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請戰!
曹操顯然沒想到曹仁等人都推舉曹彰領兵,微微一怔,並沒有馬上表態,眼神卻看向了一旁的郭嘉,顯然是在征詢他的意見。
郭嘉當然明白曹操的意思,趕忙站出來說道:“司空,子文公子雖然武勇,且頗有謀略,但畢竟年少,也從未獨自領兵作戰。更何況他在圍獵時受傷,還未痊愈。”
“李傕乃西涼名將,身經百戰,又率五萬虎狼之師,絕非可以輕易戰勝。我認為由子文公子領兵出戰,極為不妥!”郭嘉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強烈反對曹彰領兵出戰。
郭嘉說的這些道理,曹操心裏自然也非常清楚,他微微點頭,準備否決曹仁等人的提議。
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曹彰自己卻挺身而出,大聲地說道:“父親,兒臣的傷勢早已無礙,願領兵出戰,不但要擊退李傕對雒陽的進犯,更要一舉將逆賊徹底剿滅,收複長安,穩定西北!使父親可以安心對付其他各路諸侯!”
曹彰的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曹丕本以為曹彰會想盡辦法推辭,沒想到他不但主動請命,而且還誇下了海口,要徹底剿滅李傕。
你以為寫了幾首詩詞,殺了王越和老虎,就真的天下無敵了?那你可就太飄了,這跟上戰場可完全是兩回事!你自己想要找死,那就怪不得別人了!
他立刻附和著說道:“子文果然忠勇,主動替父親分憂。還請父親準子文所請!”
曹真、曹休也跟著附和:“請司空準許子文領兵出戰!”
曹彰主動請命,讓曹操也有些沒想到,但他心裏也清楚郭嘉的分析很有道理,曹彰的確還不具備單獨領兵擊敗李傕的能力。
曹操向著曹彰輕輕搖頭:“子文,為父知道你的孝心,也知道你殺敵的決心。但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難道你沒聽到奉孝說的嗎?你尚且年幼,沒有臨敵對陣的經驗,對戰強敵,恐難取勝!”
“父親,當年霍去病初次上戰場也不過十七歲,卻以八百騎奔襲數百裏大破匈奴!兒臣一直以霍去病為榜樣,也盼望有朝一日沙場建功!”
“今日李傕來犯,正好給兒臣一個機會!懇請父親答應兒臣所請,兒臣願立下軍令狀,若不能擊殺李傕,平定長安,甘受軍法處置!”曹彰卻不肯退卻,提出立軍令狀請戰……
曹彰提出立軍令狀,自然不是盲目衝動,而是有著充足的自信。
論武勇,他自己和徐晃,都具備了一流武將的水準,完全具備和李傕正麵對決的能力。
論兵種,他有一千配備了新式馬鞍、馬鐙和馬蹄鐵的騎兵,可以往來突襲,靈活作戰,於無聲處聽驚雷,給李傕出其不意的重擊!
論計謀,自己這些日子熟讀兵書,反複研究了三十六計,再加上有徐庶這樣的頂級謀士相助,一定可以用奇謀算計李傕。
最讓曹彰欣慰的,就是按照他和徐庶的推算,曹丕一定會想辦法將自己的軍情傳遞給敵人,那就相當於給了他一個神助攻的機會。
正是基於有這麽多必勝條件,曹彰才敢信心滿滿提出立軍令狀。
曹彰堅持立軍令狀都要領兵出戰,讓曹操等人都十分意外,尤其是曹丕內心更是喜出望外,隻盼著曹操趕緊答應。
曹操承認曹彰的話有一定的道理,沒有人生下來就會打仗,凡事都有第一次。
霍去病能做到一戰成名,我曹操的兒子憑什麽做不到?曹操內心也想給曹彰這樣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子文,軍中無戲言,立下軍令狀,若是不能取勝,就算你是我的兒子,我也不會輕饒!”曹操還是有些不放心,再次提醒著曹彰,希望他能認真考慮清楚。
“父親放心,兒子既然敢立軍令狀,就敢承擔一切後果!”曹彰堅定地回應著。
話說到這個份上,曹操明白,若是再不答應曹彰,反而是讓他當眾打臉,以後在眾人麵前抬不起頭了。
“既然子文你如此堅決,為父就給你這個機會!”曹操下定決心,大聲宣布。
“謝父親成全!”曹彰恭敬地向曹操施禮答謝。
曹丕等人聽到曹操答應了由曹彰領兵出戰,也都是相互對視,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郭嘉聽到曹操的命令,卻十分擔心曹彰,主動請命道:“司空,既然決定讓子文公子領兵,在下願陪同公子出征,為公子出謀劃策,更請司空安排一成熟穩重的副將,協同輔助公子才是!”
他畢竟受了曹彰贈送《三十六計》的恩惠,不忍心看曹彰冒險,決定親自前去相助,也可以將三十六計實戰運用一下,看看效果。
沒想到曹彰卻果斷地謝絕了郭嘉的好意:“父親日理萬機,十分操勞,還需郭軍師在旁多多協助,就不勞煩軍師陪同了。”
“剛才令君也說了,如今四麵強敵環伺,也需要各位將領協助父親,我此番出征隻帶本部一萬兵馬即可,百日之內定能擊敗李傕,得勝歸來!”
聽了曹彰的話,所有人更加驚愕。
長安距離許都足有一千二百裏,按照當時的行軍速度,至少需要半個月到二十天才能趕到。
曹彰提出百日歸來,也就意味著他隻給自己留了一個月左右的作戰時間。
更為誇張的是,李傕足足五萬大軍,他卻隻帶本部一萬兵馬,以一敵五,還要速勝,更不需要郭嘉和其他副將跟隨,這實在是太托大了。
曹彰這樣選擇是有自己的目的:這是他首次帶兵,如果讓郭嘉和其他名將跟隨,雖然可以增加安全性和取勝的把握,但戰功的含金量也會大大降低。
他現在需要的是一場幹幹淨淨,酣暢淋漓的勝利,最好還是霍去病那種以少勝多的大勝,才能一戰揚名,奠定自己在軍中的地位,在世子之爭中取得先機。
“子文,這打仗可不是兒戲,你不能盲目自信,要知道驕兵必敗!”曹操聽了曹彰的話,越發擔心。
“多謝父親教誨,兒子一定時刻銘記心中,絕對戒驕戒躁,穩步作戰!”曹彰恭敬地回應著曹操。
曹操看著自信的曹彰,終於點了點頭:“好,取筆墨來,寫軍令狀!”
文吏抬上書案,備好筆墨、竹簡,曹彰拿起筆,寫好軍令狀呈遞到曹操的麵前:“請父親過目!”
曹操接過軍令狀認真看完,語重心長地對曹彰說道:“軍令狀已立,就要依法而行!你此次出征,一定要千萬小心!”
“喏!”曹彰恭敬地回應。
曹丕卻在此時上前說道:“父親,子文領兵出征李傕,實為我曹家子弟楷模,但我唯恐他孤木難支,想請父親準許夏侯家的伯言(夏侯尚的字)和俊林(夏侯儒的字)作為參軍隨行,一方麵可以協助子文,一方麵也是讓他們增加一些曆練!”
聽到曹丕推薦夏侯尚和夏侯儒來做自己的參軍,曹彰馬上明白了他的用意。
曆史上,曹魏除了有五子良將,還有八虎騎。分別是夏侯兄弟、曹仁、曹洪、曹純、曹真、曹休,還有一人就是夏侯尚。
他和夏侯儒都是夏侯淵的侄子,和曹真、曹休一樣,都屬於曹氏宗族二代的佼佼者。
這二人從小和曹丕一起長大,和他的交情很深。
顯然曹丕安排他們過來,做參軍是假,作為暗中傳遞軍情的眼線才是真。
曹彰不得不佩服曹丕也算是頗有心機,這二人都是夏侯家的宗族成員,安排他們同行,很難讓人懷疑動機不純。
而且他們身份特殊,即使將來曹彰真的戰死,曹操看著夏侯氏的麵子,也不會過分苛責他們。
“多謝兄長厚愛,伯言和俊林都是文武全才,若得他二人相助,我此戰獲勝機會必定大增!”曹彰提前算到曹丕的目的,正好將計就計,一口答應了下來。
曹操見曹彰沒有異議,也就點了點頭:“伯言、俊林,你二人可願隨子文出征!”
夏侯尚、夏侯儒自然不會拒絕,挺身而出回應:“我二人願輔佐子文兄長,助其擊退李傕!”
“好,命曹彰為主帥,夏侯尚、夏侯儒為參軍,領本部一萬兵馬,西征抵禦李傕,先行回去準備,擇日出發!”曹操轉身拿起令箭,交到了曹彰的手中。
曹彰恭敬地從曹操的手中接過了令箭,與夏侯尚、夏侯儒一起行禮:“喏!”……
隨後三人一起轉身向著司空府的大廳外走去。
曹操看著遠去的三人,轉頭看看兩側的荀彧和郭嘉,臉上雖然保持著平靜,內心卻充滿了擔心。
曹丕等人回來站好,此時他隻覺得自己的陰謀得逞,得意不已。
卻不知,其實他早已落入了曹彰的算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