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青樓是情報中心

潼關外,押送崔直的囚車停了下來,一個老者騎著馬緩緩靠近馬車。

“崔大人抓緊時間,莫讓小的們難辦。”押送的軍士說完便遠離囚車去望風了。

“兒啊!”崔佑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大聲號哭起來。

囚籠裏的崔直也成了個淚人。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些囂張跋扈的世家子弟,唯有到了家道中落,性命難保時才知道後悔。

“你到了那邊將這封信交給你的伯父。”

崔佑從懷裏掏出一封嚴密封裝的信封交給崔直。

“他看到信肯定會好好照顧你的,長安你肯定是回不來的,我有空便去看望你。”

“都怪那個柳公明還有那個戴著鬥笠的神秘人!”

這話讓崔佑有了思路。

“那神秘人拿著東宮的腰牌,想必是東宮的親信,太子什麽時候有這號門客。”

崔直表示不知,自己當天喝了很多,完全就是一個醉漢。

“你的事件案發,獲益最大的還是太子。”

崔直不解,問道:“他一個太子和我們有啥好爭的?”

“從聖人繼位開始便緊鑼密鼓地籌劃削弱世家貴族的力量,隻不過這些家族都十分龐大,聖人也沒有辦法,然而帝王者總是找到機會去削弱世家貴族的權力。”

這樣一來,崔直豈不是成了太子削弱宗族勢力的犧牲品。

崔直重重地拍了一下牢籠“父親放心,等孩兒在邊關建功立業,定當殺回長安,咱不受這個窩囊氣!”

“你瘋了!”崔佑厲聲喝到。

“你有幾個頭夠砍的?”

沒想到了經曆了這件事情,崔直還是如此莽撞,崔佑也無可奈何,事事謹慎的自己,為何生出這麽一個兒子。

“既然他主動冒犯我們,崔氏家族和眾多親戚團體也不是好惹的!”

這時崔直卻沒有那麽強烈地希望父親替自己報仇,而是擔心父親在這場鬥爭中落得和自己一樣的下場。

“父親切莫逞強,要懂得知難而退,太子陣營中必定有世外高人,當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崔直再次點醒了崔佑:“世外高人,那日戴著鬥笠不敢以真麵目示人的,恐怕就是太子幕僚當中的領頭人深得太子信任。”

查清了這神秘人的身份,崔氏家族說不定能搬回一城。

“崔大人,我們該啟程了,請回吧。”

負責押送的軍士守著時間回來了。

父子二人就此告別,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崔佑心中早已有了報複的想法,這長安城今後可能便波瀾四起了。

百花樓裏,狀告崔直的名妓楊妙兒正替幾個有錢的客官彈奏琵琶。

百花樓裏的人各色各樣,他們有時會談國家大事,有啥會談具體的戰爭,反正來到這裏便無拘無束。

宋二是這裏的老板,這一日他照例巡視自己的產業,他把平日裏端茶倒水的小妹妹叫到裏屋。

“最近有什麽消息沒有。”

“工部尚書監理宮殿的修繕時,不慎滑倒,差點被壓死。”

“下一條”

“東北高句麗下月中旬將要進犯”

“還有嗎?”

倒水的丫鬟壓低了聲音說道。

“還有個人說聖人危在旦夕。”

宋二連忙製止了那個丫鬟。

“這些人是真的敢說。”

“楊妙兒在哪呢?”

“妙兒姐姐正給客人們彈琵琶呢。”

丫鬟邊說邊指著舞台那邊,可舞台那卻除了幾把琴以外便沒別的東西了。

“壞了,楊妙兒出事了。”宋二連忙起身往巷子那邊追去,結果連影子都看不到了。

當年崔直殺死李煙兒的時候隔壁的楊妙兒聽得一清二楚,當時楊妙兒嚇得連忙報告給宋二。

宋二認為他要想保住性命,就不要聯係任何人,直接蟄伏到版本更替。

崔直被大理寺追查一事,便是楊妙兒作證的。

如今楊妙兒失去了蹤影,肯定是有人懷疑到自己頭上來了,宋二處處都提高了警惕。

東宮這邊,張知易和李治一封封地拆開從百花樓帶來的信件。

“這僅僅一日便這麽多達官顯貴談到收購土地。”

李治問道:“收購土地怎麽了?”

“這就是早期的土地兼並。用價格買下農民的良田,讓農民無田可耕,於是變成了地主家的佃戶,能不能吃飽飯就全靠地主施舍了。”

“為何農民要把好好的地賣給貴族?”

“這個原因是多方麵的,有可能是天災人禍沒有收成也有可能是家裏人丁稀少,沒有那麽多的勞動力去耕作,所以把可以跟著自己一輩子的土地低價賣給地主。”

李治點點頭:“其實每個朝代都是貴族過得最好,普通老百姓要是想存活,隻能依附於強大的世家貴族。”

“小心了,這種現象要是不遏製,貴族的勢力會越來越壯大。”

“這次是崔家,下次又找哪一家呢?”李治心裏好像有一本給他判刑的筆。

張知易搖了搖頭:“要是別人不主動進攻,我們也不可冒進,容易過早成為眾矢之的。”

“聽宋二哥說,楊妙兒已經失蹤了,說明外界已經注意到了東宮的力量,這到也無妨,隻不過要在世家貴族反應過來前將一切事情都準備好。”

李治十分擔憂,原本隻是明麵上的唇槍舌劍,如今卻涉及到了許多人的生命。

自己不想再讓生靈塗炭,也不想讓過多的人成為犧牲品。

“不必擔心,以她的身手想必已經安全了,隻是沒法聯係。”

二人繼續察看從青樓寄過來的信件,這些信件裏麵很有可能就是某個官員的把柄。

這長安各處的青樓都有宋二的眼線,要是有什麽特別的消息,東宮這邊便會處理。

然而張知易並不打算長期利用這個酒樓,嚴格地監聽百姓的交談隻會讓王朝越來越封閉。

二人看完了信件,李治掐指一算:“這殿試的日子快到了吧,也不知道柳公明準備得怎麽樣了。”

“聖人的身體能舉行殿試嗎?”

這殿試乃科舉的最後一關,進入宮中,直接朝聖人跪拜,便根據聖人給的選題快速創作,過了殿試才是真正的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