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呂布,救不救?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十月,金陵。

全盤掌控了江東四郡之後,向問天把治所遷到了秣陵縣,四郡富戶也多有遷入秣陵的。

為了將來的長治久安,向問天下令擴建秣陵城,並改稱金陵。

十月中旬,某天上午。

吳縣華亭陸氏少年陸遜,在仆人的護送下乘坐馬車進入了金陵。

這是12歲的他第一次出遠門,一切都是那麽新奇,有趣。

尤其是幾天後自己將要去報到的學宮,更是讓陸遜好奇、興奮。

從前他都是在家學讀書識字的,聽先生說江東各郡的官學還比不上他們陸家的家學。

隻有京師的太學、還有先秦的稷下學宮,才是有資格讓陸氏子弟心生向往的。

可前些日子先生突然很是興奮地告訴陸遜:“爾等有福了!徐州牧向問天興辦的學宮馬上要開學了!”

然後,陸氏家主就把族中有天賦的孩子全都集合起來:送往金陵入讀學宮。

陸遜很好奇:“向使君興辦的學宮有什麽魔力,居然能讓驕傲的先生如此興奮?”

臨行前,陸遜特意去問了先生。

此時的先生已經很淡定,他說:“也沒什麽了,就是把一群名士都請到了學宮做教師。”

陸遜不信,繼續追問:“哪些名士?能讓先生失態的,必不是俗人!”

先生不置可否,答曰:“不過是王朗、華歆、虞翻、徐璆、許靖、許劭、沈友等等。”

“先生,可是主持‘月旦評’的許劭、許靖?”

“江東還有與他們同名的,名士嗎?”

“那,華歆就是與管寧、邴原共稱一龍,被人稱作龍頭的咯?”

“正是!”

“還有沈友,一定是被稱為江東第一神童,文才武略樣樣不凡,今年隻有18歲的那個了?”

“沒錯,都是你耳熟能詳的名士。”

這時的陸遜,終於明白先生之前為什麽那麽興奮了。

“這群名士,即便是京師太學,也難以將他們聚齊啊!”陸遜不由感歎。

“名士隻是一部分,向使君所請的王朗、徐璆等人不僅是名士,還有豐富的執政經驗,能教授經世致用之學,另有長於兵書戰策的將軍講學。”

“出將入相,吾所願也!”陸遜興奮大喊。

同時,陸遜也很關心自己將來的同窗會是誰。

“除了陸氏,江東顧氏、張氏、朱氏也會挑選族中精英子弟入學!”

“哇,真是太好了,這是精英學堂!”

“別高興太早了,除了你們,還有許多平民子弟要與你們同班同學!”

“這,又是為什麽?”

“想知道答案,到時候自己去問向使君。”

“那先生你呢?還留在家中教學嗎?”

“別忘了,先生我也是陸氏子弟!你們能去,我倒去不了嗎?”

“啊!先生要與學生做同窗了?”

“混蛋!誰說去學宮就隻能是學生了?”

陸遜與先生之間的討論同一時間在江東四郡各個世家上演,但不都是高興,也有擔憂。

陸遜進了金陵城之後,看到了到處張貼的布告,才知道他們四姓子弟隻是學宮的極小一撮。

向問天的野心很大,金陵學宮隻是第一步。

現階段他要達成的目標是:讓想上學的江東孩童都能有學可上。

目前這部分人還不多。

除了顧、陸、朱、張這江東四姓為首的各個大小世家,還有一些沒落家族之外,隻有極少數普通百姓的孩子主動求學。

一座金陵學宮,足以容納這批精英子弟為主的第一波學生。

但為了引起重視,入學名額是嚴格把控的。

向問天讓諸葛亮事先摸過底,發放給江東四姓的名額隻占他們家學人數的六成,其他小世家的則占各自家學名額的八成。

普通孩子則隻需要入學通識考察便可,取前一百人。

向問天原本設想的是一千個入學名額,江東四姓子弟占五成,其他世家占四成,普通百姓占一成。

可結果各大大小小的世家為了入學名額你爭我搶,普通百姓卻隻有寥寥十幾人參加入學考察,其中幾人還被篩掉了,隻有十人附和。

“普通百姓對我還是沒有信心啊!”

向問天頗有些唏噓,明明是想給老百姓發福利,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金陵學宮開學的第一天,向問天給所有學子的祝詞隻有八個字: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雖然隻有短短八個字,但已經足夠了。

年輕的向問天往那一站,便是最好的勵誌榜樣。

……

對於向問天如此大張旗鼓地興辦學宮,其實很多人都不理解。

尤其是唐祝、徐盛、太史慈這些平民出身的武將。

“主公,你費盡心思搞這勞什子的學宮,對我們逐鹿中原有什麽好處?”

“孔明,你來告訴他們吧。”向問天看了看諸葛亮,讓他來回答這個問題。

“諸位將軍,打江山一縣之才足矣,如昔日高祖劉邦,蕭何、曹參、樊噲等沛縣故人才是其根基,實力強大後自有英才慕名投靠。

但治理江山則不同,若想長治久安,必須根據自己的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無數的人才。”

諸葛亮一邊講道理,一邊舉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終於說服了唐祝他們。

這時,有人送來密報:呂布危!

向問天眉頭一皺,讓諸葛亮、唐祝等人傳閱了密報的詳細內容。

“說說吧,怎麽救呂奉先!”

“救?呂奉先?為何要救他!”

這下連諸葛亮都不理解向問天了。

隻有徐璆驚訝地看向眼前這個年輕的徐州牧,心裏很是欽佩。

說實話,當初陶謙選擇向問天作為新的徐州牧,徐璆是不太理解的,甚至心底是有質疑的。

直到後來看到向問天一步步走來,才發現陶謙的確是眼光獨到。

此時聽到向問天說要救呂布,徐璆心裏隻剩下欽佩了:

“所有人視呂奉先為洪水猛獸,看似不恥其為人,其實是沒有膽量,更沒有容人之量,也隻有向問天這般少年英豪才敢主動收留呂奉先。

同時,這也是一招非常高明的千金市馬骨。”

向問天也感受到了徐璆的變化,終於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

在自己身邊的這群人當中,徐璆的經曆最為豐富,治國理政的能力也最強,諸葛亮、陳群這些年輕人還需要徐璆好好帶一帶才能更成熟。

至於那位十八歲的神童沈友,更適合在學宮裏做一麵旗幟,做實事還是算了。

“可是,怎麽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把呂布給救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