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實在二十歲時,滿腦子裝著未來生活的憧憬。他常常自說,二十歲是他的大紀念日;父親死在這一年,遺給他一份不算小的財產,和全部的生活的自由。雖然隻有二十歲,卻沒有半點浪漫的氣味;父親在日的諄諄不倦的“庭訓”,早把他的青春情緒剝完,成為有計劃的實事求是的人。在父親的靈床邊,他就計劃如何安排未來的生活;他含了哭父的眼淚,凝視未來的夢。像旅行者計劃明日的行程似的,他詳詳細細地算定了如何實現未來的夢;他要研究各種學問,他要找一個理想的女子做生活中的伴侶,他要遊曆國內外考察風土人情,他要鍛煉遺大投艱的氣魄,他要動心忍性,他要在三十五六年富力強意誌堅定的時候生一子一女,然後,過了四十歲為祖國為社會為人類服務。

這些理想,雖說是君實自己的,但也不能不感謝他父親的啟示。自從戊戌政變那年落職後,老人家就無意仕進,做了“海上寓公”,專心整理產業,管教兒子。他把滿肚子救國強種的經綸都傳授了兒子,也把這大擔子付托了兒子。他老了,少壯時奔走衣食,不曾定下安身立命的大方針,想起來是很後悔的,所以時常教兒子先須“立身”。他也計劃好了兒子將來的路,他也要照自己的理想來創造他的兒子。他隻創造了一半,就放手去了。

君實之稟有父親的創造欲的遺傳,也是顯然的。當他選擇終身的伴侶時,很費了些時間和精神;他本有個“理想的夫人”的圖案,他將這圖案去校對所有碰在他生活路上的具有候補夫人資格的女子,不知怎的,他總覺得不對——社會還沒替他準備好了“理想的夫人”。蹉跎了五六年工夫,親戚們為他焦慮,朋友們為他搜尋,但是他總不肯決定。後來他的“苛擇”成了朋友間的譚助,他們見了君實時,總問他有沒有選定,但答案總是搖頭。一天,他的一個舊同學又和他談起了這件事:

“君實,你選擇夫人,總也有這麽六七年了罷;單就我介紹給你的女子,少說也有兩打以上了,難道竟沒有一個中意麽?”

“中意的是盡有,但合於理想的卻沒有一個。”

“中意不就是合於理想麽?有分別麽?倒要聽聽你的界說了。”

“自然有分別的。”君實微微笑的回答,“中意,不過是也還過得去而已,和理想的,差得很遠哪!如果我僅求中意,何至七年而不成。”

“那麽,你所謂理想的——不妨說出來給我聽聽罷?”

舊同學很有興味地問;他燃著了一支煙卷,架起了腿,等待著君實的高論。

“我所謂理想的,是指她的性情見解在各方麵都和我一樣。”

君實還是微微笑地說。

“沒有別的條件——咳,別的說明了麽?”

“沒有。就是這簡單的一句話。”

舊同學很失望似的看著君實,想不到君實所謂“理想的”,竟是如此簡單而且很像不通的。但他轉了話頭又問:

“性情見解相同的,似乎也不至於竟沒有罷;我看來,張女士就和你很配,王女士也不至於和你說不來。為什麽你都拒絕了呢?”

“在學問方麵講,張女士很不錯;在性情方麵講,王女士是好的。但即使她們倆合而為一,也還不是我的理想。她們都有若幹的成見——是的,成見,在學問上在事物上都有的。”

舊同學不得要領似的睜大了驚異的眼。

“我所謂成見,是指她們的偏激的頭腦。是的,新女子大都有這毛病。譬如說,行動解放些也是必要的,但她們就流於輕浮放浪了;心胸原要闊大些,但她們又成為專門騖外,不屑注意家庭中為妻為母的責任;舊傳統思想自然要不得的,不幸她們大都又新到不知所雲。”

“哦——這就難了;但是,也不至於竟沒有罷?”

舊同學沉吟地說;他心裏卻想道:原來理想的,隻是這麽一個半新不舊的女子!

“可是你不要誤會我是寧願半新不舊的女子。”君實再加以說明,似乎他看見了舊同學的思想。“不是的。我是要全新的,但是不偏不激,不帶危險性。”

“那就難了。混亂矛盾的社會,決產生不出這樣的女子。”

君實同意地點著頭。

“你不如娶一個外國女子罷。”舊同學像發見了新理論似的高聲說,“英國女子,大都是合於你的想象的。得了,君實,你可以留意英國女子。你不是想遊曆歐洲麽,就先到倫敦去找去。”

“這原是一條路,然而也不行。沒有中國民族性做背景,沒有中國五千年文化做遺傳的外國女子,也不是我的理想的夫人。”

“嗬!君實!你大概隻好終身不娶了!或者是等到十年二十年後,那時中國社會或者會清明些,能夠產生你的理想的夫人。”

舊同學慨歎似的作結論,意要收束了本問題的討論;但君實卻還收不住,他豎起大拇指霍地在空中畫了個半圓形,鄭重地說:

“也不然。我現在有了新計劃了。我打算找一塊璞玉——是的,一塊璞玉,由我親手雕琢而成器。是的,社會既然不替我準備好了理想的夫人,我就來創造一個!”

君實眼中閃著躊躇滿誌的光,但舊同學卻微笑了:創造一個夫人?未免近於笑話罷?然而君實確是這麽下了決心了。他早已盤算過:隻要一個混沌未鑿的女子,隻要是生長在不新不舊的家庭中,即使不曾讀過書,但得天資聰明,總該可以造就的,即使有些傳統的性習,也該容易轉化的罷。

又過了一年多,君實居然找得了想象中的璞玉了,就是嫻嫻,原是他的姨表妹;他的理想的第一步果然實現了。

嫻嫻是聰明而豪爽,像她的父親;溫和而精細,像她的母親。她從父親學通了中文,從母親學會了管理家務。她有很大的學習能力;無論什麽事,一上了手,立刻就學會了。她很能感受環境的影響。她實在是君實所見的一塊上好的“璞玉”。在短短的兩年內,她就讀完了君實所指定的書,對於自然科學,曆史,文學,哲學,現代思潮,都有了常識以上的了解。當她和君實遊莫幹山的時候,在那些避暑的“高等華人”的太太小姐隊中,她是個出色的人兒;她的優雅的舉止,有教育的談吐,廣闊的知識,清晰的頭腦,活潑的性情,都證明她是君實的卓絕的創造品。

雖則如此,在創造的過程中,君實也煞費了苦心。

嫻嫻最初不喜歡政治,連報紙也不願意看;自然因為她父親是風流名士,以政治為濁物,所以嫻嫻是沒有政治頭腦的遺傳的。君實卻素來留心政治,相信人是政治的動物,以為不懂政治的女子便不是理想的完全無缺的女子。他自己讀過各家的政治理論,從柏拉圖以至浩布士,羅素,甚至於克魯泡特金,馬克思,列寧;然而他的政治觀念是中正健全的,合法的。他要在嫻嫻的頭腦裏也創造出這麽一個政治觀念。他對於女子的政治運動的見解,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如果大多數女子自己來要求參政權,我就給她們。”英國的已頗激烈的“藍襪子”的參政權運動,在君實看來是不足取的。

他抱了嚴父望子成名那樣的熱心,誘導嫻嫻讀各家的政治理論;他要嫻嫻留心國際大勢,用苦心去記人名地名年月日;他要嫻嫻每天批評國內的時事,而他加以糾正。經過了三個月的奮鬥,他果然把嫻嫻引上了政治的路。

第二件事使君實極感困難的,是嫻嫻的樂天達觀的性格;不用說,這是名士的父親的遺傳了。並且也是君實所不及料的。嫻嫻這種性格,直到結婚半年後一個明媚的四月的下午,第一次被君實發見。那一天,他們夫婦倆遊龍華,坐在泥路旁的一簇桃樹下歇息。嫻嫻仰起了麵孔,接受那些悠悠然飄下來的桃花瓣。那淺紅的小圓片落在她的眉間,她的嘴唇旁,她的頸際,——又從衣領的微開處直滑下去,粘在她的乳峰的上端。嫻嫻覺得這些花瓣的每一個輕妙的接觸都像**時君實的撫摸,使她心靈震撼,感著甜美的奇趣,似乎大自然的春氣已經電化了她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條神經纖維,每一枝極細極細的血管,以至於她能夠感到最輕的拂觸,最弱的聲浪,使她記憶起塵封在腦角的每一件最瑣屑的事。同時一種神秘的活力在她腦海裏翻騰了;有無數的感想滔滔滾滾地湧上來,有一種似甜又似酸的味兒灌滿了她的心;她覺得有無數的話要說,但一個字也沒有。她隻抓住了君實的手,緊緊地握著,似乎這便是她的無聲的話語。

從路那邊,來了個衣衫襤褸的醉漢,映著酡紅的酒臉,耳槽裏橫捎著一小枝桃花,他踉蹌地高歌而來,他愣起了血紅的眼睛,對嫻嫻他們瞥了一眼,然後更提高了嗓子唱著,轉向路的西頭去了。

“哈,哈,哈哈!”

醉漢狂笑著睨視路角的木偶似的挺立著的哨兵。似乎他說了幾句什麽話。然後,他的簸**的身形沒入桃林裏不見了。

“哈哈,哈,哈,哈……”

遠遠的還傳來了漸曳漸細的笑聲,像扯細了的糖絲,嫋嫋地在空中回旋。嫻嫻鬆了口氣,把遙矚的目光從泥路的轉角收回來,注在君實的臉上。她的嘴角上浮出一個神秘的忘我的笑形。

“醉漢!神遊乎六合之外的醉漢!”嫻嫻讚頌似的說,“這就是莊子所說的刖足的王駘,沒有腳指頭的叔山無趾,生大瘤的甕大癭,那一類的人罷!……君實,你看見他的眼光麽?他的對於一切都感得滿足的眼光呀!在他眼前,一切我們所崇拜的,富貴,名譽,威權,美麗,都失了光彩呢。因為他是藐視這一切的,因為他是把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齊觀的,所以他對於一切都感得那樣的滿足罷!爸爸常說:醉中始有‘全人’,始有‘真人’,今天我才深切地體認出來了。我們,自以為聰明美麗,真是井蛙之見,我們的精神真是可笑的貧乏而且破碎嗬!”

君實驚訝地看著他的夫人,沒有回答。

“記得十八歲的時候,爸爸給我講《莊子》,我聽到‘藐姑射仙子’那一段,我神往了;我想起人家稱讚我的美麗聰明那些話,我慚愧得什麽似的;我是個不堪的濁物罷哩。後來爸爸說,藐姑射仙子不過是莊生的比喻,大概是指‘超乎物外’的元神;可是我仍舊覺得我自己是不堪的濁物。我常常設想,我們對於一切事物的看法,應該像是站在雲端裏俯矚下麵的景物,一切都是平的,分不出高下來。我曾經試著要持續這個心情,有時竟覺得我確已超出了人間世,夷然忘了我的存在,也忘了人的存在。”

嫻嫻凝眸望著天空,似乎她看見那象征的藐姑射仙子泠泠然禦風而行就在天的那一頭。

君實此時正也忙亂地思索著,他此時方才知道嫻嫻的思想裏竟隱伏著樂天達觀出世主義的毒。他回想不久以前,嫻嫻看了西洋哲學上的一元二元的辯論,曾在書眉上寫了這麽幾句:“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萬物畢同畢異。”這不是莊子的話麽?他又記得嫻嫻看了各派政論家對於“國家機能”的駁難時,曾經笑著對他說:“此一是非,彼亦一是非;都是的,也都不是的。”當時以為她是說笑,現在看來,她是有莊子思想作了底子的;她是以站在雲端看“蠻、觸之爭”的心情來看世界的哲學問題政治爭論的。君實認定非先掃除嫻嫻的達觀思想不可了。

從那一天起,君實就苦心地誘導嫻嫻看進化論,看尼采,看唯物派各大家的理論。他鑒於從前把兩方麵的學說給她看所得的不好的結果,所以隻把一方麵給她了。雖然唯物主義應用在社會學上是君實自己所反對的,可是為的要醫治嫻嫻的唯心的虛無主義的病,他竟不顧一切地投了唯物論的猛劑了。

這一度改造,君實終於又奏了凱旋。

然而還有一點小節須得君實去完工。不知道為什麽,嫻嫻雖則落落有名士氣,然而羞於流露熱情。當他們第一次在街上走,嫻嫻總在離開君實的身體有半尺光景。當在許多人前她的手被君實握著,她總是一陣麵紅,於是在幾分鍾之後便借故灑脫了君實的手。她這種舊式女子的嬌羞的態度,常常為君實所笑。經過了多方的陶冶,後來嫻嫻膽大些了,然而君實總還嫌她的舉動不甚活潑。並且在閨房之內,她常常是被動的,也使君實感到平淡無味。他是信仰遺傳學的,他深恐嫻嫻的靦腆的性格將來會在子女身上種下了怯弱的根性,所以也用了十二分的熱心在嫻嫻身上做功夫。自然也是有誌者事竟成嗬,當他們遊莫幹山時,嫻嫻已經出落得又活潑又大方,知道了如何在人前對丈夫表示細膩的昵愛了。

現在嫻嫻是“青出於藍”。有時反使君實不好意思,以為未免太肉感些,以為她太需要強烈的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