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善而教不能:員工強,則公司強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在上一節,哀公問孔子如何讓“民服”的時候,他實際已經沒有了權力。

而這一節,上場提問的是一個有權力的人。此時魯國公室衰弱,而季氏宗主季康子則手握魯國的大權。

季康子是孔子周遊列國以後,把孔子請回魯國的人。他當時很年輕,當政之後,問孔子怎樣才能夠讓老百姓尊敬自己,對自己盡忠,而且努力幹活。

“敬”,指尊敬我。

“忠”,忠誠於我。

“以勸”,“勸”是鼓勵的意思,就是他們能夠相互鼓勵,不惜力地幹活。

怎麽能夠讓子民們都敬、忠以勸?

孔子說:“臨之以莊,則敬。”當你見到老百姓的時候,以莊重的態度對待他們,而不是裝的態度;不要總是端著,裝出一副很嚇人的樣子,而是跟老百姓相互尊敬;不欺負他們,不鄙視他們,不要視他們如草芥;認真地跟老百姓聊天,傾聽他們的想法,他們自然會尊敬你。君王和百姓之間的關係,也是相互的。

“孝慈,則忠。”關於“孝慈”,一種解釋是“你所倡導的孝慈”;另外一種解釋是“你自己做到孝慈”,你在家裏做一個孝慈的人,老百姓自然就忠,不會輕易背叛你。

在前一節,孔子跟魯哀公講了“舉直錯諸枉”的道理,但此時的魯國公室已經式微,孔子覺得跟哀公講其實沒什麽用。要想讓魯國好起來,還是得跟季康子講,去改變季康子的想法。

所以,孔子說“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舉善”就是要把好的人提拔起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能看到你提拔的是怎樣的人。“教不能”就是對能力和德行不行的人,也不要打擊他,而是要教化他、鼓勵他。

當領導者以這樣的方式去管理官員時,老百姓自然就會得到積極的信號,會相互鼓勵,不斷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

在這段話裏,孔子分了三個要點。

第一是“臨之以莊,則敬”,和“敬事而信”是一個道理。

第二是“孝慈”,慈孝是我們的文化,是中國從古至今一直提倡的家庭中的美好品德。

第三是“舉善而教不能”,這是說明要重視對人的教育。

這三個要點,將文化、家庭、教育相互關聯起來了。

孔子所抓的這三點,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點,治國的時候把這幾件事情做好是至關重要的。並且,孔子對季康子所提的要求都是他力所能及的,孔子並沒有說很多大話,也沒有延伸到細枝末節,用條條框框去約束季康子。他說的“臨之以莊”,不難;“孝慈”,隻要願意就能做到;“舉善而教不能”,也是能做到的。

孔子給了季康子非常好的抓手,當領導者把這些事做好時,老百姓自然就“敬、忠以勸”。

在春秋時期,孔子說的這句話其實有一點理想主義。如果把孔子說的這幾句話做到,國家能變得特別好,老百姓“近悅遠來”,近處的人過得開心,遠處的人聽聞也都願意歸附。當人口越來越多時,國家自然會越來越強大。但問題是,在戰亂時期,其他的諸侯未必會這麽想。大家都在打仗,誰還會去追求“敬、忠以勸”“舉善而教不能”呢?你努力維護了那麽久的“莊”“孝慈”“善”,突然來了一支軍隊,瞬間就把一切都打垮了。

那時候的諸侯,聽了許許多多教他們行仁義、做好事的道理和方法,但他們就是做不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部環境真的不允許。戰亂四起,當權者隻能一方麵向孔子、孟子學習修身治國的道理,一方麵抓緊排兵布陣,不斷地對外進行戰爭。

對於這種情況,孔子隻能束手無策,無奈地歎息。

這可能真的不是一般的老師能夠解決的問題。老師隻能夠起到老師的作用,老師也隻是大自然生態當中的一環。

孔子盡自己所能,試圖對一位君主進行製衡,但最後曆史如何發展,並不是某個人能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