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羌亂·黃巾軍

東漢帝國每天都有戰爭,東北方是烏桓和鮮卑,西北方是北部匈奴,北部匈奴被打敗西逃後,一個被稱為羌的民族進來補位。

羌族源於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漢帝國前,活躍於現在的山西、陝西甚至河南地區,是遊牧民族,與漢民族並駕齊驅。它好戰,是一個以戰死為吉利,以病死或老死為不祥的民族。西漢初期,羌族從西北向西南發展,零散地滲入中國本土,到處為非作歹。中國政府發現它的實力時,它的人口已突破兩百萬,能投入戰場的兵力達五十萬。這是個龐大的數字,不可能不引起中國政府的重視。

西漢政府曾命令智慧超群的官員趙充國負責羌族事宜,做事向來穩健、實事求是的趙充國在做了詳密的調查後報告政府說:“羌人不足為患,他們秉承人多力量大的族訓,特別喜歡生孩子(父親死後,兒子可以娶後母,為的是生孩子)。但他們和匈奴最大的不同是,從來不知團結,擅長窩裏鬥,人數雖多,但萬人萬心,一個不知團結的民族注定沒有前途。”西漢政府同意趙充國的判斷,采用分而化之的策略,讓他們在中國西北邊境和漢人雜處,按儒家的觀念,可以用文化改變夷狄,使夷狄中國化。

然而,羌人用事實證明了中國儒家那套“懷柔”與“教化”策略的愚蠢荒唐,蠻夷對仁義禮智信油鹽不進。中國邊境的漢人不但未教化好羌人,反而被羌人同化成了蠻夷。

為了穩定好戰的羌人,中國政府設立護羌校尉(管理羌人的官職),護羌校尉的職責是協調和羌人有關的全部事務,而這些事務的重中之重就是維穩。但羌人的叛亂源源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麵對如火如荼的羌人叛亂,受過儒家教育的士大夫們紛紛指控護羌校尉殘暴不仁,所以說,羌人的叛亂不是民族叛亂,而是官逼民反。這是正確的,但隻是部分正確,儒家的知識分子總是不承認民族觀念,他們隻承認官民觀念,如果百姓造反,而且不停地造反,那肯定是官員出了問題。

士大夫似乎從沒有想過,古羌人不知仁義。隻有外戚鄧騭一眼看透了事情的本質,公元100年時,他在高層會議上指出,自先皇(劉秀)去世那一年(57年)起,羌人就開始大規模叛亂,短短四十餘年,他們叛亂了十次,如果士大夫們認為是官員有問題,那麽,四十餘年來幾十個護羌校尉,難道就沒有一個合格的?況且,護羌校尉的人選還是由士大夫推薦的。這足以說明羌人的問題。

士大夫們被?得青筋直暴,特別是當他們發現鄧騭說得完全正確時,更是氣急敗壞。然而,鄧騭雖看透事情的本質,卻沒有知行合一的能力,他最後想到的辦法是,把叛亂最嚴重的涼州地區設為中國人的禁地,把羌人局限在中國的西北邊境地區。

這種策略對東漢帝國而言是飲鴆止渴,羌人在西北地區得寸進尺,肆無忌憚,掀起更狂暴的叛亂。

鄧騭方略執行一年後的公元101年,羌人的迷唐部落攻擊山西晉城,太守侯霸怒氣衝天,攻擊羌人,騷擾中國多年的迷唐部落瓦解,侯霸對迷唐部落采取雞犬不留的屠殺政策。第二年,活躍於寧夏固原的羌人燒何部落突然進攻固原,固原政府反擊,反擊成功後,仍然是滅絕性的屠殺。

這兩次對叛亂的羌人毫不留情的屠殺迅速成為東漢政府對付羌人的基本政策,從公元102年到公元169年的六十七年時間中,羌人掀起的數萬人的叛亂有三十餘起,東漢政府每次都要投入十萬人以上的兵力來鎮壓。結果是,東漢政府正規軍耗費殆盡。公元169年,東漢政府命令護羌校尉掃除分散在中國腹地的羌人,雙方決戰,東漢政府大勝。

東漢政府雖然贏得勝利,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打仗需要錢,錢從老百姓那裏搜刮而來,當老百姓被搜刮幹淨隻剩死路時,他們隻能鋌而走險——造反。

東漢時期的農民造反別具一格。東漢農民看上去很有知識,打著宗教的旗幟,利用各種迷信組織群眾。所以東漢的農民造反大都是教徒造反,最大一次教徒造反發生在公元184年,史稱“黃巾起義”,它撬開了東漢王朝滅亡的墓門。

黃巾軍的領導者是河北人張角,他的兩個弟弟和幾個虔誠的弟子組成高層領導者。他的理論來源有三個:第一個是讖緯之學,第二個是佛教,最後一個是道教。

先看讖緯之學。中國有個獨特的詞叫“經緯”,稱讚一個人能力超群時,就說他有經天緯地之才。“經”是被儒家煞有介事地確定為人生之書的《易經》《論語》《孝經》《詩經》等儒家知識分子的教科書,而“緯”則是附在“經”之後的預言、神話,這種預言和神話就被稱為“讖”,合到一起就是“讖緯之學”(隋文帝楊堅將其全部燒毀,今日我們無緣再見)。說他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大意是,此人神秘莫測(緯),而又良知光明(經)。

我們最熟知的讖語,就是嬴政時代的“亡秦者,胡也”,王莽中後期,一大批儒家知識分子認定的緯書開始出現並漸漸被社會認可,由此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由於讖緯文化可以隨時發揮想象力臨場創造,然後再由自己來解析,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這種頭腦風暴,而劉秀把這種自娛自樂的文化帶上**。

劉秀稱帝後祭告天地的文章,就使用了當時流行的讖語。大司馬和大司空如此重要的職務,劉秀也按照讖語所言任命。跟隨他的那些功臣號稱“雲台二十八將”,為什麽是二十八人,而不是二十九人,也是為了與讖語所說的二十八星宿對應。

公元54年,有人建議劉秀去泰山耍威風,官方說法是封禪。但此事過於勞民傷財,被劉秀否決。可兩年後,劉秀看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的讖語,馬上召開會議商討此事。他問某大臣:“可明白這句話?”某大臣回答:“我不懂讖語。”劉秀大怒,險些將其斬首,這足見其深信不疑的態度。

劉秀做事,處處以讖語為指導思想,建造房屋,劉秀也拿讖語說事,有大臣稍微表示懷疑,劉秀就要砍他的腦袋。在他的示範和感召下,東漢帝國上下迷戀讖緯之學,幾乎走火入魔。當然,這是那個時代的文化特色,每個人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劉秀的勁敵盤踞漢中的公孫述曾得到讖語說:“八厶子係,十二為期。”公孫述說:“前四個字合並是我的姓(公孫),十二期說明我可以當十二年的皇帝。”果然如他所料,十二年後,劉秀把他滅掉。

上有所好,下必仿之,劉秀給東漢帝國定下讖緯基調後,讖緯之學馬上下沉到民間,所以東漢的老百姓都神秘兮兮的,每個人臉上都掛著蒙娜麗莎的微笑,這都是被讖緯之學搞的。

張角的黃巾軍就充分利用了讖緯之學的影響力,造反之前,到處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蒼天指的是東漢王朝,黃天(黃帝)是張角的自稱,甲子年則是公元184年。

張角黃巾軍的第二個理論源泉是佛教。佛教是印度宗教,屬於外來戶。東漢第二任皇帝劉莊在位時曾夢到一小金人,渾身發光,玄妙靈異。醒來後急忙谘詢學問高深的大臣。有半仙大臣就告訴他,這是西域某地一個被稱為“佛”的神仙。劉莊於是派人到西域求這個神仙。公元67年,特派員帶回來兩個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和一匹白馬馱著的佛教經典。劉莊不知為什麽,突然就對佛教經典著了迷,下令在洛陽建造名為白馬的寺廟,招待那兩位高僧。之後,佛教經典被整理成通俗語言開始在民間傳播,舉國皆知。

佛教受萬眾矚目時,中國本土的道家知識分子大為惱火,他們發現佛教的很多思想和道家的差不多,諸如空虛、無為等,於是道家知識分子和一些信奉道家的不入流方士認為國貨當自強,效仿佛教的做法,將道家思想通俗化並傳播到民間。為了爭奪教眾,道家人摒棄了佛教不重視今生的觀點,采用最接地氣的方式,通過煉丹、捉鬼、畫符保佑人生等現實手段,贏取教眾。這種方式直指人心,道教的民間影響力很快和佛教旗鼓相當。

張角出身貧苦,但好學不倦,接觸佛、道二教後,深受震撼,於是良知頓明,迅速開悟。他一麵傳教,一麵用各種偏方給人治病。道教大亨們一致認定,人的疾病起於邪祟,邪祟能來,是因為病人的道德出了問題,也就是說,疾病是對違反道德規範和禮製者的懲罰。病人要明白一點,自己之所以得病,是因為神仙對犯錯的凡人進行了懲罰,若想痊愈,必須悔悟和懺悔。這就是信仰療法,對於當時缺少藥物的大眾而言,實在是靈丹妙藥。而懺悔大會由上天指定的人來主持才會發生奇效。無疑,張角就是上天指定的人。

張角把讖緯之學和佛、道二教思想融會貫通,某天突然從夢中驚醒,對著他的教眾道:“我乃彌勒佛和張道陵(張角的前輩,道教大佬)同時轉世。”教眾們全部跪下說:“厲害啊,我們聽您的。”由此,張角成為佛、道二教的轉基因品種。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找到活下去的寄托,紛紛投至其門下,公元183年時,張角手下已有數十萬饑餓的門徒。這是個讓政府驚恐的數字。

張角說自己是佛、道二教大亨的轉世,證明了中國人對待宗教的態度。這種態度就是:所有的宗教神都必須為我所用,如果不能為我所用,不能為人民服務,那中國人就會將其拋棄。這種對宗教的態度以及行動來源於中國人對神仙出處的看法,中國人的神仙是由薑子牙封的,而薑子牙隻是個普通的人。所以,人定勝天,神的作用是幫助人戰勝天,而不是淩駕於人之上。

公元183年年末,張角膽大包天,派心腹潛入首都洛陽,聯絡潛伏在宮中的內鬼宦官,約定日期,準備打開宮門,來個斬首行動。不幸的是,張角身邊突然有叛徒向東漢帝國告密。東漢帝國大吃一驚,張角也大吃一驚,兩方力量慌裏慌張地同時行動,戰爭開始。

張角快速武裝其門徒,向東漢地方政府發動襲擊,他們用黃巾(代表黃天)包裹頭部,所以稱為黃巾軍。由於張角倉促起兵,其士兵沒有經過軍事訓練,再加上東漢政府調派常和羌人作戰的、最能打的涼州兵團進行圍剿,所以這場暴亂僅維持了十一個月就被絞殺。

張角似乎有著出色的組織能力,他把全國教眾分為三十六個部分,名為“方”,每方九千九百九十九人,“方”是方術的意思,九千九百九十九人是秉承老子“水滿則溢”的知足之道。張角此舉,是希望為組織施法,讓它們成為神兵兵團。但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兩回事,張角迅速敗給涼州兵團,這告訴了我們一件事:業餘就是業餘,隻有專業才是專業,永遠別用自己的喜好去挑戰別人的飯碗,否則會死得很難看。

黃巾軍像野火一樣,火勢突然蔓延至天下,又突然像沙堆一樣,被東漢帝國涼州兵團的颶風吹散,有些過於戲劇化。但它還是撬開了東漢王朝的墓門,門才開了個縫,一個肥如圓球的人就迫不及待地來踹門。他就是涼州兵團的首領董卓,是黃巾軍催生的畸形兒。當然,黃巾軍還催生了一個英雄人物,他就是名動中華世界的曹操。

董卓要踹門,曹操則死守墓門,初心不改地守了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