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雪狐嶺天師

為了防止旁人偷竊,獵戶們都會在這些房子周圍布下陷阱和警示牌,人若見了,都會繞行,若有動物闖入,那就又是一張皮草了。

花狐狸順著那木門板的縫隙鑽了進去,徑直就跑到了瓦房後的一處地坑旁,地坑裏被人用竹條做了層籬笆,將那裏麵的十幾隻小狐狸全部困住。

不得不感歎這些獵戶的手段高明,他們事先在地上挖一個深坑,地下鋪滿碎石,防止獵戶打洞逃走,頂層上用富有韌性的竹篾編成柵欄,讓獵物無法攀爬,隻能困在深坑裏。

有些小狐狸還正在生長,獵戶們並不著急宰殺,等到了冬季,小狐狸也養大了,便綁上來活剝了狐狸皮。

皮草之所以要活剝,那是因為如果獵物死了,身體便會僵硬,皮子揭下來容易損壞,也缺乏柔性,隻是這活剝狐皮的方式過於殘忍,叫人不忍直視。

聽到屋外有動靜,幾名獵戶拿著短刀直接就衝了出來,看到那花狐狸圍在深坑邊打轉,心中也不免生疑,不知道這花狐狸是如何避開所有陷阱,竟然能一路追到這裏。

“拿網子網了,這身花皮毛不錯,弄壞了可就不值錢了。”一個獵戶說道。

此刻那花狐狸也生出了膽量,見到獵人將其包圍,也絲毫不打算躲避,正應了那狐假虎威的傳說,花狐狸也是因為有了白衣道士的幫助,也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就在那獵戶正準備拋出大網之時,白衣道士順著房頂一躍而下,一拳一腳,幹淨利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三兩下就將那兩個獵戶放到在地。

白衣道士撿起地上的短刀,將深坑頂上的竹篾籬笆砍掉,之後一腳踹開那房屋門板,順著深坑放下門板架起了陡坡,讓那些被困的狐狸全都逃了出來。

那兩個獵戶急了,見那來人穿著道袍,衣襟上繡著乾坤艮坎離震巽風八個卦符,後背上還有太極圖樣,心想莫不是那鹹陽茅家的道人?

可是獵戶們素來與鹹陽茅家有來往,時不時會送上年貢歲貢,也會給茅家捐輸香火,拉扯關係,畢竟獵戶經常進山,冷不丁就會遇到狐妖精怪,招惹了這些地精,獵戶們可對付不了,因此也就經常尋求鹹陽茅家傳人的庇護。

但是那鹹陽茅家的傳人身上穿的可都是青色玄衣,還沒見過那個傳人身披白色道袍的,獵戶們有些迷糊,於是就開口問道:“你是不是茅家的傳人?”

這鹹陽茅家不是正兒八經的道士,而是當年三茅真君家鄉留下的一支族人,專以捉鬼降妖為生,與江南一帶的茅山道士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據說鹹陽茅家這一支族人,是三茅真君三兄弟裏,茅盈的後人,三茅真君離開鹹陽後,來到了江東的句曲山修煉,最終得到升仙,修成了大羅金仙的境界,並且開創了茅山派。

鹹陽茅家後人所修習的,跟江蘇茅山派道士修習的法咒還略有區別。

相傳三茅真君離開鹹陽前,曾經給族人留下了一部茅山秘法,名為“陰術”,而江蘇一帶的茅山派道士所修煉的茅山術乃是“陽術”,這兩者在茅山術法上雖然有所不同,但是這鹹陽茅家的秘法中更是有著不外傳的秘術。

非茅姓而不得修煉,所以在鹹陽茅家的傳人裏,但凡外姓弟子,隻能修習到茅山術,而隻有茅姓族人才有資格得到茅山秘法“陰術”的真傳。

不過外姓弟子所掌握的茅山術就已經強悍無比了,那“陰術”至今還未聽說有茅姓弟子練成的,看樣子也是極其難以領悟的奧妙之法,否則如此高深的法術,也不是那麽輕而易舉就能練成的。

見到兩個獵戶質疑起自己的身份,那白衣道士斜瞥了那兩人一眼,冷眼爍爍地回應道:“曾經是,現在不是,我與茅家再無瓜葛。”

兩個獵戶啞口無言,自知那茅山術的威力,更何況眼前此人的身手更是不凡,兩人根本就拿他沒有任何辦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那白衣道士將這群狐狸放走。

狐狸們依偎在白衣道人身邊,一個個咧著嘴角歡欣雀躍,目光裏洋溢著無盡的感激,白衣道人輕聲說道:“秦嶺山茫茫八百裏,獵人太多,危險也太多,雪狐嶺算是狐狸的淨土,你們不妨去那裏,日後也就少了被人獵殺的危險。”

聽到雪狐嶺三個字,那兩個獵戶心中一驚,不由得想起二十年前的一段傳說。

白衣道人準備拂袖而去,臨出門時聽到身後那獵戶大聲質問道:“是英雄好漢就留個名號,待來日見了也好知道先生是誰?”

白衣道人愣了愣,轉過頭用冰冷的目光瞪了他們一眼,隨口說道:“我就是,二十年前茅家叛徒,也是如今雪狐嶺的天師,馬靖坤!”

話音一落,山林裏突然刮起一陣陰風,一群蝙蝠烏泱泱的從樹影中飛起,消失在夜色中。

馬道長的身影也跟著消失不見,隻剩下那兩個獵戶躺在地上發呆。

畫麵一轉..........

翌日清晨,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山澗的青苔也在細雨的衝刷下,略顯滑膩。

苗采緹一行人打算從子午穀出發,進入古馳道,這裏是通往鹹陽最快的路線,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就開始命人修建了一條從全國各地通往鹹陽的馳道,這條古馳道曆經千百年依舊能夠暢行。

苗采緹自幼長在南疆,對於中原一帶的文明很感興趣,於是她便詢問自己的兄長戚施,先秦距今以及更迭了許多朝代,可是為什麽這秦馳道卻依舊寬敞?

苗采緹依稀記得小時候和家人進山采藥,南疆的樹林比北方要茂密的多,有時候剛剛走過的山間小路,不到幾個月的光景,就會徹底被荒草和樹枝遮住,再也找不到了。

但是這古馳道曆經千年,卻為何依舊能夠使用呢?

戚施雖也是南疆苗人,但是他大小就已經了解了漢文化,對漢地的風土人情,習俗講究都頗有涉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