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書,才能真正鍛煉我們的思考力

我一直認為,僅以獲取信息為目的的讀書總有一天會不再被人所需要。

互聯網使用起來如此方便,信息量如此巨大,在網上總是能搜索到最新的信息,可以預見,隨著時代的變化,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的手段將成為必然。

當然,比如喜歡體育運動的人,他們通過電視和互聯網了解運動員的賽況,有時會激發起“我也來試一下”的衝動。但是,通過讀書被激發起來的熱情和通過互聯網被激發起來的熱情還是有著輕重、深淺的差別。它們的差別可能就在於一過性和持續性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可以說從各種實用型的書中獲得信息與通過互聯網獲得信息沒有多大差異。當下,大量的書中寫的是實用性很強的信息,它們告訴你“遇到什麽情況該怎麽辦”。書店裏陳列著那麽多的實用型書籍,充分證明了有很多人需要它們,大家自然會競相購買。

當然,讀實用型的書也沒什麽不好,有時我們按照書中所寫的去做,的確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沒能做好的話,隻要心裏想著“哦,書中說得不對”,不再去看它就行了。不過,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記,無論你讀了多少那樣的實用型書,都無法鍛煉你的思考能力。

正如前麵提到的那樣,現代社會中幾乎不存在不用動腦筋的工作,幹什麽都要發揮思考能力。比方說銷售工作,現在已經不存在不需要動腦子的商業活動了。消費者通過互聯網上最便宜的渠道來購物,不動腦子的商家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完成工作的人,一定是在工作上狠下苦功的人,也就是會思考的人。願意在工作上狠下苦功這件事本身缺少自發的動力是無法付諸行動的。

顯然,無論你讀了多少隻能從中獲得信息的書,都無法讓你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從這一意義上而言,問題的關鍵是你必須找到這樣的書,即在讀完它的瞬間,你能感覺到好像有一股強勁的電流穿過你整個身體,又或者猶如一股巨大的衝擊力從背後推了你一把。

隻是需要注意的是,當下的時代信息泛濫,有人說A的話,必定會有人站出來反對說B。例如,有關癌症治療的問題,既有主張手術治療的醫生,也有主張不要進行手術治療的醫生;既有人倡導一天隻吃一餐,也有人說一天兩餐好,也有說三餐好的。大家各執一詞,就連醫學界那種觀點分明的領域,也常常被各種莫衷一是的信息籠罩。

因此,囫圇吞棗地接受偶爾入手的一本書中的信息,是十分危險的 事。

我們應當盡可能地讀更多的書,從形形色色的信息中篩選出真正可靠的東西,並從中獲益。其中,值得信賴的、能讓大家來分享的書,毫無疑問可以舉出自古以來就不斷被一代代人閱讀的古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