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1 9 世紀德國語文學家、古文化研究家雅各布· 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搜集、整理的童話問世之後,譯成數十種語言,傳遍了世界各國,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一份永放異彩的瑰寶,一代又一代大小讀者喜愛的讀物。

雅各布·格林於1785年1月4日,威廉·格林於1786年2月24日出生在德國黑森的哈瑙。他們的父親曾在施泰瑙任司法官,1796年去世後,格林一家頓時陷入經濟困境。母親無力撫養五個兒子,於是十一歲的雅各布和十歲的威廉一起投奔住在卡塞爾的姑母,並在當地的一所女子中學就讀。兄弟二人先後於1802年和1803年進入馬爾堡大學攻讀法學,並對日耳曼語言和曆史研究產生濃厚興趣。不久,格林兄弟結識了海德堡浪漫派詩人克萊門斯·布倫塔諾(1778—1842)和阿西姆·封·阿爾尼姆(1781—1813)。他們兩人搜集、整理的德國民歌集《男童的神奇號角》(1806—1808)給予格林兄弟很大啟發。從1806年起,格林兄弟便開始以自己的家鄉哈瑙為中心,在黑森、美茵河和金齊河一帶熱心搜集和整理童話。1808年,雅各布·格林在拿破侖的弟弟、威斯特法倫國王熱羅默·波拿巴在卡塞爾的私人圖書館工作,不久又在國家圖書館兼職。威廉·格林也於1814年到卡塞爾圖書館工作。1816年春,雅各布·格林受聘擔任該圖書館第二館長。由此開始了格林兄弟一生中最勤奮、最愉快、也最富有成果的學術研究時期。十三年後,格林兄弟二人相繼被聘任為格廷根大學教授。1837年,格林兄弟同格廷根大學另外五位教授聯名抗議漢諾威國王破壞憲法,國王下令解除七名抗議者的教授職務,並將他們驅逐出境,這就是震驚全德的“格廷根七教授事件”。1841年,格林兄弟應普魯士國王之召出任柏林大學教授,同年並被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他們發起成立日耳曼學會,第一屆日耳曼學者大會於1846年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召開,雅各布·格林當選為主席。威廉·格林和雅各布·格林先後於1859年12月16日和1863年9月20日在柏林去世。

格林兄弟一生致力學術研究,著作宏富。自1808年起,他們開始搜集、編輯德國古老的民間故事,於1816至1818年出版兩卷本《德意誌傳說》,共五百八十五篇,被後世公認為歐洲文化一份珍貴的財富。雅各布·格林發表的《德意誌古代法律》、《德意誌神話》等著作至今仍是研究古德意誌文化的重要參考書。他的四卷本《德語語法》和兩兄弟合力編纂的《德語大辭典》是德語研究領域開拓性的、劃時代的豐碑。為了潛心編纂《德語大辭典》,格林兄弟不惜辭去教授職務。《德語大辭典》的編纂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格林兄弟十餘年夜以繼日辛勤勞作,才進行到字母F部。他們去世之後,這部辭書由柏林科學院繼續編纂,至1962年方始大體完成。威廉·格林除了致力於與胞兄合作的研究課題,還獨力完成了《德意誌英雄傳說》一書。自1815年起,繼續搜集、整理格林童話的工作幾乎全部由他一人承擔。格林兄弟畢生聯手勤奮研究和著述,數十年如一日,他們種種手足情誼感人至深的事跡閃耀著這兩位正直學者高尚的人格光輝。格林兄弟生前雖然在德國語文學和古日耳曼文化研究領域備受尊崇,他們寂寞的學術研究工作和輝煌成就畢竟隻在狹小的專業範圍內為人所知;但由於他們編輯了《兒童和家庭童話》(俗稱“格林童話”),格林兄弟的名字隨之四海傳揚,並在去世一百多年後獲得被尊為世界文化名人的殊榮。如今提起格林兄弟,人們往往隻知格林童話,而對他們傾注了畢生精力的學術研究及其成果則不甚了了,足見格林童話傳播之廣,影響之深。

1812年聖誕節前夕,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童話書《兒童和家庭童話》(一卷)在柏林首次出版,大受歡迎。他們繼續搜集新的童話,分別於1815年、1819年、1825年出版,各版均有所修訂。經威廉·格林最後修訂的1857年第七版,全書共收進童話和故事二百一十一篇,可以說,這一版體現了格林兄弟的最後的意誌。

據雅各布·格林考證,古代德意誌童話是經過改造的、縮小了的神話;有些學者認為童話的出現甚至早於神話,還有些學者認為童話和神話是同時產生,並行發展的。有一點並無異議:童話是古日耳曼民族的一種口頭文學創作,一種在民間口頭流傳的散文體敘事作品。童話所敘述的事件(故事),不受現實世界中時間、空間和因果關係等範疇的製約,它的內容往往是超自然的,神奇的,不可信的。然而童話裏塑造的又是人的環境與衝突(有的以動物形象出現),如鬥爭、詭計、幫助、醫治、解救、拯救、求婚、婚姻等等。情節是單一的,單線發展的,沒有次要情節;時間和地點是不確定的(如:“在遙遠的古代……”、“在某個王國裏……”);人物不是個性化的,但明顯地分為善的和惡的,美的和醜的;並一般含有相應的道德教訓。這就是《兒童和家庭童話》中那些故事的特色。格林童話的故事著力宣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良必將戰勝邪惡,好人終將有好報”的思想觀念,讚美勇敢、機智、勤勞、誠實、不怕困難……的品質,表現出了古代德意誌人的智慧、理性和豐富的人生經驗,表現出了他們的喜怒哀樂、風俗民情和宗教信仰。這些童話講述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未能實現的夢,它所體現的道德準則符合千百萬善良的人們“心中的道德律”,它又充滿浪漫的詩意,令人驚異的想象和誇張,許多篇目含有深刻的哲理,這諸多元素的參與融合造就了格林童話恒久不衰的魅力。

格林兄弟以《兒童和家庭童話》作為他們的童話書的書名,表示此書不單是為兒童的,也是為成人的。不具備閱讀能力的幼童需要經由父母誦讀或講述才能明白。丹麥的童話大師安徒生(1805—1875)也持相同觀點。在哥本哈根市中心有一座安徒生獨坐沉思的銅像。銅像最初的設計圖樣是這樣的:一群小孩子,有的爬在安徒生背上,有的坐在他的膝上,有的靠在他的腿上。安徒生看後,非常生氣地說,他的童話是“寫給成年人和兒童看的,兒童隻能聽懂故事的外層,唯有人生閱曆豐富的成年人方能領悟故事的深長意蘊”。安徒生童話如此,格林童話亦然。

格林童話的語言簡潔、樸素、自然,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強烈的感染力。以如此純粹、純潔的美的語言敘述一個個曲折離奇、感人至深的故事,於是閱讀過程在不知不覺之間變成了一種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令讀者一旦開卷,便不忍釋手。然而這看似簡單淺近的語言風格絕不是輕易便能達致的。自1806年格林兄弟著手搜集、整理童話起,到1857年威廉·格林最後修訂的第七版問世,《兒童和家庭童話》的搜集、編輯工作長達整整半個世紀。除了為適應時代精神和處於上升時期的市民階層的要求,對童話的篇目和內容持續有所調整之外,格林兄弟對童話語言的推敲、潤色成為曆次修改、加工不變的重點。

威廉·格林一篇篇、一次次地修改了又修改,琢磨了又琢磨,以求達到簡潔樸素流暢自然的極致,不落斧鑿、琢磨的痕跡,為此耗費了難以估量的時間和精力。

格林兄弟身為德國語文學和古日耳曼文化學的一代宗師,卻絕不小瞧童話這種被時下有些國人輕率地稱為“小兒科”的文學體裁,他們嘔心瀝血,不懈追求童話文本的完美,猶如藝術大師苦苦探索,不創作出精妙絕倫的稀世珍品死不瞑目。

《兒童和家庭童話》於1812年問世至今,已經將近二百年了。回顧格林兄弟搜集、編輯此書的曆程,也許從中可以得到今天對我們仍然有益的若幹啟示。

潘子立

2009年12月7日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