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平叛受挫

黃皓知曉張嫣此時尚未離宮,於是領命直奔後宮而去。

過不多時,一位身著勁裝、後背五尺寒露劍,英氣逼人的高挑少女,便出現在了李世民麵前。

“好好好!不愧為翼德叔父之女。”

李世民見此淩厲颯爽之巾幗,不禁連說了三個“好”字。

張嫣歪頭看著李世民,嬉笑道:“原來阿鬥哥哥會誇讚人啊,小妹以為阿鬥哥哥就隻會以取笑小妹為樂呢。”

哦,原來劉禪平日裏與張嫣是這樣相處的,怪不得昨日張嫣覺得朕生疏了。不就是一個普通人家哥哥對妹妹那般隨意嬉鬧的樣子嗎,這有何難?

宮中這些朝臣、侍衛等整日裏“陛下,陛下”的恭順態度,朕還真有些膩了,留這麽個不拘一格的小妮子在身邊護衛朕,還能偶爾逗逗樂子,也不錯嘛!

想到此處,李世民也學著張嫣那般調侃道:

“你這小妮子,先別高興得太早,朕看你整日勁裝長劍的,不會是個花架子吧?”

張嫣聽罷,撅著小嘴不服道:“阿鬥哥哥少看不起人,你那禁軍侍衛才是花架子,三五個一起上也未必是本女俠對手!”

李世民也有要看看張嫣身手的意思,於是還真就傳來五位禁軍,命令他們與張嫣切磋。

張嫣倒沒什麽顧慮,抽出背後寶劍拉開架勢就要出手。

這可苦了那幾名禁軍,他們都知道張嫣是當今皇後的妹妹,但是聖命也難違,於是幾人隻是圍住張嫣打轉,並不敢先出手。

李世民畢竟是上過戰場的,一看便明白了禁軍的顧慮。

“汝等隻管奮力廝殺,倘若打輸丟了朕的人,朕可是要罰的!”

相較於皇後,禁軍們更怕陛下,又聽陛下是為了“麵子”而命幾人廝殺,於是幾人不再顧慮,擺個前後夾擊的陣型攻向張嫣。

張嫣本來還有些無趣,此時發現禁軍們認真起來了,麵上一喜,瞬間跳出包圍圈,改為正向迎敵。

李世民一看場中形勢,心裏便有了計較,但此時興趣正濃,便沒有打斷張嫣戲耍幾名侍衛。

正當場上場下幾人樂在其中之時,黃門侍郎霍戈到了。

“啟稟陛下,前方……”

霍戈正欲開口,李世民趕忙擺手打斷了他。

“小妮子,收了神通吧,即日起你便是朕的貼身護衛了。”

張嫣還有些意猶未盡,但禁軍們卻是不敢再動了。

“你們幾個,表現不錯,隨黃皓去領賞吧。”

李世民把這一切安排妥當,也不管張嫣如何耍蠻撒嬌,隻管領著霍戈進了書房。

張嫣鬧了一會,確定沒人理她後,隻得背好劍向書房走去。

雖說張嫣活潑任性,但也是個懂得分寸規矩之人。看到書房兩人正談論國事,張嫣便侍立門外,真就為陛下站起了崗。

書房內,霍戈神色凝重,躬身而言:

“趙家兄弟方才令人送來緊急軍情,似乎也遇到了越嶲郡類似的情況。”

李世民心中“咯噔”一下:“本以為越嶲郡叛軍勢大,關統他們才會受阻,沒想到相對簡單的牂牁、興古亦是如此。”

李世民沒有馬上發表看法,隻是盯著房梁思索。

霍戈知道事關重大,大氣都不敢喘,就在書房內躬身侍立,等待陛下發話。

倘若如此,那汶山郡恐怕也會受阻,隻是汶山郡戰報為何遲遲未到?

難不成馬承與其父馬超一般,在羌胡之中仍有威名?

假如馬承可聯合汶山郡周邊羌胡,討伐郡內六夷叛亂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隻是其他兩路卻是無甚外援,僅憑益州郡兵和那蠻夷歸順之兵,實難達成平叛之目的……

思來想去,李世民還是決定關統、趙統這二路平叛之軍原地待命,他想等等馬承那邊的報告再做定奪。

“紹先,汶山郡馬承處有聽到什麽消息嗎?”

霍戈聽到陛下問話,心中稍緩,陛下這麽問,就代表陛下已經有了主意。

“回稟陛下,目前臣還未收到任何有關汶山郡的消息。”

李世民緩緩點頭,看著窗外逐漸落下的日頭,無奈道:

“既然越嶲、牂牁方向暫時無平叛可能,那就讓他們先回來吧,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霍戈領命,正欲退下,李世民又叫住了霍戈,“紹先,告訴關統、趙統,讓他們二人秘密返回,其餘人仍在軍中待命。”

稍作遲疑,李世民接著說道:“他二人回來之後,隻叫在上次密會地點等待,切不可聲張,待朕拿定主意便會去見他們。”

霍戈領命,看陛下無補充其它命令的意思後,躬身退出。

看霍戈走後,李世民側臥榻上,開始尋思破解之法。

此時黃皓來到李世民麵前,輕聲道:“陛下,晚膳時間到了,您是就書房裏用膳還是……”

李世民此時興致了然,心思隻在如何利用平叛為元老後裔們積累戰功、經驗,從而進一步提拔他們成為可當大用之才。

“朕心中煩悶,卻又不想去後宮,卿可有其它解悶之法?”

黃皓不太確定陛下是恢複以前貪玩的脾性了,還是就隻想找個去處散心,隻好奉迎著試探陛下心意:

“在奴婢看來,解悶之法雖多,但不是每樣都適合陛下此等英明之君。不知微服出巡和禦花園中鬥蛐蛐陛下更喜歡哪個?”

李世民瞪了黃皓一眼,不悅道:“你說呢?”

黃皓看陛下表情,聽陛下語氣,心中便有了計較。

“陛下勤政愛民,自然是不屑那些小把戲的。隻是宵禁之時不遠,即便陛下想出宮散心,恐怕也要明日了。”

李世民雖未回答,但卻也沒表現出不耐煩的意思。

黃皓趕忙接著自己的話頭往下說道:

“倘若陛下有何煩心事,不妨跟奴婢說說。雖然奴婢不是什麽軍政大才,但每日跟在陛下身邊耳濡目染,倒也略知一二,興許哪句話就為陛下解了憂呢?”

李世民心想:“躲了也是無聊,不如就與這奴婢聊上幾句解悶。”

“朕所慮無非平叛之事,以及身邊之人的前途問題,尤其最近接連傳回平叛受阻的消息,讓朕頗有些擔憂。”

既然這兩項問題已經是擺在明麵上的事情了,李世民也不介意讓黃皓談一談看法。

黃皓心中本來就有所準備,如今陛下正好提出問題,黃皓幾乎脫口而出道:

“其實陛下隻是急於求成,加上朝中諸多事情讓陛下忽略了一些東西罷了。”

李世民聽黃皓話裏的意思,似乎是事先已經想好了如何回答,於是默然點頭,示意黃皓接著說下去。

黃皓看陛下有興趣聽,也就順著剛才的意思繼續說道:

“昔日先帝創業之時,苦於身邊缺少出謀劃策之謀臣,曾遍訪荊州名仕。諸葛丞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李世民越聽心中越是開朗,興致也逐漸高了起來。

沒想到這宮中宦官居然還有如此見地。

看來還是自己太心急了,加之把平叛之事想得過於簡單,這才接連在平叛之事上受挫。

“接著說下去,大膽地說,朕能聽得進忠言。”

李世民這算是給了黃皓暢所欲言的命令,黃皓聽到陛下這麽說,也就更加放心大膽起來。

“陛下,天下之事決斷權在您,其他任何人所說都隻是您的參考。

既然如此,為何隻局限於朝堂之上這些人呢?當今天下隱士高人數不勝數,倘若陛下能結識一二,那這治國的路子不是又多了一條?”

黃皓稍微一頓,趁機看了陛下一眼,發現陛下正閉目聆聽。於是繼續說道:

“曹魏、東吳之地且不論,即使我蜀中一州之地,也有不少隱士高人。

比如奴婢聽聞有一隱世大賢,正在成都教化萬民,陛下可帶上幾名近臣,微服出巡,去會一會那位大賢。興許陛下所慮之事就迎刃而解了呢?”

李世民聽得滿麵紅光,猛地睜開眼睛,略帶喜悅道:

“黃皓,你先著心腹之人,連夜趕往汶山郡,詢問馬承情況。倘若順利時,給予鼓勵便自回;倘若不順利時,讓劉林堅守,馬承趕回來。”

黃皓先是領了命,然後躬身問道:“那奴婢的建議……”

李世民看得出來,黃皓是擔心自己好不容易逮住機會表現一番,最後收不到任何效果。

實際上黃皓多慮了,遍尋賢才,聽一聽不同意見也是李世民心中所想。

況且可“教化萬民之大賢”可不是一般人,李世民覺得值得出宮一見,而且他也已經計劃好如何利用此等“可教化萬民之大賢”了。

“你如此伶俐聰慧,怎還明知故問呢?微服出巡之事再議時間,你現在首要的是把馬承那的情況搞清楚。”

黃皓聽後一臉歡喜,領命退出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