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造都江堰

李冰是我國戰國時期傑出的水利學家,他主持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係統,是世界水利史上一大奇跡,兩千多年來,雄偉的“都江堰”與李冰的名字聯係在了一起,成為一座不朽的天碑!李冰也被民間奉為聖人。

戰國時期,在四川岷江一帶,連年水患,民不聊生!秦國吞並蜀國炎後,昭襄王派水利專家李冰去當蜀守,讓他去治理水患。

鑿開玉壘山,求得“寶瓶口”

李冰到任後,帶領他的兒子二郎,跋山涉水,多次深入到蜀西山區進行實地考察,采集標本,繪製草圖,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岷江兩岸,山高穀深,水流湍急,江水流到灌縣平原,**,不可阻擋,年年造成水災。那些隨江水而下的泥沙,淤積河底,抬高河床,災區不斷擴大,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經過考察,李冰決定,先把阻擋江水下瀉的玉壘山鑿開一個大口子,將岷江的水分流出去。玉壘山白石如玉,十分堅硬,民工們用鐵具鑿、挖、撬,工程進度緩慢。後來,李冰想出一個辦法,他讓民工們在岩石上先鑿開一道溝槽,然後用柴火燒石。燒到一定溫度,岩石在大火中“嗶啪”爆裂,民工們沿著裂縫鑿石,一下一下,在堅硬的玉壘山上鑿出了一道20米寬、40米高、80米長的大口子,形狀像瓶口,人們就叫它“寶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過“寶瓶口”源源不斷地流向蜀東旱區。

為了使岷江水能夠保持一定的流量,使“寶瓶口”起到分洪和灌溉的兩大功能,李冰又決定在岷江出口處修築“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排泄洪水。另一支流入寶瓶口,用來灌溉良田。

竹籠沉岷江,現出大“魚嘴”

在湍急的江水中修築分水堰談何容易!李冰先用江中拋石的辦法築堰,可是,拋下的巨大石塊,眼一眨,就被江水衝得無影無蹤!怎麽辦?難道這個江中堰埧就沒有辦法建了嗎?

岷山一帶,盛產大竹,漫山遍野都是高大的山竹。李冰想了想,就讓當地竹工給他編竹籠,一條條竹籠,長三丈、徑二尺,在竹籠中裝滿石塊,沉入江底,江水衝不走。慢慢地,一道堰江大埧浮出水麵,湍急的江水被徹底製服。

出現在江中的這條堰堤,猶如一條大魚,前端極像魚頭,取名“魚嘴”。魚嘴朝著岷江上遊,把洶湧而來的江水分成東西兩股,西股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東股叫內江,是灌溉的總幹渠,渠道就是“寶瓶口”,流經寶瓶口的水,再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灌溉萬項農田,使成都平緣由“水旱從人”,變為富足的“天府之國”。

為了進一步控製流入“寶瓶口”的水量,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李冰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飛沙堰”也用竹籠裝石堆築,堰頂做到適宜的高度,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通過“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這樣可以保障內江灌區免遭水淹。同時,由於漫過“飛沙堰”水流的漩渦作用,有效地衝了泥沙在“寶瓶口”的沉積。

“魚嘴”的分水量設計非常科學:春耕季節,內江水量大約占六成,外江水量大約點四成。洪水季節,內江超過灌溉所需的水量,就會由“飛沙堰”自行溢出。實際上,這個“寶瓶口”就成了調節內江水位的恒線。

這是一個多麽科學的水係設計呀!

為了控製內江流量,李冰更科學地製作了三個小石人,分別立在外江、內江和寶瓶口的水中,用來測量和觀察水位。江水枯竭的冬季,小石人不露足。江水旺盛的夏季,小石人也淹不過肩。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有記載最早也是最科學的測量水位的辦法。

李冰不愧為中華民族水利史上最偉大的聖人!

兩千多年來,李冰父子一直為世人所崇敬,人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紀念他們,民間建起大大小小廟宇,奉他們為神靈。四川的“二王廟”,至今香火不斷,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和二十六日,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紀念這位偉大的水利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