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帝國的糧食戰略

貞觀之治不是白說的,大唐立國之後狀況有了極大好轉。

如果糧食都得不到解決,那就是在罵李世民了,農業永遠是一個帝國的根基,貞觀前期還有一些饑荒出現,可到後期基本上就解決了糧食安全。

這種情況下,確實不需要再為糧食問題大費周章。

糧食再怎麽重要,也是有保質期的,你為此開個都護府花銷巨大,人員往來運輸都要消耗,運糧少了是虧,運糧多了吃不完也一樣是虧。

如今長安的糧價已經很低,再低下去農民怎麽辦?

那會出現一種怪現象,運回的糧食越多,大唐越富裕不起來,還米賤傷農。

王玄策提及這個問題,代表他還是在為大唐考慮。

如果為了私心,那他一口答應就完事,這可是正三品的職位。

若是他說得多了切中要害,李治一想有道理,你還是送俘虜回天竺吧……

所以他能這麽說,張知易是很滿意的。

“你說得對,但我需要更多的人,從糧食生產中脫離出來。”

“不務農,他們能做什麽呢,打仗?”

“問到點子上了,王玄策,你說,怎樣才算富起來?”

王玄策還真被這個問題問住了,餓的時候就圖一口吃的,溫飽解決了,還圖什麽呢,如果糧食滿倉,你還得擔心它長蟲子。

可糧食多了,米價下跌,還是沒幾個錢,能算富起來嗎?

米價要是不跌,城裏的人也沒多少剩餘,朝廷也騰不出手做別的事。

主政很難,那不是一般百姓能想象,什麽東西都是多了不好,少了也不行。

“老師,那你說,大唐如何才算富強?”

李治對這個問題也是非常感興趣,他作為新君,看過的典籍已經不少了,可到處理事情上依舊一團亂麻,有的事情還非得長孫無忌來處理不可。

說到底還是太年輕,過於理想化。

很多事書上說的都對,但你沒見過就是意識不到有多難。

“其實,很多先賢都說過,但他們說得太複雜了。”

“就很簡單,遵循人自己的欲望來。”

“上古之民也務農桑,可是種再多的地也發展不到今天的模樣。”

“衣食夠用就行,再多怎麽辦?或者說,遇到天災的年景又該怎麽辦?”

引導到這裏,李治也應該知道怎麽做了:“互通有無!”

“說得對,就是互通有無,互通的範圍越大,就代表扛災荒危險能力越強,無論什麽災荒禍事都無法撼動,那才能代表真正的富強。”

“所以,越多的人不需要種糧食,還能活得更好,才叫富強。”

“有一天人們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考慮挨餓的時候,開始無聊地幻想溫飽以外的事情,天災來臨也無所謂,才是真正的富強。”

“所以,我們需要大唐百姓不為種地操心一輩子!”

這個道理十分淺顯吧,而且不需要讀什麽典籍,自己就能想到。

多麽簡單的邏輯,可是怎麽做到呢?

王玄策問出了這個問題:“不種地做別的,能做什麽呢?”

“你以後會知道,也並非保密,隻是現在說了你也不明白。”

張知易笑了笑,“這裏是林邑,你也看到了,這裏有稻種一年兩熟甚至三熟,你要做的就是把糧種引回來,在大唐尋找合適的地方種植。”

“不止於此,林邑那邊也要成為大唐的糧食產區,直接運糧回來。”

“這邊是琉球,有大島也適合種糧,也是你需要做的事。”

“那麽多的糧食,海運必須加大發展,再修馳道運往大唐各地。”

張知易對著地圖指指點點,但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驚人。

旁邊的李治和王玄策,他們不是不知道這些地方,而是想象不到這些地方到底什麽樣,這年頭,嶺南都是流放之地……

為何如此,還不是因為沒人建設嗎。

隻要人從莊稼地裏脫產出來,那就有更多餘力搞建設。

糧食對於一個帝國的戰略意義,就是堆在倉庫裏看的!

“王玄策,你要做到這種程度,就是整個大唐都不生產一粒糧食,大唐百姓也不會挨餓!”

王玄策都聽傻了,還能有這種事情?大唐真能有這樣的未來?

這個設想太大了,直接把王玄策和李治都鎮住。

之前張知易跟李治探討時就沒說那麽細,甚至李治也沒王玄策想得那麽深,如今的大唐確實不需要那麽多糧食,而且保存糧食還有成本呢。

李治想不到,就不會像王玄策那樣問,所以張知易就沒解釋。

到了現在,李治才知道這裏麵有那麽多名堂,王玄策看來也是個棟梁之材啊,雖然功績也隻是打敗了天竺那些渣渣而已……

“那邊真有那麽多糧食?”

王玄策已經懷疑人生,但張知易卻了解那地方後世的發展。

“現在自然是沒有的,所以得你去安排,同時,還有更大的世界等著你,看看這裏。”

張知易又把地圖展開,還有一部分並沒有擺出來的。

“在這邊,有一片陸地,上麵有高產作物,若是有機會你可以派船出海搜尋,帶些回來,不過,重點還是水稻。”

“高產,能有多高產?”

“大概是你們現在畝產的幾十倍,弄得好近百部吧。”

張知易說著一抬頭,看見旁邊眾人目瞪口呆的樣子,能把這些找回來,豈不是神農?

“別愣著了,這些有可能近年都找不到,甚至有可能是幾代人以後的事,姑且把林邑的稻穀搞回來吧。”

林邑,在後世又稱為占城,那邊稻穀一年甚至能熟三季!

到了宋朝,也有了早稻晚稻之分,這一點也是大宋富足的支撐。

張知易拍了拍王玄策:“該辦什麽手續就辦吧,還有你那個副將,送歸俘虜之後也跟著你去。”

說完,張知易就離開了皇宮。

反正安排下去,該怎麽辦手續是李治的事。

平海都護府,就需要王玄策這樣的,不需要朝廷後方支持,自己一個能搞定的強將,因為那裏不是帝國核心,隔著太遠了,需要有自己能撐起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