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兵敗原因

楊玄感起兵可不是一般的農民造反,他是來自統治集團內部的反戈一擊,所以,它的意義也就不僅僅是讓隋煬帝二征高句麗功敗垂成,還意味著隋朝末年從內到外的動亂的開始。

據史書記載,隋煬帝在這件事之後深受打擊,曾經當眾嗚咽流涕。如此示弱,可是他當皇帝以來的第一次。

既然如此,如果隋煬帝是一個會反思、負責任的皇帝,他就應該想一想,為什麽楊玄感能反得起來?還有,為什麽楊玄感造反會失敗?隻有把這兩件事想清楚了,才能知道到底應該采取什麽措施來避免此類事情再度發生。

為什麽楊玄感能夠起兵?其實很簡單,除了他的家仇和個人野心之外,很大程度上還是利用了當時老百姓反對隋煬帝暴政的情緒。

自從隋煬帝征討高句麗以來,老百姓苦不堪言,不是兵役就是徭役,各種征發無休無止,特別是離戰場比較近的東部地區,更是成了重災區。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所以楊玄感才能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很快把軍隊從一萬發展到十萬。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基礎,楊玄感才能率領著用大刀和柳條盾牌裝備起來的船夫打敗裝備精良的官軍。楊玄感起兵順應了民心、民意,這一點,在曆史上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既然如此,為什麽楊玄感起兵又會以失敗告終?這就有不同的解釋了。其中有一個最經典的說法認為,楊玄感失敗的關鍵原因在於他沒有聽李密的計策。李密給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他沒有選擇上策,直撲涿郡、漁陽郡,占據臨渝關,截斷隋煬帝的歸路;也沒有選擇中策,占據關中,端掉隋煬帝的老巢;而是選擇了下策,就近去攻打東都洛陽,結果洛陽城沒有拿下來,他反倒被各路官軍包圍,最後落得兵敗身死。總之一句話,為什麽失敗?就是因為楊玄感太笨。

是不是這樣呢?雖然古往今來,很多人都這樣考慮,但是我認為,事情絕非如此簡單。研究曆史也罷,理解曆史也罷,最重要的方法無非是設身處地思考問題。設身處地想一想,在楊玄感起兵的時候,有沒有可能直撲涿郡或者直奔關中?那是不大可能的。

第一,無論是涿郡還是大興城,距離楊玄感起兵的黎陽都有千裏之遙。楊玄感最初起兵的時候,隻有不到一萬人的隊伍,而且,這一萬人還都是臨時拚湊的,既沒有任何戰鬥經驗,也沒什麽正經的裝備,這樣的軍隊,怎麽可能衝州過府,千裏奔襲那麽遙遠的目標?恐怕在路上就得散掉。

第二,就算這支軍隊沒有在路上散掉,它還麵臨著一個大難題——攻打涿郡或者大興城。李密給楊玄感出的主意中,無論是襲擊涿郡,還是占領關中,都是建立在突然襲擊,敵人沒有防備的基礎之上的。問題是,一支軍隊轉戰千裏,總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對手怎麽可能全無防備?一旦有了防備,涿郡也好,大興城也罷,都是不容易攻下的。

特別是大興城,那是隋朝花大力氣建造的首都,隋煬帝二次東征之前,還特地征調十萬民夫又把城牆加固了一遍,比洛陽城還要堅固。隻是城牆堅固也就罷了,大興城守軍也特別多。前文講過,衛文升聽說洛陽被圍,馬上抽調七萬大軍前來救援。這意味著大興城的守軍至少在十萬以上,這樣堅固的城池,再加上十萬大軍,楊玄感怎麽可能攻得下來?最後還不是落得和打洛陽一樣的下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楊玄感手下那些士兵,在最初起兵的時候有沒有可能跟著他去攻打涿郡或者大興?根本不可能。他們都是黎陽的百姓,並沒有什麽走南闖北的經曆,古代資訊又不發達,像什麽大興城、涿郡城,他們可能都沒聽說過,更不知道在什麽地方。讓這些安土重遷的農民拋家舍業,去進攻一個他們都沒聽說過的地方,這怎麽可能?恐怕沒上路就開溜了。

但是洛陽不一樣。自古以來,洛陽就是整個東部地區的中心,對於這些生活在古代所謂的山東地區,也就是今天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的老百姓來說,洛陽是他們耳熟能詳的地方,也是他們心目中的政治中心,對於他們來說,打下洛陽就意味著勝利,而且,也隻有打下洛陽才意味著勝利。這一點,作為大軍統帥的楊玄感其實是心知肚明的。他為什麽不同意李密的上、中兩策,非要用下策,道理就在這裏。換句話說,所謂李密三策,貌似天花亂墜,非常高明,但其實僅僅是一種理論構想而已,缺乏可操作性。在當時,打洛陽是楊玄感唯一能做的選擇,既然如此,所謂不選上策選下策,也就不是楊玄感失敗的關鍵因素了。

既然不存在所謂的戰略失誤,為什麽楊玄感會失敗?還有一種常見的解釋就是用人不當。楊玄感開始的時候任用李密,自從韋福嗣和李子雄這兩個重量級官員投降之後,楊玄感就逐漸把重心放在他們兩個身上了。

問題是,韋福嗣是個首鼠兩端之人。當初,楊玄感俘虜了他,他沒有辦法,暫且跟了楊玄感,但是,他並非一心一意替楊玄感謀劃,而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凡事預留後路,總想著萬一官軍得勝,自己也可以洗刷幹淨,李密是聰明人,早就看出來了韋福嗣的用心,曾經私下跟楊玄感建言:“福嗣元非同盟,實懷觀望;明公初起大事而奸人在側,聽其是非,必為所誤,請斬之!”韋福嗣跟我們本不是一路人,他雖然人在我們這邊,但懷有觀望之心。您剛剛開始謀劃大事就讓這樣的奸人在側,聽他的胡言亂語,這不是福氣,而是禍害!依我之見,還不如把他斬首了事。

李密建議殺韋福嗣。那麽,楊玄感聽沒聽他的意見呢?並沒有聽。非但沒聽,楊玄感還覺得李密心存嫉妒,所以,隻回了一句:“何至於此!”就不理李密了。

這種回應氣得李密扼腕歎息,回去就跟自己的死黨講:“楚公好反而不欲勝,吾屬今為虜矣!”楊玄感喜歡造反,但是又不想取勝,我們這些人就要做俘虜了。

韋福嗣如此,李子雄又如何呢?李子雄倒是沒有首鼠兩端的問題,但是,他的腦子不夠靈光。

舉一個例子。就在隋朝的各路援軍都已經逼近洛陽,楊玄感四麵楚歌的情況下,楊玄感去請教李子雄下一步的方略,李子雄給出的意見居然是請楊玄感趕緊當皇帝!

楊玄感倒不是不願當皇帝,但總覺得這個時候當不大合適,就又去問李密。李密說:“昔陳勝自欲稱王,張耳諫而被外;魏武將求九錫,荀彧止而見誅。今者密欲正言,還恐追蹤二子;阿諛順意,又非密之本圖。何者?兵起以來,雖複頻捷,至於郡縣,未有從者;東都守禦尚強,天下救兵益至,公當挺身力戰,早定關中,乃亟欲自尊,何示人不廣也!”過去陳勝想自立為王,張耳進諫,結果被疏遠;魏武帝曹操想謀求九錫,荀彧阻止他,結果被殺害。現在李密我想進言,也怕步這兩個人的後塵啊!可是,阿諛奉承,也勸您稱帝,又不是我李密的本意。為什麽不能稱帝呢?咱們起兵以來,雖然屢戰屢捷,卻沒有歸順的州縣。洛陽守禦森嚴,天下的救兵接踵而至,在這種情況下,您應該奮力戰鬥,早日平定關中,怎麽能先想當皇帝呢!真要這麽做,隻能讓天下人覺得您氣量狹小,隻為自己打算了!

其實,僅憑這一點,就能看出李子雄和李密的差距了。且不說當時軍事形勢緊急,根本不是稱帝的時候,隻從爭取輿論的角度考慮,也不應該稱帝。要知道,楊玄感起兵以來,就是依靠隻反隋煬帝,不反隋朝,廢昏立明、解民倒懸這樣的口號才贏得了老百姓的擁護。現在這麽早就要稱帝,暴露改朝換代的個人野心,這不是自挖牆腳嗎?李子雄出這樣的餿主意,可見境界不高,能力也不強。

這樣看來,用這兩個人當謀臣,確實是楊玄感的丟分項。那麽,用人不當,是不是楊玄感失敗的主要原因呢?也不是。因為楊玄感起兵一共兩個月,這兩個月來,韋福嗣和李子雄給他出的主意其實並不多,而且也並非所有的主意都是餿主意。既然並未掌握戰爭主導權,把失敗的責任都推到他們身上,顯然不合適。

那麽,楊玄感到底為什麽失敗?根本問題恐怕在於楊玄感反得並不是時候。當時,隋煬帝固然是忙於對外戰爭,整天征發兵役勞役,讓老百姓吃盡了苦頭,老百姓也確實想造他的反,但是,統治集團內部還比較穩定,官僚隊伍基本上並不反對隋煬帝。舉兩個例子就明白了。

第一個,楊玄感剛剛造反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儒生——治書侍禦史遊元在黎陽和他一起督運軍糧,楊玄感勸他一起造反,還動員他說,我這是“帥義兵,以誅無道”,你追隨我,不要有任何心理障礙。遊元怎麽回答他呢?遊元講:“尊公荷國寵靈,功參佐命,高官重祿,近古莫儔,公之弟兄,青紫交映,當謂竭誠盡節,上答鴻恩。豈意墳土未幹,親圖反噬,深為明公不取,願思禍福之端。仆有死而已,不敢聞命。”楊公,你爸爸楊素可是受國重恩,近代以來,沒有誰比他的官大,也沒有誰比他錢多。你們楊家兄弟都在朝廷裏做著大官,朝廷對你們楊家不薄啊!你正應該竭盡全力,報效國家。現在,你爸爸墳上的土還沒有幹,你怎麽就造反了呢?我覺得你根本不應該這樣辦。至於我,要想讓我跟你一塊兒造反,對不起,我寧死不從。遊元罵楊玄感忘恩負義,誓死也不肯追隨他,很能體現官員的基本態度。

第二個,楊玄感原本設想,如果能夠把官員的子弟作為人質,就可以擾亂軍心,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未如他所願。來護兒的兒子投降了楊玄感,但是,來護兒照樣率領大軍討伐楊玄感,一點兒都沒有手軟。可見,在家和國發生衝突的時候,大多數官員還是選擇了忠於國家,忠於皇帝,這說明他們對國家和皇帝還是有信心的。這一點,當時的有識之士看得相當明白。

當初,隋煬帝剛剛從遼東前線回來平叛的時候,曾經迫不及待地問太史令庾質:“玄感其有成乎?”你覺得楊玄感造反會成功嗎?

庾質回答說:“玄感地勢雖隆,素非人望,因百姓之勞,冀幸成功。今天下一家,未易可動。”楊玄感雖然門第很高,但他本人在官僚之中的聲望並沒有那麽高。他現在之所以能夠發展到這麽大的勢力,是因為老百姓確實是太困苦、太勞累了,所以才會群起響應他。不過,雖然有老百姓的響應,但現在天下一家的局麵還在,所以楊玄感不太容易成功。

這番話的中心意思就是說,楊玄感起兵造反並沒有得到官僚隊伍的認可。所謂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如果統治集團內部還比較穩定,想要打敗這個政權還是相當困難的。楊玄感隻是看到了百姓**,就以為可以造反,這其實是誤判形勢。事實上,當時造反的時機根本不成熟,因此,他選擇上策也罷,選擇下策也罷,用李密也罷,用韋福嗣也罷,恐怕都難以改變兵敗身死的命運,這才是他失敗的關鍵。

如果隋煬帝能夠反思這兩個問題,他就應該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了。既然楊玄感能夠起兵是因為老百姓已經不堪忍受暴政,那麽,以後就應該盡可能地施行仁政,緩和社會矛盾;既然楊玄感失敗是因為統治集團依然心向皇帝,那就應該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對官員推心置腹,凝聚人心,逐步彌合因為楊玄感叛亂引起的內部分裂。隻有在這兩個方麵齊頭並進,才能夠避免這類事情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