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震驚楊建國

一如往常,開篇十幾份文章悉數狗屁不通,楊建國看了以後直笑得合不攏嘴。

有個中學尚未畢業的家夥自稱攻破了黎曼猜想,定睛一看,這家夥連裂項相消都不會,堪比年度笑話。

楊建國不厭其煩連續翻閱了幾十份投稿來的文章,當下伸了個懶腰,打算再看最後一篇就收手,因為他覺得今天打發的時間已經夠長的了。

“咦,還是個上京大學物理係的後生?這倒挺有意思的。”

當楊建國看到蘇晨發來的論文時,眼睛頓時一亮。

作為全國最頂尖的學府之一,上京大學物理係在業內可謂執牛耳的存在,即便是本科生,其中也不乏一些天才人物。

“嗯,一口氣連發四篇論文,小夥子挺有誌向的。”

楊建國和幾名上京大學物理係的教授來往密切,這時他心裏猜測著,說不定投稿者的授業導師就是自己的老相識呢。

然而,當他打開蘇晨的論文時,眉頭不由得一皺。

論文標題,的確是驚世駭俗——

《論核聚變技術的關鍵理論組成》;

《反物質湮滅技術的突破瓶頸》;

《關於光刻機精細方法的製造研究(內附圖紙)》;

《前沿半導體芯片的多方位製造技術(內附圖紙)》。

“瘋了,這個年輕人多半是瘋了。”

楊建國無比篤定說道。

這已經不是狂妄不狂妄的問題了,他甚至一度懷疑,這個名為蘇晨的上京大學學生是不是神經錯亂了?

這四篇論文中,前兩篇足以顛覆當下物理學界。

自上個世紀上半葉第一顆核武器問世以來,核裂變技術日益成熟,但,聚變技術始終是一大難以攻克的存在。

大量西方學者聲稱,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發生的話,未來五十年內,人類不可能攻克核聚變難題。

全世界最為頂尖的核物理實驗室,其中包括多名諾獎得主在內的頂級物理學家都束手無策的核聚變技術,怎麽會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本科生攻克?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至於後麵的反物質湮滅技術就更沒譜了,全世界所有的大型粒子碰撞機加起來都沒幾台,國內更是一台都沒有,這個叫做蘇晨的怎麽可能研究湮滅技術?

剩下的光刻機和半導體芯片的論文他壓根連打開的興趣都沒有,這兩項重大技術被西方壟斷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龍國要想在這兩項技術上有所突破,僅憑一代人的努力恐怕難以實現。

“年紀輕輕的一棵好苗子,也會做出這種稀裏糊塗的事來......唉,多半是被網絡輿論荼毒了,現在的年輕人啊.......”

楊建國忍不住連連歎息,不過他還是打開了第一篇論文。

他內心決定了,就看這一篇足矣,然後再指出其中不成熟的一些地方予以改正,也算是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拯救一顆物理學界的好苗子......

論文打開,足足有二十多頁,密密麻麻的文字公式和圖紙介紹差點讓楊建國嚇了一跳。

“好家夥,這年輕人真是下足了功夫啊......嗯,單憑這一份鑽研的毅力,將來的成就也不會低......”

要知道,通常隻有博士論文才有如此程度的篇幅。

楊建國在內心對蘇晨予以了充分肯定。

他漫不經心地瀏覽這篇論文,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建國漸漸發現了一絲不對勁。

開篇理論部分,完美無缺,連一點瑕疵也找不到.....

中篇一針見血地指出聚變技術應用的瓶頸所在,並且提出了石破天驚的觀點!

讀到這裏,楊建國的心髒猛地劇烈跳動,整個人嚇得差點從椅子上蹦起來!

“楊老,您這是怎麽了?”

身邊的工作人員見狀,連忙一臉關切地詢問。

“沒事沒事,我這是太激動了。”

楊建國情不自禁地摸了摸額頭上的大汗,原來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被這篇論文徹底折服!

其中的震驚感難以言述,不過楊建國能肯定,即便是科學院最為權威的幾個院士,恐怕也達不到這個水準!

“不得了,要變天了......”

他右手發顫地握著鼠標,珍而重之地滑動著滾輪。

論文結尾,詳細無遺地提供了聚變技術的全方位製造圖紙,並且提供了充分成熟的理論支持。

楊建國暗中咋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如果將這篇論文上、中、下三部分拆解開發表,那麽毫無疑問,它將收獲三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一念至此,楊建國呼吸凝滯,他連忙反應過來,他遇上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了!

“快,快去把院長喊來......不行,我血壓上來了,你們趕緊去!”

楊建國捂著心髒,內心的激動已難以言表。

“院長和十幾個院士正在開會,目前不太方便出來......”

身旁的工作人員麵露難色,他們雖然不知道楊建國究竟看到了什麽東西,但從他那副誇張的表情看來,這事多半不簡單......

“還開個屁的會啊!改寫全國老百姓,不,改寫全人類命運的時刻就要來了!”

“去把院長喊來!不能隻有我一個老頭子被嚇得半死!”

......

當天夜裏十點半,國家科學院臨時召開了一次最高行政級別的緊急會議。

出席會議的人除了以科學院院長李衛東為代表的一眾科學家以外,還有兩名匆匆趕來的上級領導。

這兩位領導分別代表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最高軍事機構的話語權。

通常在每晚七點的新聞聯播中,觀眾們能時不時地看到這兩位的身影。

事實上,直到晚上十點,包括數學物理學部、技術科學部以及外籍院士在內的三百多名院士,才算徹底地分析完蘇晨投來的四篇學術論文。

最終,參與分析的所有院士一致得出肯定,分別是:理論肯定、技術肯定、應用肯定。

這個名叫蘇晨的上京大學物理學學生投來四篇論文,代表了當下最前沿、最權威的科學界意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在場所有的科學家甚至會陷入唯物主義的自我否定中。

然而,除了這一點以外,蘇晨在投稿附件中一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留言,令在場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

“其實,我來自三十七年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