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戴罪之身

貞觀二十年,淩煙閣二十一功臣之一的張亮被告謀反,其下收有養子五百餘人皆受到株連。

“這老張也真夠慘的,早年替李世民鞍前馬後,誰知狡兔死走狗烹,誰在乎他是不是謀反,李世民好不容易找個理由把他做了。”

大唐詔獄裏,吃完一個窩頭的張知易躺在破爛的草席上,翻了個身,又閉眼打算睡去。

“無所謂了,十天後趕緊把我推到菜市場砍頭,早就不想在這待了。”張知易迷迷糊糊地說道。

自打張知易穿越到唐朝的第一天,他就一心赴死了,他本是現代一位曆史學者,機緣巧合之下得以穿越回古代。

第一世時,張知易處處小心,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與當權者周旋,誰知自己的城府竟活不過第一集,不幸被當權者定罪問斬。

劊子手手起刀落,誰知張知易眼睛一抹黑,醒來又到了下一個朝代,好家夥!這下張知易來勁了,死不了是吧,那他偏要在曆史上攪弄風雲,或是青史留名亦或是遺臭萬年。

誰知這一世,張知易穿越來了唐朝貞觀年間,成了張亮不起眼的一個養子。

貞觀盛世,朝局穩定,俗話說時勢造英雄,一個家奴既趕不上動**的局勢也不是什麽顯赫出身。

任憑張知易如何擺弄學識,也終究上不得台麵,結局也不過是在這盛世終老。不過還好,他是張亮的家奴,馬上要被李世民定個謀反的罪名。

隻等張亮事發,張知易在公堂上交待了自己為張亮出謀劃策便可難逃一死。

果不其然,如今的張知易已被收押入了詔獄以待問斬。

這詔獄真是好地方啊,在前幾世張知易時常出入詔獄,裏麵的布局每朝每代大同小異,進詔獄就像回到家裏一樣。

一到詔獄,張知易便和獄友們侃侃而談,上至天文星象下至水利農桑,給詔獄的老鐵們忽悠得是一愣一愣的。

進了詔獄的人,性命大多朝不保夕,死前有個人進來樂嗬嗬地給大夥說相聲,也算是苦中作樂了,甚至連獄卒都時常來聽張知易的講座。

獄卒呢也不為難這個將死之人,看在他每日講些奇聞軼事逗樂的份上,便給好吃好喝伺候著。

非但如此,有個權貴子弟視察詔獄,偶然間聽聞了張知易的高論,頗感興趣,時不時地來聽張知易授課,順便給他帶了點王公貴族才有資格享用的水果糕點。

張知易可謂是樂在其中啊,這才是盛世嘛,享受完這最後十天咱要去亂世建功立業去咯。

高談闊論都有人捧場,爺要的是權謀爭鬥疆場殺伐。

“姓張的,快起來!”

陽光透過大牢的鐵窗柵欄照射在了張知易的屁股上,睡眼惺忪的張知易用手擋了擋眼睛。

喊話的正是牢裏的牢頭,他那矮胖的身材立在牢門前像一尊守門的石獅子,渾圓的腦袋頂著歪斜的官帽,肥大的手指挑撥著一串牢門鑰匙。

牢頭把牢門打開,像拎一隻兔子一般一把拽起張知易。

與別的看守不同,牢頭不愛聽張知易耍嘴皮子,所以對張知易自然沒什麽好的臉色。

牢頭押著張知易來到了詔獄看守休息的偏房內,隻見一方木桌後坐著一位清瘦的年輕人,這年輕人臉色白淨甚至可以說是蒼白,但眼睛在牢裏燭火的映照下炯炯有神。

“是你啊,下次來讓這胖子客氣點。”張知易揉了揉自己那條被牢頭拽得生疼的手臂。

牢頭聽聞,狠狠地瞪了張知易一眼。

年輕人搖頭笑道:“你先下去吧,我要單獨向張先生討教學問。”

牢頭恭敬離去,臨走前還不忘朝張知易惡狠狠地瞪了一眼。

“你什麽成份啊?那胖子這麽怕你。”

“不值一提,全倚仗家父威望罷了。”

此時,大明宮宣政殿內。

文武百官分坐兩旁,噤聲等候,四下的護衛身披厚甲,手持短劍。整個宣政殿內安靜得隻有焚香爐飄出來的熏香在遊動。

宣政殿正中的龍椅上坐著的男人身材寬大,臉形飽滿圓潤,一臉蚺須,慈眉善目間又威嚴不減。此人真是開創貞觀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輕輕合上了大臣遞上來的奏章,閉目養神了一會兒又喃喃道:“張亮那個老家夥一直喊冤,要是他真的無心謀反,私養五百個義子做什麽。”

朝堂下文武百官都紛紛輕聲應和。

“罷了,該殺的該流放的都定罪了,這事就這麽過去吧。”李世民睜開了眼睛,正了正身子。

“長孫無忌。”

“臣在。”

“太子近況如何啊?”

距廢太子李承乾謀反之事不過三年,李世民對新立的太子李治十分關心,特派長孫無忌任太子太師。

“稟陛下,太子殿下近日專心研習,十分勤奮。”長孫無忌躬身道。

“哦?這頑劣子竟突然好學起來,長孫無忌你功勞不小啊。”

“微臣不敢居功,太子殿下其實並不喜歡聽微臣的說教。”

長孫無忌戰戰兢兢不敢抬頭,生怕李世民怪罪自己教導太子無方。

“那太子這好學是跟誰學的啊?”李世民臉色不悅。

“大唐詔獄中有一個叫張知易的年輕人,終日在牢裏傳經布道,誰知太子偏愛這罪犯的言辭,時常前去詔獄聽課。”

“張知易何許人也,所犯何事?”

大理寺卿顫顫巍巍地答道:“稟陛下,張知易是反賊張亮的義子之一,此賊當堂供述自己為張亮的謀士,罪當處斬。”

“豈有此理!堂堂太子竟被反賊蠱惑,你這太子太師怎麽當的!”李世民此時像被觸碰了逆鱗一般,勃然大怒。

長孫無忌嚇得連忙跪下:“陛下息怒,臣自知輔佐太子責任重大,可太子與微臣議論國家大事時引經據典,思想活躍,所道出的觀點連微臣都覺得玄妙。”

“這些都是那個叫張知易的死囚教的?”

“正是,微臣以為太子日後監國需要學的東西僅靠微臣一人教授無法完備,讓太子接受高人指點,也未嚐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