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談讚揚

(1612年作 1625年增訂)

讚揚是才德的反映,然而提供映象的卻是鏡子或其他物體。如果它來自凡夫俗子,那一般是虛假無用的,讚揚的對象與其說是真有才德的人,不如說是徒有虛名的人。因為許多大才大德,凡夫俗子是不明白的,最低級的才德他們讚不絕口,中等的才德使他們驚訝稱奇,最高尚的才德他們渾然不覺。表麵文章和貌似才德的假象最投合他們的脾胃。聲名恰如一條河,輕而虛者浮,重而實者沉。然而,倘使出身高貴、見識不凡的人交口稱讚一個人,那正如《聖經》所言:“美名有如香膏。”它香氣四溢,卻不易消散,因為香膏的芬芳比花卉的芬芳更持久。

讚揚的虛假成分太多,因此人們對它持懷疑態度是有道理的。有些讚揚純屬吹捧,如果他是個一般的吹捧者,他吹的一般是人人皆宜的喇叭。要是他是個狡猾的吹捧者,那他就要效法那吹捧大王,也就是一個人自己了。一個人自認他在某個方麵最高明,吹捧者就在這一點上把他捧上天。如果吹捧者是個厚顏無恥的馬屁精,注意,如果一個人感到他在某個方麵最不行,覺得自慚形穢,那樣一來,這個馬屁精偏要硬說他能行,搞得一個人“良心不安”。有些讚揚是出於好意和敬重,那是對君王和偉人的一種應有的禮貌,這是“以讚揚開導”。他告訴人們如何如何,其實是表示他們應當如何如何。有些人表麵上最受讚揚,實際上是被人惡意中傷,借此來惹人對他們產生嫉妒之心,“最壞的敵人是諂媚之徒”。所以希臘人有句諺語:“誰被人惡意稱讚,誰的鼻子上就生疹子。”我們也說:“說謊的人舌頭上就會起皰。”當然,適度的讚揚,如果使用適時,而且又不俗氣,倒是有好處的。所羅門有言:“清晨起來,大聲稱讚朋友的,就等於詛咒他。”過分地誇大人或事就會挑起矛盾,招致嫉妒和輕蔑。

自我標榜除了在極少的情況下,都是不得體的。不過稱讚一個人的職務和職業,倒可以做得體麵大度。羅馬的紅衣主教都是神學家、托缽修會修士、經院哲學家,他們對於社會事務言辭不恭,把諸如戰爭、外交、司法之類的世俗工作統統稱為“Sbirrerie”,也就是“副官事務”,仿佛這些事隻不過是副官和助理的事務一樣,盡管這些“副官事務”往往比他們的高超的思辨更有裨益:聖保羅在自吹自擂的時候,往往穿插“恕我妄言”,但在談到自己的職業的時候卻說:“我要敬重我的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