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知禮乎: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有人認為這段話是後人編的,不是孔子原話,因為孔子很崇拜管仲。

管仲是齊國的宰相,比孔子早一百多年。管仲輔佐公子小白成為齊桓公,並讓齊桓公崛起,使其成為春秋五霸裏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九合諸侯,為華夏後來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孔子崇拜管仲,曾經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意思是假如沒有管仲,我們這些人就全都把頭發散亂下來,把大襟朝左邊開了。

大襟朝左邊開,頭發散亂,是野蠻人的裝扮。當時的夷狄打仗很厲害,經常衝擊和騷擾華夏諸侯,孔子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這樣有謀略的人出現,咱們早就被夷狄滅掉了。

但是從這裏的“管仲之器小哉”來看,孔子很顯然又瞧不起管仲,認為管仲器量很小,成不了大事。

我很懷疑這句話並不是孔子說的。

管仲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齊國有兩個公子,一個叫公子糾,一個叫公子小白,都因為齊國內亂而逃亡在外,公子糾在魯國,公子小白在莒國。當他倆聽說父親齊襄公被殺時,便立即設法回國,搶奪國君之位。

管仲當時輔佐的是公子糾。他讓公子糾先回國,他則在途中暗殺公子小白。管仲攔住公子小白的去路,一箭射過去,結果隻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腰帶鉤。公子小白大喊一聲後墜馬,管仲以為得手便離開了。然而公子小白並沒死,他接著趕路,速回齊國,當上了齊國國君,也就是著名的齊桓公。

公子糾沒有搶到國君之位,隻好又和管仲一起逃回魯國。

管仲有一個朋友叫鮑叔牙,兩個人十分交好。鮑叔牙剛好是齊桓公的謀臣,他極力向齊桓公舉薦管仲。

他是這麽對齊桓公說的:“如果您要治理齊國這麽大的地方,我可以輔佐您;但是如果您想治理天下,我的能力是不夠的,您得找管仲來輔佐您。”

齊桓公一開始很猶豫,畢竟管仲曾經射了他一箭。鮑叔牙打包票說管仲能做大事,齊桓公便答應了他的提議。

齊桓公讓魯國把管仲送過來,告訴魯國他要親手殺了管仲報一箭之仇。

齊國是大國,魯國迫於壓力趕緊將管仲送去齊國。一路上管仲都在唱歌,唱歌的節奏越快,馬車跑得也越快。管仲知道,魯國如果清醒過來就會追殺自己。

管仲到了齊國,被拜為相。之後,他盡心輔佐齊桓公,對內治理國家,對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齊國土地貧瘠,靠著海和山,管仲就用海水煉鹽,在山裏開礦煉鐵。一個國家有鹽有鐵,很快便富足起來。之後,他又進行了改革,讓齊國國力雄厚,兵強馬壯,成為春秋霸主。

在這段話中,孔子突然說管仲器量不夠大。有個人便問管仲是不是節儉,孔子說“管氏有三歸”。關於“三歸”,有很多解釋,有的說是三處宅邸,有的說是三處金屋藏嬌之所,也有的說是三處放著錢財的地方。總之,“三歸”就是三個地方。

“官事不攝”,指的是家裏管事的人都不兼職。如果你生活比較節儉,家裏的用人、管家等就會一個人身兼數職,但如果你生活奢侈,讓家裏的每一個員工都隻負責一件事情,你肯定會雇用大量的人幫你打理家務,怎麽可能節儉?孔子認為管仲根本不是一個節儉之人。

又有人問孔子:“管仲知禮乎?”孔子說:“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塞門”類似影壁,古代的君主一般會在家裏設置影壁,起到屏障的作用,而管仲竟然在自己家也設置了一個影壁。

古代君主在招待別國國君時,常常會用到一個設備叫“反坫”,反坫是大家相互敬酒之後放置空酒杯的土台,這是古代諸侯宴會時的一種禮節。而管仲在接見別人的時候,也給自己建了一個台子來放置空酒杯。

“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管仲用樹塞門,設置反坫,這些模仿國君禮儀的做法就是僭越。因此,孔子說管仲根本不知禮。

這一段給人的感覺非常奇怪,因為孔子不是一個容易前後矛盾的人,他曾經表揚管仲的時候,非常肯定,但是在這裏突然又說“管仲之器小哉”“焉得儉”“不知禮”。

以管仲的作為,我們至少絕對不能夠說他是個器量不夠的人。所以,這一段我們就當一個故事聽一下吧,它是否真的出自孔子之口,還存在諸多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