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醫風絕佳,能治病就有提成

聞言,武媚兒也是吃了一驚,腦海中不由浮現出江自流的身影,這家夥有時候說的話,還的確挺加分的。

“隻是...”武媚兒還是有著問題:“即便是說他們是來自於民間,那你們這整合到一起是怎麽收費的啊,找誰看給誰錢嘛?”

撲哧...

李亭燕笑出了聲:“那樣還不亂套了啊,旁邊是掛號處,病人在這裏掛號排隊去對應的科室,付費的話也是在這裏付。至於郎中的話,這都是我們縣老爺每個月固定給發的錢,類似於朝廷的俸祿一樣,郎中們隻負責看病就行。”

“發俸祿?!!”武媚兒頭皮發麻,這變相的又是官府給拿錢唄。

隻是...武媚兒有些不太理解:“這自己開醫館應該掙得也不少吧,為什麽偏偏要選擇發俸祿呢。”

說著,武媚兒眼中一冷:“莫不是倒賣藥材,壟斷醫藥,賣高價吧。”

李亭燕掩嘴輕笑:“不會的,怎麽會賣高價呢。藥材是有專門的人去收集,府衙墊資。至於發俸祿的話,也是因為我們這裏都有著保險,老百姓掏的錢本身就少,要不用發俸祿這種方式養著,這保險根本沒辦法實施。所以也不瞞您說,我們這家醫院純粹是一件賠本的生意。”

保險?

武媚兒這才想到在那馬路邊,環衛工釵頭鳳有提到這個,隻是沒想到江自流竟然真的將其涉及到生老病死的領域。

“可是...”楚回雪這時候插嘴道:“那些郎中就那麽願意?畢竟拿著俸祿相當於是個鐵飯碗,人難免會渾水摸魚,變懶的。而且俸祿是死數,有些郎中如果自己開醫館可能比拿俸祿還要多得多。”

楚回雪說的實話,都說金有價玉無價,但如果跟藥比起來,那簡直是不值一提,因為那是關乎生老病死的大事。

有些郎中自己開的醫館,自己用的藥材,其中利潤足以賺得盆滿缽滿,因為這是一個不得不的行業。

隻是,麵對楚回雪的這話,李亭燕卻是直接幹脆地給否定了。而且還隻用了三句話。

“諸位可聽過醫家的五戒十要。”

“還是否聽過: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更是否聽過:醫勿重利,當存仁義,貧富雖殊,藥施無二。”

連續三問,直接把武媚兒二人給問懵了,準確來說是把楚回雪給問懵了,至少後麵兩句武媚兒還是知道的。

看著二人不知說啥的表情,李亭燕接著說道:

“所以你說的這些,在我們這回春堂醫院是根本不存在的。因為我們縣老爺根本不會容得了這種人的。”

“縣老爺在醫院開業當天就致辭說過:這醫院可是幫郎中們少去了開醫館的房租成本,而且還提供了平台,可以大展拳腳。”

“縣老爺說,生老病死是民生大事,這一點不允許有絲毫的包容。如若有人在這點犯了糊塗,動了邪念,那麽這民生也就完了,所以隻要發現的,縣老爺是沒有絲毫的留情。”

“至於覺得給得少,會變懶,我們縣令也不會允許有這麽貪得無厭的苗子。再加上本身我這裏都是赤腳醫生和鄉下的郎中居多,所以我們這裏的醫風可以說是非常的好。”

“並且,其實我們的俸祿待遇是非常好的,每個郎中一視同仁沒有什麽俸祿高低,大家都是拿的一月五兩的銀子。”

“五兩?”武媚兒驚呼,這相當於一年至少都是六十兩,這待遇都和六品官員相當了。

當然了,這隻是銀兩方麵,畢竟俸祿還包括著糧食之類的,更別說他們手中的權力可以讓得他們沒有上限。不過這已經很讓人驚歎了。

而李亭燕似乎也對她們的驚歎見怪不怪了,繼續說道:“並且,郎中的家人是可以百分百報銷醫藥費用,並且可以讓的家人過來在一旁學習,為以後接手衣缽作準備。”

“除此之外呢。”李亭燕挺了挺胸膛,似乎將要說的是一件他都以為很豪氣的事情。

“我們縣老爺還實施了業績提成製。”

“業績提成?”武媚兒和楚回雪顯然也是有些措手不及:“這還能有業績和提成呢?不會是比誰開的藥多吧。”

李亭燕不屑道:“我們回春堂才不會做這種事呢,我們老爺專門說了。”

“能治絕症者獎千兩!”

“能治重症者獎百兩!”

“能搶救成功的獎十兩!”

李亭燕的話中滿是自信:“所以我們回春堂現在可以說是人才濟濟,有病治病,沒病的時候探討和研究,可謂是醫風冠頂。”

一旁,武媚兒聽著也是不禁汗顏,這有這麽高的獎賞,誰能不拚命幹呢。

這時的武媚兒已經不再去想那藥材賣多少錢,從哪裏收集的,百姓大概會付多少費用。

因為如李亭燕剛才所說,如此好的醫風,就算藥材的渠道不太正規又能怎樣。

這生老病死是民生之根本,萬萬不可動搖的。

而這回春堂,為郎中們省去了醫館的租金,也不用雇人抓藥和進藥,並且還有著穩定的收入,和超好的醫學氛圍。這對於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恐怕用不了幾年,這裏將會是整個朝歌王朝的醫家人才輩出之地了。

想著,武媚兒也是不由得讚歎,若是朝歌多幾個江自流這樣的人,那麽朝歌興亦。

而在武媚兒心裏感慨之間,江自流也是朝著這裏打著招呼:“亭燕,過來一下。”

武媚兒和楚回雪尋聲望去,接著下巴欲掉。

因為他們看到了江自流是在一個緩緩下降的木箱子裏對他們說話的。

這...

這也太恐怖了。

武媚兒目瞪口呆,剛剛她們還在想著,六層樓跑上跑下太過麻煩,這下她們終於知道,江自流蓋六樓的底氣在哪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