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百世可知也:孔子對於中國文化發展的預測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這段話有爭議,有人認為這話是後人添加的,孔子應該不會說這樣的話。但我覺得未必,孔子當然也會有他的局限性。

子張問孔子,如果我們從今天往後再過十世,一世三十年,我們能不能夠知道十世以後的狀況?

子張沒說禮樂,但是孔子答的是禮樂,我猜他們對話前後,可能是在談論關於禮樂的事情。

孔子說,商朝的禮儀都是沿襲夏朝的,有些禮儀增加了,有些禮儀減少了,我們能夠看出其中的變化。周朝的禮儀又是繼承自商朝,禮儀的內容也是有增有減,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同樣,如果在周朝之後還有朝代,哪怕過去一百世,也始終都有傳承和聯結,發展得再遠,我們都能夠預測到未來會變成什麽樣。

孔子當時不可能知道周朝之後,是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五胡亂華,隋唐一直到宋、元、明、清……未來,會有這麽多的朝代更迭。

那他為什麽如此篤定地說“雖百世可知也”呢?這是一種充分的文化自信。孔子認為,隻要掌握了曆史的變化規律,就能看到長遠的未來。

孔子如果了解古巴比倫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就知道這些文化全斷了,根本沒有傳承和延續就消失了。但是孔子在當年說出這句話,是很有氣魄的,他知道華夏文化斷不了,他知道華夏文化就是一脈相承的,就是一點點地變化、一個個朝代修訂過來的。

這種文化自信,可能是來自孔子當時的地位,他帶了那麽多學生,已經感受到了各個國家對他的認同。

孔子周遊列國,去過衛國、宋國、齊國、鄭國,雖然他沒有在這些國家當官,但所有人都很尊敬他。孔子覺得,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的力量是被人們認可的,所以他覺得,文化一定能夠傳承下去。

這句話顯出了孔子文化氣魄的一麵,但是在當今的人看來,這句話是非常立不住的。孔子真的能夠預測今天的狀況嗎?

我們今天的文化、溝通方式、社會規則、工作方式……幾乎一切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說是指數型的變化。

這個指數型結構的拐點在哪裏呢?拐點在牛頓。牛頓的偉大,在於他突然參破天機。

我們都很崇拜愛因斯坦,但愛因斯坦所研究的東西,我們都能理解,我們能夠知道他是如何突破的,他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他是“所損益可知也”的。

但牛頓的爆發是突然性的,仿佛是有人在他的腦子裏植入了一個神,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古人耗費了無數年都無法明白的事。發明微積分,研究地心引力,研究天上的星星是怎麽轉的……這些事情是古人做夢都想不到的。

牛頓的研究,為世界帶來巨大的科學變革。之後,出現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後是信息革命,直到今天的移動互聯網,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突破人們的想象。而我們追根溯源,發現人類的大拐彎是從牛頓那裏開始的。

我們當然不必笑話孔子,這段對話中的“十世可知”,有其合理性。如果孔子穿越到宋朝或者清朝,他應該也能接受新的生活,因為那時的社會與周朝的變化不大,在禮儀製度上還是有所聯結的。在那個階段,人類社會還沒有拐彎,還在一個起跑線上緩緩地移動著。

但是一旦過了工業革命,整個人類社會發生了空前的巨變,孔子說“百世可知”,的確說得有點早了。

孔子的這句話雖然不那麽正確,但我們還是能學到一些東西。我們能夠從中理解到中國文化能夠一脈相承傳下來的根本原因。孔子的自信心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在所有的古文明中,隻有中國文化傳承下來了,這也是我們作為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地方。當然這跟中國的文字也是有關係的。

西方的文字大都是以發音為基礎的,所以西方會分裂,隔著一座山頭,可能就變成另一個國家了。因為大家說話不一樣,以發音為基礎的字就不一樣,也就沒法通文書,隻能各自獨立。

中國的字是表意文字,雖然各個地方都有方言,發音不一樣,但字是一樣的。即使你發音不標準,我也可以與你進行書麵交流。

傳承千年的文化,統一的文字,讓我們具備了文化自信,也讓中國得以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