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擁蔣與反蔣,把兄弟殊死搏殺 是誰,刺蔣刺宋刺白川
王亞樵從什麽時候開始反蔣的,戴笠與胡宗南並不知曉。湖州一別,三人各奔東西,戴笠若非考入黃埔軍校,或許與胡宗南邂逅亦無機會,何況遠在上海的徽幫幫主、“斧頭黨”首領王亞樵。
戴笠第一次聽說王亞樵反蔣,是在1931年7月,因為6月下旬剛剛發生了廬山刺蔣案,盡管當時他並未介入此案調查,但職業使然,一向敏感的他還是悄悄弄清了刺蔣案始末——
6月,蔣介石前往廬山,準備策劃發動對江西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當時山上無公路,上下山的交通工具隻有滑竿。一日,蔣介石身著長衫,坐在由兩人抬著的滑竿上,在廬山山南太乙峰山麓,沿著登山古道悠然下山。
十多名侍衛,分布在滑竿周圍,跟隨警戒。
四周一片靜謐,除了大自然的天籟之音,便是一行人沙沙的腳步聲。
古人稱“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仲夏的廬山,更給人一種“嗒然白雲外,巾舃得清涼”的超凡境界。蔣介石微閉雙目,完全沒有料到危險已經迫近。
忽然“砰”的一聲槍響,一顆子彈從蔣介石耳邊飛過,蔣介石驀然睜開雙眼。
立刻有數名侍衛衝到蔣介石身邊,將蔣介石保護起來。
更有侍衛手疾眼快,不等殺手發出第二槍,當即朝著殺手的方向“砰砰砰”連發數槍。在一棵參天古樹後麵,殺手應聲仆地,倒在血泊中……
戴笠秘密調查後得知,殺手名叫陳成,是王亞樵派出行刺蔣介石的數名殺手之一。盡管殺手已死,但王亞樵手下殺手眾多,他的“斧頭黨”成員個個身手不凡,是一群地地道道的亡命徒、暗殺黨。倘若王亞樵不肯罷手,那麽處在明處的蔣介石將防不勝防,這令戴笠十分擔憂。
果然,一個月後,另一樁行刺案在上海發生,不過這次行刺對象不是蔣介石,而是掌握國民政府財政大權的宋子文。
案發於7月24日,上海北站。
當天清晨八時左右,從南京開往上海的客車徐徐進入北站,在普通旅客下得差不多的時候,從臥鋪車廂裏下來幾名身穿中山裝的年輕人。這幾人下車後,分別站在車門口兩邊,隨後下車的是兩名身著洋裝的人。
這兩人看上去35歲上下,都身著筆挺的白色西裝,頭戴太陽帽;都是中等身材,高矮胖瘦不相上下。
這兩人就是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的宋子文和他的機要秘書唐腴臚。
宋子文和唐腴臚下車後,身穿中山裝的一群人便跟在他們身後,向出站口走去。
就在這時,槍聲驟然響起,“砰砰”兩槍,宋子文與唐腴臚幾乎同時撲倒在地。不同的是,唐腴臚是中彈倒地;宋子文則是聽到第一聲槍響時當即倒地,就地十八滾,滾到站台的一根大柱子後麵,躲過了隨後飛來的子彈。
幾乎與此同時,有殺手拋出煙幕彈,整個站台瞬間煙霧彌漫。
這是殺手為安全撤離放出的煙幕彈,他們以為刺殺目標宋子文已經被擊斃,於是迅速撤離,宋子文因此僥幸逃過一劫。
連續發生的兩起暗殺,矛頭直指蔣介石集團,直接刺蔣失敗後實施刺宋,使蔣介石極為震驚與震怒。而當局久未破案,令蔣、宋等人寢食難安。
1932年4月特務處正式成立不久,戴笠奉命接手兩案,很快查出,兩起案件均由王亞樵幕後策劃與組織實施;王亞樵此舉,與“西南派”密切相關。
早在1931年年初,胡漢民與蔣介石發生“約法之爭”,2月28日,蔣介石一怒之下囚禁胡漢民。為此,西南派派人攜26萬元巨款到上海,找到王亞樵,想借王亞樵的“斧頭黨”,暗殺蔣介石。
隨後,王亞樵對蔣介石組織了多起暗殺行動,均未得以順利實施。直到廬山刺蔣失敗,蔣介石加強了戒備,王亞樵更是難尋下手機會,隻好退而求其次,遵照西南派“倒蔣必先去宋,亂其經濟組織”的方針,改刺宋子文,卻錯殺了宋子文的機要秘書。
當時戴笠的密查組(十人團)尚未成立,戴笠身邊除了賈金南一名勤務兵外,無正式特工人員,雖查出兩案來龍去脈,卻苦於勢單力薄,一時抓不到證據。
考慮到與王亞樵是結拜兄弟,戴笠也想將王亞樵從“西南派”陣營中拉過來,因而在特務處成立之初,曾向蔣介石舉薦王亞樵,但蔣介石說:
“這個人招搖,不能用。”
後來戴笠多次警示屬下不要“招搖”。他對招搖的解釋是:
“凡是好名好勝,不實在,不守本分,外表弄得很大,內容卻很空虛,侈言標榜,而事實上沒有做到,這些都是招搖。假特務工作之名,而以特務工作掩飾一切,也是招搖……非常時期的工作,切不可用流氓,就是因為流氓行為招搖,不切實際,用之未有不敗也。”
然而,1932年4月發生的一場爆炸案,改變了蔣介石對王亞樵的態度。
4月29日是日本“天長節”——日本天皇誕辰之日,這天上午,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白川義則組織日軍與日僑舉行“祝捷大會”,地點在上海日租界虹口公園。白川大將親任大會主持人,日本駐華大使重光葵、第三艦隊司令官野村吉三郎、第九師團長植田謙吉、日本僑民行政委員長河端貞次、日租界商會會長崗村洋勇等軍政要員皆在檢閱台前排就座。
就在祝捷大會進入**的時候,一枚水壺炸彈飛向檢閱台,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檢閱台上血肉橫飛,哀號一片。
白川大將當即倒在血泊中,隨後被送往醫院,三天後不治身亡;
河端貞次、崗村洋勇等當場斃命;
重光葵、植田中將大腿被炸斷;
野村中將眼球被炸飛……
整個檢閱台上非死即傷,無一幸免。其中,白川義則是抗戰期間被擊斃的日軍最高長官。
爆炸案發生後,國際輿論一片嘩然,日本朝野為之驚駭,南京國民政府更是為之震驚,同時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鬥誌。
由於實施爆炸的“韓人愛國團”成員尹奉吉當場被捕,承擔了全部責任,表麵看來,這起由韓國人實施的爆炸案與中國無關。那麽,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對這起長中國人誌氣、滅侵略者威風的爆炸案,蔣介石尤其關注,為查清幕後策劃人,當即命令已升任特務處處長的戴笠徹查此案。
戴笠親赴上海,很快查出此案的幕後策劃人,仍是他的結拜兄弟:王亞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