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奢也,寧儉:禮的根本,是有一顆柔軟的心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林放在《論語》裏出現過兩次,我們按照語境推測,他應該是魯國,或者是季氏家負責禮儀的一個官員。此人每次出現都跟禮儀有關。

林放問孔子,禮的本質是什麽,為什麽人們要如此重視禮這件事情。

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除了勞作、賺錢、貿易、打仗這些實用的事情之外,為什麽非要加上一套禮的枷鎖呢?禮使我們受到束縛,我們要做很多事情來維護禮儀,這不是增加社會的成本嗎?

那麽,為什麽要有禮,禮之本是什麽?

孔子聽了林放的話,大為感慨。孔子很少這麽表揚一個人,他說:“這個問題問得真好。”

為什麽問這樣的問題會讓孔子很高興呢?因為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我們要學會關心一些大問題。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陷入瑣事。經常有人向我提問,大量的問題都是關於瑣事的:孩子怎麽帶,跟老人發生摩擦怎麽辦,做生意賠錢了怎麽辦……當你總是把目光放在細枝末節上時,你會發現生活中永遠有問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麻煩又出現了,你將永遠深陷在生活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如果我們能夠偶爾將目光放在一些“大事情”上,去了解一下哲學,思考一下“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成為愛因斯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對這些看起來不實用的“大事情”非常關注。他在九歲的時候便開始關心天上的星星,想了解星星如何運轉。很多人成年後就慢慢不關心這些了,但是愛因斯坦一直關注,研究到老,並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如果我們能夠學會從生活的瑣事中跳出來,去關心一些大的問題,就真的能夠超越世俗事物,也能夠真正地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快樂。譬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都餓成那樣了,住在貧民窟,認識的人都很擔心他的生活,但是顏回的內心卻是快樂的,誰也改變不了。

當林放問禮之本的時候,孔子認為林放問的問題非常好。那麽孔子的答案是什麽呢?他說,禮節這件事情,與其奢侈,不如節儉。

孔子是中國曆史上最早反對陪葬的人。胡玫導演拍的電影《孔子》,一群小孩被送去陪葬,孔子對此極為反對。拿人來陪葬是非常殘忍的,在禮儀上就是典型的過於奢侈。孔子認為禮的本質,並不在於是否奢華,而在於我們內心是否有觸動,這才是重要的。

簡潔一點沒有問題,但也要注意分寸。要簡潔到什麽程度呢?如果辦喪禮時,沒有花圈,不設靈堂,僅僅是見麵一聚,太過隨意、敷衍,在孔子看來也是過分的。

在喪禮上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人為此難過,有沒有人緬懷死去的人,這才是重點。孔子非常在意葬禮這件事。

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他希望所有的人都重視祖先,重視死亡這件事,因為這關乎生命的價值,關乎我們對生命的反思。孔子既擔心葬禮走向奢侈的極端,同時也擔心如果提倡“儉”,人們會矯枉過正,簡易到最後連葬禮的外在形式都沒有了,沒有眼淚,沒有哭泣,沒有緬懷。

孔子認為,在葬禮上最重要的是表達悲傷,得把悲傷的感覺抒發出來。

東方跟西方的葬禮文化風俗不一樣。老布什總統去世的時候,小布什在答謝詞中還用老布什生前的事開了個玩笑,讓參與葬禮的人會心一笑。西方人表達感情的方式,與我們有很大的差異。

中式的喪禮如果沒有哭泣,會非常奇怪。過去,有些葬禮上還有專門負責哭喪的人。我曾在農村參加一場葬禮,有的人哭得真是有腔調,兼具音樂感和節奏感,但是到了該吃飯的時候立即止哭。我相信這也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講的是發自內心的難過,發自內心的感懷。如果人們在參加葬禮的時候,真誠地表達出自己悲痛的感情,這就是禮之本。

禮之本,其實就是那些最接近我們本心的東西。它能在潛移默化中規範我們的世界,讓我們不被那些僵硬、殘忍、麻木不仁的事情帶偏,讓我們回到柔軟、感知、愛的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