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山亭夏日解析

信市的詩詞協會是幢類似天壇的木製建築,也是信市少有的曆史建築。

跟隨張平走入協會,第一眼張淵就被此處濃鬱至極的文化氣息所震撼。

圓形的大廳中,掛滿了詩詞古畫,檀香幽幽,琴音嫋嫋,書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文房四寶,讓人看的目不暇接。

“咱信市還有這樣的地方啊?”張淵被眼前的場景深深的震撼到了。

“別大驚小怪的,等下你給我好好發揮,給你爸我贏回麵子!”

“張老師!”

就在張平父子倆耳語時,一聲清亮的女聲在兩人身後響起。

兩人回頭看去,入眼的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姑娘,長相頗為出彩,眉清目秀,鼻梁高挺,一雙鳳眼閃爍著見到恩師的欣喜和一絲絲對張淵的好奇。

眼前的美女穿著黑色馬麵裙,白色的薄衫上衣,露出雪白的頸項,紮著高高的馬尾,給人一種英姿颯爽的感覺。

“是鈺婷啊,你爸來了沒?”

馬麵裙的美女微笑說道:“來了,正在後麵和人商量事情呢。”

“行,我們這就過去找他。”

張平說著就火急火燎的朝著後麵走去,張淵和這位叫鈺婷的美女對視一眼,兩人互相頷首算是打過了招呼。

“老張,你風風火火的叫我們過來幹什麽?”

張淵還沒走進後院,就聽到了一個男人的聲音響起。

“幹什麽,當然是揚眉吐氣了,這幾天被安市的那幾個家夥煩的不行,就見不得他們那陰陽怪氣的樣子!”

“喲,這麽說,我們張大詩人這是有佳作了,快拿來讓我們見識見識!”杜長笙為張平倒了杯茶,隨後調侃起來。

不大的院子中除了張平和杜長笙外,還有三人,聞言也都好奇的看了過來。

這幾位都是信市詩詞協會的中實權人物,自然也知道安市最近來踢館的事情。

隻是對於這種文化比拚,他們也都沒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

恰好這時張淵和鈺婷一起走了進來,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兩人身上。

“嘿,我這次可是帶了殺手鐧來的。”張平說著對張淵介紹道“兒子,這位是你杜長笙杜叔叔,這兩位是你陳錦陳叔叔,那兩位是你馬伯伯和何伯伯,都是我們詩詞協會的骨幹。”

張淵聞言一一點頭問好,他也大致猜到自己老爸帶自己來此的原因了。

“老張,你兒子就是你說的殺手鐧?”陳錦看向張淵,上下打量一番,並未發現什麽奇特的地方。

旁邊的杜鈺婷也有些好奇,漂亮的鳳眼在他身上掃過,她也知道自己恩師和詩詞協會最近遇到的麻煩,難不成眼前的青年能有能力解決?

“嘿,你們別不信。”張平見幾人都不太相信,他看向張淵說道:“兒子,給他們露一手!”

張淵有些尷尬,這讓他有種上學時當著全班同學背書時的感覺。

除了尷尬就剩緊張了,看著那些期待和審視的目光,張淵最終還是強忍尷尬,清了清嗓子,閉目念道。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一首詩念罷,全場安靜,張淵悄咪咪的將眼睛睜開一條縫,見大家都在沉思,沒人注意到自己,張淵這才呼了口氣。

古詩詞之所以受人喜愛,就是因為它能穿越時間給人帶來那種詩人在創作詩句時的意境。

“妙啊!”

何仁明忽然驚歎出聲,滄桑的雙目看著張淵滿是欣賞。

“真是好一首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

“何老高見,不知可否為我等解析一番?”

院中眾人都對古詩詞頗為了解,自然也能聽懂張淵這首詩中的含義,但還是想聽聽何仁明的解析。

聞言,何仁明也不推辭,他笑容和善的看著張淵,緩緩說道:“綠樹陰濃夏日長,這首句看似起的平平無奇,但玄機就在“陰濃”二字當中。”

“何爺爺,這是為何?”

杜鈺婷算是在場眾人中最弱的那一位了,她聽到雲裏霧裏的。

“哈哈,其實這“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後,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密而且深。”

聽著何仁明的解釋,杜鈺婷這才恍然大悟,在場的其他人也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杜鈺婷看著和自己年歲差不多張淵,眼中的好奇又多了幾分。

“這第二句“樓台倒影入池塘”寫詩人應是看到池塘內的樓台倒影。而這個“入”字則是點睛之筆,夏日午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台倒影,當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台倒影的真實情景。”

何仁明的一番解釋聽的眾人連連點頭,腦海中已經有了山中涼亭,繁茂樹林,池塘倒影等畫麵。

“而我個人則認為整首詩最為含蓄精巧的則是這第三句,“水精簾動微風起”。”

“此句又可分兩層意思來解。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瀲灩,碧波粼粼。詩人用“水精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麵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觀賞景致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後才感覺到起風了。夏日的微風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精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微風起”,而後再寫“水精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說完,何仁明看向張淵,眼中的讚賞之情無以言表。

對此,張淵則聽的有些汗流浹背,何仁明的解析一點錯都沒有,正因為如此張淵才感到煎熬,他一個連山都沒爬過的人,咋會寫山中倒影這些。張淵此刻就在祈禱不要穿幫最好。

“詩的最後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致,增添了鮮豔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著夏日特有的生氣。”

何仁明對古詩詞有著五十多年的研究了,是古詩詞界的泰山北鬥,能得到他的認可,足以證明張淵借鑒而來的這首《山亭夏日》的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