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記性不好,魚要背這個鍋嗎?
當我們記性不好的時候,就會自嘲說:“哎呀!我怎麽記性這麽差啊!難道我是魚嗎?”傳說魚的記憶隻有7秒,但科學已經證明這是謠言,其實魚能記住一兩年前的事情。心疼地抱抱魚,原來這麽多年,魚一直在為我們背鍋啊。人類,你了解自己的記憶特點嗎?
1885年,德國有位心理學家叫艾賓浩斯,他提出了“遺忘曲線”以說明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總是先快後慢,遺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遺忘了。這個結論科學嗎?對我們有什麽意義?
艾賓浩斯用自己做實驗,他每天規定自己要記住三個字母為一組的無意義音節列表,比如zef、pis這些音節,雖然可以拚讀出來,但是沒有任何語言意義,因為這些字母是隨機組合的,這就增加了他記憶的難度。首先,他會記錄自己要用多長時間記住這組字母。過一段時間後,他會檢查自己需要複習多長時間才能再次背誦這些字母。
通過研究,他發現他學習完新音節後,過20分鍾後,隻記得58%的新知識;過1小時後,他還記得44%的新知識;31天後,他記得的新知識隻剩下21%了。這就說明遺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而且剛開始遺忘得最快。
他還發現,有意義材料比無意義材料更容易記憶。背一首長詩,他讀9遍就記住了,可是如果背同樣數量的無意義音節,他需要讀80多遍才能記住。
大家可別小看這條“遺忘曲線”規律呀,如果掌握了它,你的學習和記憶就能事半功倍了。在平時學習中,我們怎麽運用這條規律呢?
1.要及時複習新知識。艾賓浩斯告訴我們,新知識一開始遺忘得最快,20分鍾後,他隻記得一半的新知識了。其實,及時複習比我們完全遺忘後重學要節約很多時間。兩千年前,孔子也說過要“學而時習之”,學習之後就要經常溫習,他老人家真有先見之明呀。
2.要把材料轉化成有意義的材料。我們可以給材料編口訣、編故事、編歌,或者通過聯想記憶。
3.不同的學科交替學習。大家想知道課表的秘密嗎?為什麽學校要把語文課、數學課穿插在一起上?如果把語文課都集中在一個月內上完,是不是更有效率?原來學校早就考慮到記憶的規律了。內容相似的材料會互相幹擾,影響記憶,如果我們一個月裏都在學語文,記憶的效率反而會低,所以要把各門學科穿插著學習,這就是課表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