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0多年前,我們這樣上學

100多年以前,人們在私塾上學,私塾就是教書先生在自己家辦的學堂。提到私塾,你是不是想起了魯迅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私塾先生手中的戒尺讓小時候的魯迅心驚膽戰,背不出書就要手心兒朝上,接受戒尺的“教育”。那麽,除了體罰外,私塾還有哪些我們從來沒聽說過的規矩?就讓我們通過兒童漫畫家豐子愷先生的回憶,走進100多年以前的課堂吧!

豐子愷先生回憶說,100多年以前,私塾先生的學堂隻有七八個、十幾個學生,最多也不過二三十個,來上學的都是親戚、朋友、鄰居家的小孩。

就像我們現在上學要交學費一樣,那時候學生上學也要給私塾先生學費,稱為“修敬”。比如,過年的時候送幾塊大洋給先生,每逢節日,還要給先生送雞、鴨、魚肉等禮物。

“私塾沒有星期天,也沒有暑假,隻有年假,放一個多月”。而且私塾裏不講時間,因為那時絕大多數人家沒有自鳴鍾。學生早上入學,中午“放飯學”,下午再入學,傍晚“放夜學”,這些時間都不一定,全看先生的生活情況。如果先生起得晚,學生就可以遲到;先生家裏有事,學生就可以提前“放夜學”,或者隨時放假。

現在我們來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早讀。但那時候的學生可不是,他們要“先雙手捧了書包向堂前的孔夫子牌位拜三拜”,然後“再向先生拜一拜”,最後再回到自己指定的座位上。

和我們現在不同,私塾先生上課不用黑板,因為他教學生是一個一個教的。“先生叫聲‘張三’,張三便拿了書走到先生的書桌旁邊,站著聽先生教。教畢,先生再叫‘李四’,李四便也拿了書走過去受教……每天每人教多少時間,教多少書,沒有一定,全看先生高興。他高興時,多教點;不高興時,少教點”。

那他們上什麽課呢?一般來說,他們早上“習字”,上午“背舊書”,下午“上新書”,放夜學之前“對課”。

這個課表聽起來很單調,哪像我們現在有數學、英語、音樂、美術那麽多課程。而且私塾裏的課程單調就算了,關鍵還很難。學生們天天搖頭晃腦,都是在學習古代的文言文,比如《大學》《孟子》《論語》這類連大人理解起來都困難的內容,私塾先生卻要讓學生們硬讀、硬背。

私塾先生怎麽上課?在“上新書”的時候,私塾先生不講字義,隻是讓你跟著他“唱”,他“唱”一句,你跟著“唱”一句。“唱”完兩三遍後,你要當麵給他讀一遍,讀不出就要打手心,打後腦勺兒。

“新書上完後,將近放學,先生把早上交來的習字簿用紅筆加批,發給學生。批有兩種:寫得好的,圈一圈;寫得不好的,直一直;寫錯的,打個叉。直的叫作‘吃爛木頭’,叉的叫作‘吃洋鋼叉’”。“有的學生,家長發給零用錢,以習字簿為標準:一圈一個銅錢;一個爛木頭抵消一個銅錢;一個洋鋼叉抵消兩個銅錢”。

放學前的最後一門課就是“對課”了。豐子愷先生認為“對課”是私塾裏最有趣的課程。

什麽是“對課”?就是私塾先生出上聯,你要工整、對仗地對出下聯。有一次,魯迅的私塾先生給大家出了一個上聯叫“獨角獸”,讓學生們對下聯。有的同學對出“二頭蛇”“三腳蟾”,還有的對出“八角蟲”“九頭鳥”“四眼狗”,大家聽了都哄堂大笑。唯獨魯迅對出的下聯讓私塾先生讚歎不已,他對的是什麽?是“比目魚”三個字。“比目魚”妙在哪裏?“‘獨’‘比’都不是數字,但是有單、雙的意思”;“獨角獸”和“比目魚”也都是世界上罕見的吉祥之物,詞性相對,兩物相對,難怪魯迅的對聯獨得先生的喜歡呢。

對得不好,先生也要打手心。對過課之後,先生喊一聲:“去!”學生就打好書包,向孔夫子牌位拜三拜,再向先生拜一拜,一溜煙兒地跑出學堂去了。

這就是100多年以前人們的上課方式了。你喜歡嗎?如果有一台時空穿梭機能讓你在時間的隧道裏任意穿梭,你想回到過去或者去未來上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