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不為,無勇也:做一個有勇氣、有力量的人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當年溥儀做偽滿洲國皇帝的時候,祭祀過日本的天照大神,這件事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大家罵他用的就是這句話:“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有人說中國人沒有穩定的信仰,誰都不信,其實並不是。中國自古以來就信祖先,祭奠的是自己的祖先。

在這句話中,孔子認為人們在祭祀時通常有兩個不同的出發點,有人是感謝和懷念,有人是求保佑。

而在孔子看來,祭祀的本質是感懷,而非保佑。

孔子認為祭祀祖先是為了“慎終追遠”,要了解祖先,感謝祖先,要帶著感懷的心態去做這件事情。

孔子信不信神能夠給人帶來護佑?我覺得孔子是不信的。孔子說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但是孔子為什麽那麽在乎祭祀這件事?祭祀的目的是表達我們內心的感懷,我覺得這才是我們對祖先應該有的態度。

如果你認為祭祀的本質是感懷,那麽你到別的國家,見到了別人家的祖先、別人家的神,最多是表示一下敬意。你沒必要去祭拜,去參加各種儀式。

如果你認為祭祀是為了尋求庇佑,恨不得讓所有的神都保佑你,不管見到什麽神都拜,那就是“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此處所謂的“鬼”,是指各家的祖先。一個人祭祀自己家的祖先,是沒問題的,但對別人家的祖先,就不要哭之慟之了,那是一種諂媚的表現。

在祭祀方麵的諂媚,也可以映射到現實中來。比如,領導家的親戚死了,有人哭得比領導更難過,那不就是一種諂媚的表現嗎?

這段話可能是孔子針對社會上的某些現象在表達意見。當時,祭祀是很重要的活動。比如,在魯國當政的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三家裏,季康子家辦活動,其他人都會跑去湊熱鬧。孔子看不慣這種諂媚的態度,有可能就冷峻地說了一句:“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子路在路上拔刀救了一個小孩,回家後問孔子:“老師,我是不是惹禍了?”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就是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一定要出手,否則就是缺乏勇氣。

孔子曾提倡做人應該有“三達德”——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在這裏,他又對“勇”進行了定義,叫“見義不為,無勇也”。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和“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兩句,好像沒什麽關聯性啊,為什麽會放在一起呢?

我覺得這句話背後可能有一個特殊的語境。或許有人做出了諂媚的事情,有很多僭越的行為,但是沒有人製止,沒有人去談論,甚至沒有人認為這樣做不合適。

大家都不敢講,就叫作見義不為。

這兩句話可能也是孔子對很多正在當官的學生講的。

這兩句話,有一個內在的聯係,無論是“諂也”,還是“見義不為”,底層邏輯都是對私欲考慮過多。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私欲考慮過多時,就會討好別人,就會失去勇氣。

我一直猜測,在這句話之前肯定是發生過一件事情,讓孔子覺得不滿,所以他發了這樣一句牢騷。結果,這句牢騷成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