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姚廣孝的解讀

就在當朝皇帝朱允炆在皇後娘娘馬恩慧的懷裏擼貓的時候。

北平,燕王府書房內。

“a ma mi ma mi hong”

你不信佛,你不懂。

但是朱棣信,一個黑衣僧人焚香打坐,口念佛經。

一個侍衛弓腰靜悄悄的來到了朱棣的身邊,不敢多說,隻是遞出了金漆火封信件。

朱棣見到這個信件,不由就是心裏一驚,眉頭皺起。

金漆火封,百裏加急。這是對於最重要信息的最好待遇了。

抬頭看了一眼依舊閉目誦經的僧人,小心翼翼的打開了信件。

一目十行快速掃過,然後,朱棣就的臉就有些扭曲了。

又仔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再一遍。

三頁紙張,聊了百字,朱棣看了三遍,眉頭皺得更緊,手掌撫摩著自己的長胡子。

“王爺,今日的佛經就誦讀到這裏了,如若無事老衲就先行告退了。”黑衣僧人說道。

“道衍大師,還望見諒,這是進城來的密報,是孤心急了,還望大師見諒。”朱棣歉意道。

“王爺無需多慮,既又密報,王爺還是加急處理更好,和尚我就不耽誤王爺了。”說完,姚廣孝就要起身離開。

沒錯,此人就是站在永樂大帝背後的男人,被稱為:“黑衣宰相。”

就此看來,這位高僧確實深受朱棣信任,到王府書房為朱棣講經說法。

在朱棣收到密報之時避嫌請辭,朱棣卻是直接無視。

姚廣孝也不急,你說不讓走,那邊不走了,但他也不開口。

深知一個道理:醫不叩門。

就是坐在,轉動手裏的佛珠,不發出一點聲音。

“道衍大師,你看看吧,這京城局勢變了。”朱棣將信件遞給了姚廣孝。

“這一下子,孤這個藩王是子啊也進不來京城了啊。”

是啊,太祖高皇帝都說了,讓你藩王守好國門,你就守好國門,也隻是一輩子,幾輩子,世世代代都守在國門。

姚廣孝也不多說,收了佛珠,接過信件,看了起來。

一遍,又一遍,再一遍。

又是三遍。

“大師有何高解?”朱棣急切的問道。

“高見談不上,隻是有些見解而已。”姚廣孝淡然說道。

“哦,孤洗耳恭聽。”朱棣眼睛閃了一道亮光。

“君王死社稷,藩王守國門。若是社稷亂,國門何以守。”姚廣孝補了兩句詩。

“君王死社稷,藩王守國門。若是社稷亂,國門何以守。”朱棣重複念道,念道最後,手掌都有了力量,帶走了自己的幾根胡子。

姚廣孝繼續說道。

“王爺,此為大義。”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對於現在的朱棣而言,他的野心已經鼓脹了他的整個胸腔,現在缺乏的就是造反的理由和造反的力量。

力量可以慢慢培育,但是理由,不是那麽好找的。

“而且,這不隻是大義,更是力量。”姚廣孝在朱棣顱內即將**的時候又給加了一個檔。

“力量?”朱棣腦子還在即將**的臨界點,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藩王守國門,無兵何以守,無糧何以守。”姚廣孝點撥道。

“無兵,無糧,無兵,無糧。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朱棣徹底的顱內**,仰天大笑。

朱棣大笑,姚廣孝隻是陪著小笑。

還有一句姚廣孝沒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不是你爹的套路麽,你就盡管好好學吧。

就這樣,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過去,朱棣浸入賢者模式,又看著信件,理性的問到:“但,他說我爹給他托夢,指出了大明的三道防線,這三道防線到底能不能護佑我大明?”

“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才是最關鍵的防線,也就是王爺您還有您的幾位兄弟,曾經與太祖高皇帝一同征戰北元,才有能力能夠守住這第一道防線。”姚廣孝分析道。

“第二道防線也隻是能說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用於補充第一道防線的力量。居於二線的王爺大多沒有見識過那些北元人在戰場上的凶殘模樣,而且居於二線,便會滋生惰性,久而久之,這道防線並無大用。”

“而那第三道防線則是些閑散王爺,他們能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但,死道友不死貧道,若是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都被攻破,那這第三道防線的唯一作用就是拖延時間,為皇帝南遷做犧牲。”

聽到姚廣孝這樣的一番解讀,朱棣也不由的懷疑了起來,自己的爹,真的就隻是這樣的打算麽?

“可是?”

“王爺,那位已經動過一次刀了,現在諸位藩王心裏更多的也還是忌憚,如果那位能夠處理好周王的事,那各位藩王或許可以看在太祖高皇帝的謀略上,原諒那位這一次的傷害,但戒備的高牆已經搭建好了,又如何能推倒。”姚廣孝說道周王的事情,更是提醒朱棣。

削藩真的結束了麽?

“我的侄子啊,如何能對自己的親叔叔那般狠心啊。”朱棣感歎道,但眼神卻是變得陰厲起來。

“這也隻不過是那位的說辭而已。”

“王爺,你要知道,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是你朱家人的天下。是朱家人把蒙元人給打敗了,把這天下給奪了過來。”

“所以,那些蒙元人最痛恨的就是朱家人,他們再次揮師南下的時候,朱家人必定是他們的第一目標。”

“蒙元。”朱棣聽到這裏不由的就是咬牙切齒了。

是啊,朱家人與蒙元人之間有著絕對不可諒解的仇恨。

“但是,人心難測海水難量,天下姓朱的人很多。”姚廣孝不再多說,接下來的話也不是他能說的。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姓朱的可以是你們大明皇族的朱家人,也可以是鄉野農夫的朱家人,並不是所有的朱家人都想到朱家人。

“他們豈敢如此,豈能如此。”朱棣咬牙切齒。

“王爺,君王死社稷,藩王守國門,並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也不能解決將來的北元。但,”

“若是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建都於這國門之地,並可以固守國門。”

姚廣孝與朱棣對視,書房中熏香繚繞,陽光恰好,紫光迷蒙升騰。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朱棣顱內**迭起,不能自已。

當然朱允炆是不知道他們二人這樣的一番對話,又其是姚廣孝的一番解讀。

要是讓朱允炆知道了,他一定提前發展醫學,醫美,發展出植發技術,讓他這個和尚也能長出一頭秀麗的長發,讓他知道人心的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