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意外之喜,太守之謀

張匡雙手顫抖著輕輕按在後院大門上,趙羽等人則立於門側,防止裏麵真有暗箭飛出,傷及自身。

“篤篤篤~”

張匡有節奏的敲擊大門,像是某種暗號。

大門打開的一瞬間,張匡一個箭步就要衝進去,但趙羽等人反應速度比他想象中的更快,石臼第一時間控製住張匡。

趙羽等人立即衝入後院之中。

果不其然,門口站立著十幾名負傷的烏桓人,各個手持武器。

見趙羽等人衝進來,這些烏桓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詫。

‘剛才的敲門聲,不是代表安全嗎?’

沒等烏桓人反應過來,已經被砍翻在地。

剩下幾個想要反抗的,也沒撐住幾下,便徹底沒了聲音。

這些烏桓人本就負傷在身,加上趙羽等人來的太快,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你這老梆子,竟然想要暗害我等,若不是我等尚有幾分勇力,今天怕是要栽在這裏了。”

郝渝一腳踹在張匡腹部,將張匡踢倒在地。

其他幾人也是拳腳相向。

“都住手,別給他打死了!”

趙羽及時製止這些人的動作。

一個鄉紳還沒有勾結異族的膽子,背後必然有人支持,現在打死張匡,可就少一個大功勞。

要是能挖出背後指使之人,少說能頂上一次先登陷陣的功勞。

“東西就在我房間暗格之內,你可自取之。”

張匡已經被嚇破膽,不等趙羽問他,就先自己招了。

趙羽揮揮手,郝渝心領神會,片刻之後帶著一個小木匣回來。

趙羽接過木匣,大概瀏覽了一遍,眼神逐漸明亮起來。

這木匣中不僅有張匡和烏桓人交易的賬本,其中還有一封中山太守張純寫給張匡,指使他與烏桓聯絡的書信。

雖然信中沒有明說,但字裏行間都透漏著強烈的隱喻,作為證據應當是夠了。

趙羽拿到證據以後,並未直接離去而是在張家堡內停留三天。

一是將張匡等人全部帶回去,要做一些準備。

二是為了將堡內的糧食分給大南鄉百姓。

本來一天就能解決這些事情,奈何官府名聲太差,軍隊名聲更爛,起初根本沒有百姓相信他們。

直到那些跟趙羽打過交道的百姓將信將疑的來領取糧食以後,回去大肆宣傳,這才讓其他百姓徹底相信,立即趕到張家堡領取糧食。

此後,趙羽的名聲在大南鄉及附近廣為流傳,加上高崗鄉一事,趙羽徹底在新昌縣內出名了。

而趙羽自然不知這些,此時的他帶上張匡等人直奔襄平城而去。

而此時的襄平城早已經因為烏桓入侵戒嚴了,趙羽等人又是無傳符私自返回,差點就被當叛徒給帶走了。

要不是嚴綱正巧巡視城防給看到了,說不定就隻能去大牢之中見趙羽去了。

“你怎如此魯莽,殊不知軍令如山,若是今日某不在此地,你等怕是要被軍法處置。”

麵對嚴綱的問詢,趙羽將自己這段時間遇到的事情跟嚴綱說了一遍。

嚴綱聽完以後,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你速速跟某家去見長史。”

說罷不待趙羽同意,便一把拉起趙羽直奔長史府而去。

嚴綱作為公孫瓚親衛統領,一路上暢通無阻,很快倆人便見到了公孫瓚。

趙羽又將事情原原本本跟公孫瓚說了一遍。

“哼!好一個張伯雅,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

中山郡,太守府。

張純一臉陰翳的坐在主位上,兩邊是郡中主簿吳佩和治中從事鄭謙,倆人皆是張純的心腹和謀主,張純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和這兩位商討一番。

“公孫伯珪欺人太甚,竟敢稱吾勾結烏桓,意圖霍亂天下,其心可誅。

若坐實此事,吾怕是要身死族滅,還請兩位施以援手。”

“主公,此事亦有何憂?信可是由昌明兄代筆,必然不會有直接證據,左右不過一些猜測而已。”

鄭謙拱手說道。

吳佩聞言輕笑一聲,說道:“廉孝所言極是,就算坐實又能如何?左右不過私下與異族通商而已,陛下還能因此罷免主公太守一職?

那朝中大臣,能有幾人未曾做過走私的生意?”

“話雖如此,若是那公孫伯珪貪欲熏心,若以金銀賄賂十常侍,添油加醋迷惑陛下,將走私定為勾結異族,可如何是好?”

張純也看過那幾封信,知道上麵隻有隱晦暗示,並未有太明顯的漏洞,一般來說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怕就怕,公孫瓚不甘心隻當一個小小的長史,想要謀求遼東國相一職。

要知道遼東屬國位同一郡,國相即是太守。

公孫瓚之所以能夠掌控遼東屬國,皆因國相一職空懸。

如今公孫瓚掌握遼東屬國許久,實力錯綜複雜,同時也頗有收獲,必然不會讓他人給摘了桃子,隻有他親自坐上國相一職,方才能夠安睡。

而近些年來,烏桓雖然不斷劫掠,但都是小範圍,遼東屬國也無甚大事,想要晉升功勞怕是不足,而張純勾結烏桓這件事若是坐實了,那公孫瓚晉升遼東國相一職便穩了。

“哈哈哈!主公此事更無須憂慮,遼東酷寒,那公孫伯珪有是武將出身,執掌不少兵卒耗費更是巨大,若論起金銀來,豈能跟主公相提並論?

主公不若遣一人為使,入雒陽以金銀開道,須臾之間便可解主公之危。”

吳佩還以為什麽大事呢!

張純這些年貪汙受賄,勾結烏桓,所賺金銀不知凡凡,隻需拿出一小部分來,便能能砸死公孫瓚。

不僅能夠化解這場危機,還能讓公孫瓚竹籃打水一場空。

……

遼東屬國,長史府。

“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證據如此確鑿竟說甚不可輕斷,僅將此事定位鄉紳之禍,算不得功績,真是氣煞我也!”

公孫瓚本來聽聞有聖旨到,還喜氣洋洋,以為自己要升官了。

結果等到的確是一頓訓斥,說一鄉紳為禍都要上報朝廷,也不知道他這個長史是幹什麽吃的,若是再有下次,便革職查辦。

此等顛倒黑白之事,公孫瓚豈能忍受。

不過麵對蓋了章的聖旨,他也隻能獨自發泄一下,不敢在外人麵前表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