還被授予紐約市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一代物理大師,他對中國核工業建設作出巨大貢獻,也為世界物理科學史上留下中國人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