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主動請纓

慶王聲音嚴厲:

“此前太子提議休戰議和,便是你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將議和好處講得頭頭是道;太子捐銀,又是你第一個出來附捐!現真要為議和之事出力時,你倒沉默不語起來了!既如此,就由你去!”

眾人聞言皆鬆了口氣,隻有楚瑜有些愕然,不知道慶王這番話是真還是假。

康王臉色蒼白,也不顧體麵了,當即出列跪下,哭道:

“求父王顧念兒臣自幼失母,成長艱難,您的王孫尚不滿三歲,求父王開恩!”

太子也為康王求情:

“請父王三思!康王在內政上素有見識,為兒臣提過諸多優策良諫,懇請父王換涼王前往!”

慶王瞄了一眼太子道:

“太子若要代為出質,寡人倒也不會阻攔!”

太子當即住嘴。

“貪生怕死之輩!枉為王子!寡人就再給你一個機會!”

慶王又看了一眼康王,對眾人道:

“可有人自願代他前往的?”

原來你演這麽久,是要敲打太子啊……楚瑜抬頭看了看慶王,見他沒有阻止之意,當即出列朗聲道:

“兒臣願代康王兄前往!”

太子和眾人一臉驚愕,康王也止住了號哭,呆呆看著楚瑜……

還真有主動代勞去送死的?

寶寶心裏苦啊~楚瑜迎著眾人目光,大義凜然。

慶王似有些欣慰,又似有些自嘲的說道:

“原來寡人尚有個不怕死的王兒!麒統還不滿弱冠之年,你們這些人羞不羞愧!”

慶王停頓了一下,看著楚瑜,語氣嚴肅:

“褚麒統,上前聽封!即起,封靖王!追封你母為柔妃!賜寡人的甲胄佩劍一套!賜靖王府一座,仆婢6人!再賞金百兩,綢緞百匹!十五日後出發!願王兒昂然赴澹,不辱我大慶國威!”

說完還特意走下來,一臉慈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對眾人說:“寡人有此一子,便對得起曆代先王,已無憾矣!”

楚瑜見慶王演技高超,想起此前7筒說過,信華宮貧困,是因為他月錢被克扣,不如趁熱打鐵,自己走後至少能讓馮管家他們改善下夥食,不再為區區10斤肉食念念不忘。

“兒臣謝過父王封賞!尚有一個小小心願,懇請父王成全!”

7筒見楚瑜演過了,急忙驚呼:

“小魚,莫要節外生枝!”

慶王盯著楚瑜,眼中寒光一閃而過,語氣卻還是充滿慈愛:

“且說與寡人聽聽!”

說完又重重拍了一下楚瑜肩膀。

現在楚瑜已是無所顧忌,難道你還能殺了我不成?

他躬身行禮道:

“兒臣至今仍得的是學齡王子月錢,想是那宮財司執事,欺兒臣少得父王召見,故意克扣以中飽私囊,此等廢我大慶祖製之徒,請父王嚴懲!”

原來是這等區區小事,此子還算純良……慶王一副慈父姿態的問道:

“可還有哪些受氣之事,一並道來,寡人定為你做主!”

“謝過父王!其它不過是些兄弟間的小吵小鬧,可不敢再因微末瑣事煩擾父王!”

算你識相……慶王臉上父愛滿滿:

“無妨!何時想起,再來告訴寡人!”

當下便遣了侍衛去宮財司將執事就地立斬,奉人頭入殿傳視。

“小魚,謝謝!”

7筒想不到閑談時講的小事,楚瑜不但記下,還借此機提出來,感動不已。

“你我兄弟同為一體,何須說謝謝!”

當木匣中的人頭在殿內每人的手中都傳了一遍後,慶王對楚瑜說:

“隻怪寡人為國事所累,略了親情,讓王兒受了諸多苦楚!先回去收拾吧,日後歸朝,寡人還另有封賞!”

“謝父王!兒臣在澹國,也會時刻記得父王教誨,不辱我大慶國威!”

慶王滿意的笑著點了點頭,看向太子:

“你應多學學你的王弟,為國事,少些私心才好!”

然後說道:“都滾吧!看著便來氣!”

楚瑜看慶王演完這最後一場,謝恩後轉身走出大殿。

其餘眾人也魚貫而出,此前欺負過7筒的王子皆是抹了抹額頭冷汗,紛紛向他拱手告別。

方才見到宮財司執事血淋淋的人頭時,所有曾經欺負過他的人,都怕他臨時起意,再向慶王補充“兄弟間小吵小鬧”的細節和名單。

康王出了殿門,拉了拉楚瑜袖口,然後後退兩步,不顧周圍眾人的目光,鄭重的向他抱拳揖禮,眼裏滿是真誠。

“王弟此番恩情,實不知如何報答!唯願王弟平安歸來!”

“王兄不必多禮。待我離慶後,還請對信華宮眾仆婢時有照拂,莫讓他們沒了主人受人欺辱,可否?”

“王弟且安心!為兄在,無人敢欺他們!不論你離開多久,他們定會平平安安的待你歸來!”

太子是最後跨出殿門的,此時見楚瑜還在,便走上前,伸手拍了拍楚瑜的肩膀,讚道:

“王弟真乃我大慶鐵骨!”

“太子過獎了!王弟有一請,可否贈我一幅親筆字畫,讓我帶去澹國做個紀念?”

“自無不可!過兩日遣人給你送來!”

太子走了兩步,又回轉頭,正好迎上楚瑜迷弟般熾熱的目光,小聲說道:

“王弟若是喜歡,本宮還可送你兩名男仆!”

回到信華宮,眾人連忙張羅,把午食熱了給楚瑜端了上來。李嬸一家三口按慣例,就準備回庖廚用食,卻被楚瑜攔住。

他真摯的說道:

“我早已視各位為親人,如今分別在即,心中多有不舍。從這頓起,便同桌共食吧!我走後,你們便搬去靖王府,遇上事情,可找康王兄幫忙。”

這是7筒的決定,楚瑜完全支持。

馮管家還想推辭,被李嬸一掌拍在後背:

“別廢話!現在沒有公子,隻有我們看著長大的小郎!”

李嬸是性情中人,毫不扭捏,高高興興的回庖廚去拿食具過來……

飯桌上,沒了主仆之分,真如一家人一般。

青鳶不停的抿嘴偷笑,看向楚瑜的眼睛閃閃發亮,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

下午些,本在藏室中跟著青鳶學寫7筒名字的楚瑜,接到了內侍帶來的賞賜、封詔旨和補算的月錢,6名奴婢已直接安排在了靖王府中打掃清理,眾人卻無太多喜色,隻是按製對楚瑜的稱呼從“公子”變為了“殿下”;

內侍前腳剛走,康王又親自送來了一車的冬季衣物和財物,千恩萬謝後才告辭而去。

那套慶王年輕時征戰的裝備,本該供奉起來,卻被李嬸壓在了箱底,隨後眾人一道告祭了7筒亡母,將她的封詔擺在了靈位前。

這個可憐的女人,至死都在埋怨自己未能得到名分,害7筒受兄弟欺侮,現在若是泉下有知,總算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