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穿越成十五歲的孫權如何一統天下呢?
要諸葛亮效忠東吳,隻有一種可能。因為你穿越成孫權了,你是誰?擁有二千年見識的人,對曆史中國的政治體製、文化傳承、經濟組織、軍隊建設、治國方略都能提出你的建議,可以讓包括諸葛亮在內的人有著非同凡響的啟示和吸引力。
在孫權時年十五歲第一次領軍攻打山越的時候,由於孫權認為自己很強,帶頭衝陣,結果差點被山越反殺,幸運的是,此時有個小將叫周泰的,拚命相救才把孫權救下來,誰知孫權卻昏了過去,醒來之後,知友穿越者已經奪舍了。
數年之後,孫權帶兵攻滅黃祖,占據江夏後,和甘寧等人要去感受荊州風土人情,路過隆中,史稱一顧;後劉備據新野(大唐一統開國後,孫備被追封為大唐漢中王),孫權秘密約見劉備,在樊城邊上的河流舟船處商討“討曹大事”,完事之後,孫權路過隆中,史稱二顧;建安十一年冬,孫權改江夏為武漢,興建黃鶴樓,成立黃鶴軍校,是曆史中國最著名的軍事學校,孫權親自坐鎮武漢,派出大量的遊學人士行走在荊州世家大族之間,商量試圖叛漢自立的漢室宗賊孫表賊子年事已高,他若走後荊州如何恢複大漢管理的興漢大業事宜;後來又路過隆中,是為三顧。
根據後來大唐開國皇帝孫權在貞觀元年發布的“殿興有福論”中的論述:
秦之陳勝、吳廣,漢之張角黃巾、董卓、曹操、王莽、袁紹、袁術等輩,皆係造言倡亂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輩,若煙消火滅矣。何故?蓋天之道好還,凡為首倡亂者,致幹戈橫作,物命損傷者既多,比其成事也,天不與首亂者,殃歸首亂,福在殿興。
而我孫家,從先皇孫堅開始,一生為了大漢平叛,是討董聯盟中唯一打進洛陽的部隊。就在孫家軍光複洛陽,修複被董卓軍挖掘和破壞的漢帝陵墓之時,而袁紹、袁術等人釆用斷我後路,斷我糧草等做法,使我孫家軍進攻長安,剿滅董卓的大計被破壞,不得不退軍,導致大漢最佳的中興機會消失。
隨後,先皇孫堅為了維護大漢的秩序,在打擊試圖假借大漢宗室而自立的漢賊劉表這個大奸似忠的惡賊時,中暗箭身亡;我孫家的部曲更被大漢逆賊,所謂的四世三公袁術吞並,我孫家因此人財兩失,留下孤兒寡母。
我兄長荊王孫策孫伯符與長沙王周瑜周公瑾自幼相識相知,從小立誌中興大漢,時大漢逆賊袁術假借四世三公之名,稱霸二淮,欺壓百姓,無惡不作;我兄聽從淮陰侯、時天下名士張紘的建議,暫時委屈求全,行事“勾踐臥薪嚐膽”之計,在北平王程普等人的支持下,開始剿滅江左中反漢亂賊,曆經五年,終於一統江東。
期間,大漢逆賊袁術公然稱帝;我孫家作為大漢忠臣,當即起兵攻打袁術;其時我貞觀大帝孫權首次領兵,大破袁術軍於廬江,救喬皇後、喬貴妃於水火之中,此戰,被荊王孫伯符稱為:“我弟已經長大,領軍能力出類拔萃,我不如也!”。
其後不久,荊王孫策遇到江左反賊“顧張許魏”四家派出的刺客刺殺身亡,我貞觀大帝孫權執掌江東。並派出韓當、呂蒙、孫河、周泰成立為“孫策被刺”專案組,查出“顧張許魏”四大反漢家族勢力,對其進行了軍事物理處理,統一了江東的忠漢思想。
隨後,江東進行了一係列的軍事改革;其顯著的特點是由原先孫伯符時代的將領部曲製改為“興漢五軍都督府”製度。五軍都督府是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五都督府的總稱,並設立掌軍書記官;統領全江東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
左都督為周瑜、右都督為程普,前都督為徐琨、後都督為太史慈;中都都督為孫河;五軍都督府掌軍書記官為左參軍呂範、右參軍魯肅;五軍斷事官為左軍法從事孫翊、右軍法從事朱治。
建安十六年,孫權攻入漢中,一統南方。占據揚荊交益州。於武昌成立漢大司馬府、天策將軍府。
並對占領區進行了改製。
將占據揚荊交益四州分為:揚州、蘇州、荊州、湘州、廣州、交州、益州、滇州。
將每州的長官由刺史改為:知州(類省委書記),副職改為:同知(類省長),設立督州一職(類紀委、監察委書記)
中樞直轄的郡改為府:知府、同知、督府
郡改為:知郡、同知、督郡;
縣改為:知縣、同知、督縣
鄉改為:知鄉,同知、督鄉。
縣級以上的這三個官職由“天策府”直派與考察;同時,將夷州改為東寧府,大量的反賊、政治反思人士流放到東寧府,東寧府所在地設有淡水縣、高雄縣一南一北兩縣。
設立武昌府、金陵府、重慶府、漢中府、東寧府為中樞直轄。
大漢大司馬天策將軍府為南方最高機構。
大司馬天策將軍:孫權
天策大學士(類越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周瑜、張昭、諸葛亮、關羽、魯肅、龐統、法正
天策學士(類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張紘、張鬆、孫翊、太史慈、程普、張飛、黃忠、甘寧、朱治、孫邵、劉基、呂範、趙雲、步騭、黃權、向朗、呂蒙、朱然、朱恒、寇封、吳?
天策書記官(類越共中央政治局書記處、秘書處,越辦公廳)
魯肅、孫登、朱然、陸遜、諸葛瑾、周泰、丁奉、周不疑、孫輔、馬良、蔣婉、費禕、董允、廖化
天策監督院
法正、虞翻、孫匡、韓當、黃蓋、李嚴、嚴畯、孫峻、徐盛、潘濬
天策調查局(類中統、軍統)
朱然、孫桓、張鬆、呂壹、蔣幹、孟達、士仁、董襲、糜芳
天策衛(類越共中央警衛團、錦衣衛)
周泰、孫河、陳武、藩璋、丁奉、關平、張苞、淩統、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