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孔融讓梨的故事:有一種向往是自古以來
你能知道這個故事,是因為他們是孔家。
東漢時期,選拔官員的製度,叫做舉孝廉。每個郡每年隻能舉一人,競爭的激烈角逐程度,請參考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到底有多少人參考,而實際錄取的人數是多少?
因而,即使是孔家,都需要為嫡次子孔融進行“孝順”揚名行為,而孔家的資源隻夠給嫡長子:孔融的哥哥。
後來,超級名士張儉因得罪宦官,被抄家通輯,逃到孔家躲起來。孔家不得不收留,因為作為知名世家,若不收留名士,那名聲盡失。
張儉和孔家此時都認為:即使發現了孔家也不會有事,實在是孔家名氣很大,朝庭應該不會下重手。
隻不過,宦官是什麽人?你孔家收留就收留,但你不應該宣傳你收留要犯——對孔家而言,我收留了我不傳出去,我孔家的名聲怎麽才能進一步呢?
因此抓捕。張儉再次出逃。宦官追究孔家責任,孔融兩兄弟都爭死,都說是自己收留的,想以這種行為博更大的名聲,皇帝和宦官最討厭就是這種:直接殺孔家真正接班人、孔家嫡長子、孔融的哥哥。
不殺你孔融不是因為你名氣大,而是你隻是個嫡次,你還不夠資格。
然後禁止孔融出任。直接黃巾起義,孔融才被楊家通過何進解禁。
因為兩讓事件,孔融成為天下名士。
董卓入京,孔融被董卓授職為北海相。
從此,天下名士孔融到處噴人,結識大量名士,相互吹捧,至於他有沒有軍事能力?施政能力?你要明白,劉備因為救他而天下知名。
後孔融入許都,還是高談還是噴。作為這樣的天下名士,曹操隻能忍,越忍讓孔融越噴,直到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
後來,孔融全家被曹丞相送去陰間噴人去了。你要明白,我曹家也是宦官之後,有些行為,我們天生就熟悉。
這就是孔融的一生。
留下了幾個故事與成語。
這樣的人在東漢末年多不多?非常多。比如陸績懷橘——你明明是偷橘子,隻是因為你是陸家的嫡子,因而宣傳成為:這橘子很甜,我想留給媽媽吃。
變成了一種孝順,是一種美德。
而真正的孝順,卻進不了二十四孝史。
——曹昂讓馬給父親導致自己身亡。
後來的西晉也好,東晉也好,利用這種孝心在層層加碼中製造出來的天下名士,占據全國各地上上下下的重要官位,因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這些事情的發生就是必然的:已經沒有做實事的人在屬於他的位置上了。
什麽叫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那是司馬晉戰亂三百餘年,他的死亡人數不計其數,留給後人鮮血淋淋的教訓!
所以必須和孩子們說清楚,一定要自己學好本事。你有本領你能實幹你遇到什麽環境都能生存,你遇到多大的事情都能處理好——這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不要學孔融這個千古流傳的反麵人物,不要去在意一些形式上的事情,而是要真正的知道任何事物的內核:做一個內心堅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