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成立百騎司

此時民眾之中倒無甚過激的言辭,大多數人都認為陛下所做合情合理且仁至義盡,於是周圍民眾紛紛附和陛下。

李旦見何宗一時間無言以對,趕忙上前稽首道:

“啟奏陛下!臣以為此事雖仍有諸多疑點,但無論如何,誤殺平民一事已成定局。

還望陛下先處置誤殺平民一事,以免此事在民間發酵,進而影響朝廷聲譽。”

李世民聞言,心中憤恨,益州士族真是難纏啊。他們是認為朕為了朝廷聲譽,便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大開殺戒嗎?

正當李世民欲翻臉之時,費禕向前幾步,稽首道:

“啟稟陛下,先帝在時曾多次直言以民為本。既然是誤殺平民,那此事應否追究主要還得看民意。

倘若多數人認為不必追究,那陛下大可定下日期,屆時將今日幕後之人繩之於法即可。

假如民意皆指向處置誤殺平民之人,到那時陛下再做處置也未嚐不可。”

李世民見費禕出來為自己解圍,心中大定,畢竟這費禕雖是東州派,但同時與荊州、益州派也頗有淵源。

可以說,費禕在蜀中各派之中幾乎都說得上話。既然費禕能站出來建議以民意為準,那想必此事他已胸有成竹。

“文偉之言甚是在理,不知其餘諸公意下如何?”

周圍大臣皆附和陛下,唯有益州諸公交頭接耳,無人表態。

李世民也不急,根據之前成都之民的表現,此事大概率不會有人追究誤殺之責了。倘若益州諸公執意征求民意,怕不是要“恥辱落敗”。

想到此處,李世民隻管招呼霍戈等人為張嫣處理傷口。

至於益州諸公,想必他們也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失了體麵,定然不會再追究誤殺之事。

果然,在一番商議之後,杜瓊出列道:

“既然誤殺之事難以追究,那請陛下定下期限,屆時查明幕後真凶,將其繩之於法,為此事做個了斷。”

李世民想起昔日朝堂之上刺客之事,心中不禁自嘲道:

“風水輪流轉啊,這次變為益州諸公逼著朕定下答複之期了……”

轉而麵向台下黎民,鄭重道:

“今日之事,不論何人在背後謀劃,朕定在年關之前給眾人一個答複!”

言罷,不等益州諸公反應,李世民翻身上馬,在霍戈、張嫣等護送下進城向皇宮而去。

至此,成都民間關於陛下“暴虐之君”等謠言,徹底失去可信度。

民間甚至開始流傳陛下如先帝般是位“仁德之君”。

回到宮中,李世民帶領霍戈、黃皓、張嫣來到昔日太子之時所住之“金銀殿”。

因此處為昔日蜀王府之建築,地處皇宮偏僻角落,已無人居住,隻有兩名宦官每日打掃維護。

“黃皓,汝推薦這金銀殿甚合吾意,此處作為百騎司總部再合適不過。”

黃皓一臉得意之色,一邊謝過陛下讚許,一邊為陛下介紹金銀殿布局。

“陛下請看,金銀殿分中間主殿,左側書房,右側廂房。

主殿分兩部分,前廳會客、用膳,後廳幾間臥房相連,供太子與太子妃居住。

主殿與書房、廂房左右互通,皆有長廊相連。”

說到此處,黃皓引著陛下來到主殿後廳,在一處牆壁上一番摸索。

“哢”的一聲,好像是什麽東西被掰開了一樣。

“陛下看這裏!”

黃皓指著那牆壁下方說道:

“此處是一暗門,通往金銀殿下密室,密室之內還有一條通道,直通皇宮後山。”

黃皓一邊介紹,一邊拉開地板上的暗門。

李世民等人看到暗門後,皆露驚異之色,沒想到當初先帝竟然這般細心。

真是把後繼之君的各個方麵安排得周到至極。

李世民感慨過後,對黃皓說道:

“你去把蔣琬、費禕、陳忠等朕所列名單上的人全部請來。此處暗門暫時隻有咱們四個知道,先不要外傳。日後由朕來決定可以告訴誰。”

黃皓領命,將陛下所給名單藏在懷中,向殿外走去。

不多時,黃皓引著一眾人等向金銀殿主殿走來。

李世民早已安排霍戈、張嫣做好了準備,隻在主殿前廳等候眾人。

眾人見陛下在殿內等待,各自加快腳步,行至殿門處便停下腳步各自稽首而拜。

李世民趕忙虛扶眾人,而後進入前廳,上首席地而坐。

待蔣琬等人入內坐定,李世民開口道:

“近日刺客、謠言包括今日騷亂之事頻出,朕心中實感不安,於是便想到加強皇宮禁軍。

然而朕擔心益州諸公安插細作與禁軍之中,又不敢將所有事宜托付於禁軍。

因此朕欲另設一司,專職負責護衛朕與眾皇室成員,所用之兵也不從益州本地選取。

衙署便設在這金銀殿中,與原有之禁軍各成一體。不知諸位對此有何看法?”

眾人聽陛下這麽一說,皆恍然大悟,怪不得陛下要在此處召見吾等。原來是要在此處設置衙署啊。

蔣琬看看身邊其餘人等,發現大家都在看著自己,等自己代表眾人回稟陛下。

於是蔣琬笑著搖搖頭,起身稽首而言道:

“陛下龍體安危,本就是國家諸事中最重要的一環。隻要陛下願意,莫說是新設一司了,哪怕是新設百司也未嚐不可。

雖說一切皆在陛下一念之間,隻是陛下不願用益州之兵,那這護衛兵源從何而來?”

眾人聽蔣琬之言,皆點頭附和。

李世民笑著問曰:“除此之外,汝等還有其他不明之處嗎?”

眾人皆以為,陛下增加禁軍護衛這種事,除了兵源以及領軍人選問題,別的也無甚要緊之處。於是便都稱“無事可問”。

李世民見眾人無異議,便拿出之前自己草擬之方案,正色道:

“朕依據蜀中形勢,加之最近朝堂內外諸多事宜,決定設立直屬於朕的親軍,號曰‘百騎司’。

另在百騎司下分設兩‘衛’,一為‘飛騎衛’專職護衛禁內;一為‘鴻臚衛’專職外事,或潛伏他國,或防範他國滲透。

還有一‘暗衛’隻有今日在場之人知之,朕欲以暗衛監察百官,行暗中之事。”

說著,李世民看向蔣琬。

“公琰,相父之後,汝便是朝中文官之首,朕欲令你兼管百騎司,是為副統領。”

蔣琬先是謝恩,轉而又為難道:

“啟稟陛下,臣雖願為陛下分憂,隻是朝中諸事繁多,臣恐怕難以兼顧兩頭啊。”

李世民心中早就有了安排,於是笑道:

“公琰勿擾,汝算是遙領,還是以朝中諸事為主。朕另擢紹先為百騎司副統領,汝二人一左一右,總領‘一司三衛’隻受朕節製。

另外百騎司大小事務主要由紹先處理,公琰隻在朝堂之上頂著百騎司副統領的名號,為朕壯聲勢即可。”

接著,李世民將“三衛”正副校尉等也都一一選定:

陳忠、糜威為“飛騎衛”正副校尉,陳忠為主,糜威也算遙領,仍主管虎賁禁軍。

費禕、董允為“鴻臚衛”正副校尉,鄧芝為主簿,專職培訓外事人才。

張紹、黃皓為“暗衛”正副校尉,張紹主刺殺、緝拿等武事,黃皓主監察、審訊等文事。

一切安排妥當後,李世民又不懷好意地說道:

“如今諸位皆在百騎司掛了職,隻是將有了,兵還未有。恰巧公琰方才提到過兵源問題,此事朕還要請諸公鼎力相助啊。”

眾人聽陛下言語,除霍戈、黃皓、張嫣三人外皆疑惑,不知陛下欲從何處招募可用之兵。

李世民看眾人疑惑,神秘道:

“朕隻問諸位,倘若朕需要諸位為朕出些力氣,諸位是否願意?”

眾人聽罷更加疑惑,陛下不會是欲讓吾等潛入魏、吳領地招兵吧?

雖然疑惑,但眾人還是表示願為陛下出力。

李世民見眾人快按捺不住了,於是不再賣官司,正色道:

“朕欲抽調先帝賜予300部曲中100人編入百騎司。而後欲向諸位借些部曲、家丁,用來充實百騎司。當然日後朕還會精心挑選培養後備人才,諸位所借之兵隻不過暫時應急之用。”

眾人聽罷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陛下早就想好了百騎司兵源問題。確實,心腹之臣的部曲、家丁,總要比從益州士族手裏招募的本地兵要更可靠。

“那不知陛下欲借多少部曲、家丁呢?”

李世民伸出五個手指,說道:

“在場之人,除黃皓、張嫣外,每人借朕部曲50人即可。”

眾人聽罷,覺得陛下所要人數並不算多,於是眾人皆躬身領命。

之後李世民讓董允代筆擬了一份聖旨,單獨略過‘暗衛’隻表其他兩衛。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隻等所借部曲、家丁到位,便在朝會上宣讀聖旨正式成立百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