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

扁鵲與四診法

扁鵲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醫學家,一生勤奮好學,鑽研醫學,為民除病,總結出科學的“望、聞、問、切”四診法,為我國中醫藥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扁鵲出生於醫藥世家,他的祖上行醫,他一家三兄弟都是有名的醫生。

望一望,就知道病情

一天,魏王問扁鵲:“你家兄弟三人都是醫生,誰的醫術最好?”

扁鵲說:“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

魏王又問:“何以見得?”

扁鵲說:“我大哥給人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就下藥除了病根。所以,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我二哥呢,給人治病總是在病因剛起時,他就能藥到病除,鄉裏人常常認為他隻能治些小毛病。而我呢,都是在病人的病情比較嚴重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筋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動大手術。所以,人們都認為我有本事,可是,真正的高手是我的哥哥。”

雖然,這是扁鵲借醫術暗示魏王如何治國,可在三兄弟中,扁鵲的醫術是最高的,“望聞問切”,是他治病的四大法寶。

“望”就是觀察病人的氣色。有一天,扁鵲拜見國君蔡桓公,他觀察了一會,然後對蔡桓公說:“君王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及時診治,恐怕要深入體內。”

蔡桓公毫不在意,說:“我沒有什麽病呀?”

過了幾天,扁鵲又對蔡桓公說:“我看君王的病已發展到肌肉裏麵去了!”

蔡桓公還是沒有理睬扁鵲。

又過了幾天,扁鵲又來拜見,說:“我看君王的病已發展到了腸胃裏去了!”

蔡桓公還是沒有理睬他。

幾天之後,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掉頭便走。

蔡桓公忙追問扁鵲:“哎哎哎,這會你為什麽不說話就走了?”

扁鵲說:“皮膚病用湯藥洗或熱敷就能見效,發展到皮肉之間,用針灸可以治好,病在腸胃,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病入膏肓,我就無能為力了!”

不久,蔡桓公真的病死了。

這是扁鵲“望診”的一個典型例子。

問一問,太子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guo)國,虢太子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扁鵲看看,覺得太子沒有死,就想救人一命。問太子身邊的人:“太子患的什麽病?”

身邊人說:“太子中邪,就突然昏倒了!”

扁鵲又問:“什麽時間,在何地中的邪?”

身邊人對扁鵲說了許多情況。

扁鵲聽完,馬上得出自己的判斷:“你們太子沒有真正死去,他的耳朵還能聽見聲響,鼻子裏還有氣息,心髒還能跳動······進去通報你們的虢君,就說我能救活太子!”

身邊人趕快報告虢君。虢君連忙派人將太子的屍體抬出來。

扁鵲先在太子頭頂中央的“百匯穴”紮下一根細細的石針,用手輕輕地撚動。不一會,太子就有了點聲息。接著,扁鵲又給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複了健康。

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其實,這種起死回生之術,完全是在長期醫療實踐中,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經驗。扁鵲靠他的“望問聞切”診療法,醫治過無計其數的病人。這四種診療法,他用得最多的還是“切”診法。“切”就是今天中醫常用的把脈。

有一次,扁鵲到晉國行醫,正好碰到晉國國相趙簡子生了大病。由於國事繁雜,趙簡子用腦過度,昏迷五六天不省人事。

扁鵲按了按脈,從房裏出來,冷靜地對周邊人說:“病人的脈搏跳動正常,大家不必大驚小怪!不出三日,他就會康複的。”

果然,過了兩三天,趙簡子就醒過來了。

早在兩千四百多年前,扁鵲就能從氣色中,看出齊桓侯病情的發展,從詢問病情的過程中,能知道虢國太子得的什麽病。把一把脈,就能知道趙簡子何時能活過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不僅善於切脈和望診問診,而且十分善於運用針灸、按摩、熨帖、砭石、手術和湯藥等,多種方法治療百姓的各種病症。

扁鵲行醫有他“六不治”的原則:一是依仗權勢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的人不治;三是暴飲暴食的人不治;四是不愛惜生命的人不治;五是身體虛弱勉強勞累的人不治;六是相信巫術的人不治。

可見,扁鵲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十分高尚,一生不畏權貴,甘心情願為百姓服務,得到百姓的忠心擁戴,稱他為“神醫”,為他建墓立碑,全國各地的“醫神廟”裏,至今香火不斷,人們用各種方法懷念這位傑出的醫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