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猜忌大臣
第三個問題,隋文帝猜忌大臣。隋文帝是由權臣當上皇帝的,改朝換代的合法性不足,所以內心一直比較猜忌。還是在開皇初年,他就已經屢興大獄,把幫他奪取政權的劉昉、鄭譯一類文官還有王誼、元諧等一班武將都先後除掉,然後提拔高熲、蘇威等跟前朝關係不深的政治新秀為自己服務。
客觀地講,隋文帝這樣做雖然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顯得不夠厚道,但是,對於擺脫功臣對政治的不正常幹擾,建立新的領導核心還是有積極意義的,所以,曆來評價也還都比較正麵。
可是,到了開皇十年(590)以後,隨著國家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強大,隋文帝的猜忌之心不僅沒有減弱,反倒逐步加強,這就有點不對頭了。
他猜忌誰呢?到這時候,隋文帝猜忌的對象恰恰是他親手提拔起來的文臣武將。
舉一個虞慶則的例子。虞慶則和隋文帝的出身、性格都非常相似,所以在隋朝初年頗受寵幸,和高熲、蘇威、楊雄一起,合稱“四貴”,本來是隋文帝的心腹重臣。但是,到了開皇十七年(597),虞慶則居然被以謀反罪的名義砍了頭。
這件事說起來又是一場家庭悲劇。虞慶則有個小舅子叫趙什柱,本來沒什麽本事,但是,虞慶則念及親戚情分,拚命提拔他,讓他擔任自己的參謀長。
沒想到趙什柱居然恩將仇報,在虞慶則身邊沒幾天,就和他的愛妾私通上了。趙什柱也知道,虞慶則是火爆脾氣,一旦發現他的醜事,肯定饒不了他,不如先下手為強,把虞慶則除掉算了。正好這時候桂州(今廣西桂林)一帶有人造反,隋文帝派虞慶則前去平叛,趙什柱心思一動,就想借這個機會除掉虞慶則。
怎麽除掉這樣一位重臣呢?趙什柱決定鋌而走險,到隋文帝麵前告密,說虞慶則根本不想去,對皇帝有抱怨之意。按照趙什柱的想法,如果皇帝因此治虞慶則的罪,自己的目的就達成了。
那麽,隋文帝是不是像趙什柱希望的那樣聽風就是雨?並沒有,隋文帝既沒有罷虞慶則的官,更沒有直接把他投進監獄,而是照樣派他出征了。
盡管如此,送行的時候,隋文帝還是冷著一張臉,讓虞慶則很是摸不著頭腦。但是,不明白歸不明白,虞慶則還是帶兵南下了,而且,一到那裏就打了個勝仗,很快就解決了叛亂。
這樣一來,跟著他的趙什柱可著急了,再這樣下去,他的誣陷之詞不就不攻自破了嗎?恐怕不等虞慶則收拾他,皇帝就要收拾他了。
就在趙什柱絕望的時候,事情又出現了轉機。虞慶則是武將出身,到哪裏都喜歡登高遠眺,看看山川地貌,分析一下軍事地形。從桂州回朝廷,要路過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長沙。他又按照老習慣,帶著趙什柱,登上當地的高山臨桂嶺,眺望山河。眺望一周之後,虞慶則對趙什柱說:“此誠險固,加以足糧,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這個地方非常險峻,隻要囤積足夠多的糧食,再有一個能人防守,絕對是易守難攻啊。
聽他這麽一說,趙什柱幾乎高興得跳了起來,你說這裏易守難攻是什麽意思?這不分明是想借這個地方造反嗎?本來我隻是要告你怠慢軍務,就可以了,力度也不夠大。現在你居然讓我抓住了這麽一個大把柄,那我還不如幹脆告你謀反!
這樣一想,趙什柱就開始用計了。他對虞慶則說,咱們離開朝廷的時候,陛下似乎對你有點不滿,也不知是為什麽,要不要我先替你到京城打探一番?你也別急著回去,就在這裏休息幾天,等我探聽好了情況你再啟程,無論怎樣,心裏要有個準備。虞慶則一聽不無道理,就讓他先回去了。
結果,趙什柱一回到京師,馬上就向隋文帝匯報:虞慶則認為潭州易守難攻,想在那兒謀反,所以這幾天一直逗留不回,我冒死前來向陛下匯報!
隋文帝一聽,不由不信,馬上就派司法部門去調查了。調查證明,虞慶則確實說過易守難攻的話,也確實在潭州逗留。這也就印證了趙什柱所說的話。
那麽,隋文帝怎麽處理虞慶則?他根本沒給虞慶則辯駁的機會,就以謀反罪把他處決了。一代名將,近二十年的宰相,就這樣死於非命。
可能有人會說,就算如此,也不能證明隋文帝猜忌吧?沒準兒他是被趙什柱蒙蔽了。其實不然。虞慶則的案子,隻要稍微調查了解一下,就能夠證明孰是孰非。但是,隋文帝居然既不調查研究,也不給虞慶則辯白的機會,而是一聽傳言,馬上殺人。這是什麽心態?這就叫寧可錯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本身就是一種猜忌之心。
事實上,當時不光是虞慶則被殺,“四貴”之中的其他三貴也都沒有逃過被猜忌的命運。其中,高熲因為太子事件被罷官,楊雄因為人緣太好而被架空,蘇威也因為涉嫌朋黨問題被免職,當年被隋文帝親手提拔,因而也格外信賴的“四貴”,結局居然都如此不堪,說明隋文帝的猜忌之心已經深入骨髓了。
人一旦陷入猜忌的迷局之中,就要開始做荒唐事了。根據史書記載,隋文帝整天懷疑政府部門的小吏貪汙受賄,但是又沒有證據,怎麽辦呢?他居然派手下的人充當特務,故意拿錢去賄賂那些小吏,誰要是收下賄賂,就馬上斬首。這相當於釣魚執法。一個皇帝,居然做這樣的事情,按照古人的說法,那可就是失人君之大體了。
這樣一來,隋朝初年那種君臣一體、勵精圖治的良好局麵也就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上下離心、人人自為身謀的新局麵。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隋文帝和大隋王朝,還會遇到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