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承乾的煩惱

“此事先不談,關內大旱,災民都到長安城了,朕才收到奏報,難道我大唐官員的奏折還沒有百姓的兩條腿走得快嗎?”奏折被李世民啪一聲扔在地上,李世民的怒吼響徹兩儀殿。

“這都是臣的疏失,請陛下降罪。”身兼吏部尚書的房玄齡,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玄齡,這不是你的錯,你不必如此。還是先說說此事該如何解決吧。”

魏征想了想道:“陛下,地方官員玩忽職守,理應明正典刑。然,如此處理怕是會有疏漏,臣推測,地方官員怕是有徇私枉法之舉,不如派欽差查清了再做處置。”

李世民覺得有理:“玄成以為該讓誰來當這個欽差?”

“陛下,臣覺得越王合適。”長孫無忌舉薦李泰。

“青雀還小,讓他去不合適吧。”李世民明顯有些不悅。

長孫無忌像是看不到李世民的眼神:“越王殿下忠君愛民,聰慧過人,當得此重任。”

“老臣也覺得越王殿下合適。”

魏征的話讓李世民感到意外,長孫無忌也有些不明所以,他想不通為什麽魏征會支持他,魏征可是跟越王一夥兒的,這很反常。

“玄成,何出此言啊?”李世民不想讓李泰趟這渾水。

“越王殿下想法清奇,總有些出人意料之舉,臣相信越王可以處理好此事。臣請陛下準許臣隨越王一同前往。”

李世民思索片刻說道:“那就讓青雀去吧,玄成和知節同去。”

之所以讓程咬金一起去,是怕李泰遇到什麽危險,讓程咬金保護李泰。若是李泰遇到難處,還有魏征幫襯,出不來大錯。

長孫無忌目的達成,眼角多了一絲笑意。

此時的李承乾來到劉家莊,愁眉苦臉地,李泰喊了他幾遍才晃過神來。

“大哥,你怎麽了?這麽心不在焉的。”

“青雀,我記得你還有不少糧食。先借給我如何?”

“大哥你要那麽多糧食幹什麽?”

“長安城外來了很多災民,糧食價格暴漲,現在已經漲到五十文一鬥。三弟已經去施粥了,我不能什麽都不做。”

他是太子,可是現在長安城傳的都是李恪的美名,讓他有些擔憂。若是他什麽都不做,必定會被人拿來比較,怕是會被人指責。隻是賑濟災民的差事已經交給了李恪,他手裏也沒有糧食,隻得求助李泰。

李泰這才知道災民之事,他有些日子沒回長安城了,李承乾說到李恪讓他有了些興趣。

李恪是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頗有才華,性格很像李世民,深受李世民的喜愛。隻是因為楊妃的身份,他注定是沒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的。

史書上對李恪的評價甚高,文武雙全,是個賢王。後來被長孫無忌陷害,下場很慘。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或許自己這個三哥也可以未來的盟友,雖然此人做事有些不修邊幅,經常被李世民打。

今年關內的旱災,李泰早已知道,隻是沒想到災民來得這麽早。李泰欣喜若狂,他正缺人呢,這些人來得剛剛好。

“大哥,三哥既然已經在施粥了,你再去也不會有什麽不一樣。不如咱換個方式。”

李承乾很是高興,他隻是來碰碰運氣,沒想到李泰真有辦法:“換什麽方式?”語氣裏帶著急切。

“你帶著程處亮去災民裏招人,願意來的,一天兩頓飯管飽,工錢一天五文,有一技之長的一天十文。”

“會不會給太多了?”

這樣算下來,一年最少也有將近兩貫錢,多的都快四貫錢了,這工錢給得很高。

李泰嫌棄地看了一眼李承乾:“大哥,不要這麽小氣,咱是要幹大事的人,不能讓手下的人吃虧。日後工錢會越來越高,五文錢隻是管個溫飽。”

“你說的對你要多少人?”李承乾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

“有多少要多少。”

“青雀,你瘋了,你要那麽多人幹什麽?”李承乾滿臉不可思議。

聚集那麽多人,是要造反嗎?

“大哥,這點人根本不夠,你站起來看看,你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我都要將作坊。”

根據李泰估算,這些作坊全部投產的話,少說需要十多萬人。

“有家屬的都可以帶過來,可以幹些洗衣做飯之類的活兒,而且不是所有作坊都是賣力氣的地方,也會有輕鬆的工作。”

隨後李泰開始給李承乾講他的規劃,他將自己對工業區的想法全部說於李承乾。

李承乾已經震驚得說不出話了,沒想到還能這麽玩,如果李泰的想法都變成現實,那這個地方必將成為全大唐最繁華的地方。

大餅畫完了,李承乾還在慢慢消化。想要讓李承乾邁開步子往前走,必須將他的格局打開,不能為了幾個工錢,幾個人而斤斤計較。

李承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一會大笑,一會愁眉不展,李泰也不去打擾他。

不知過了多久,李承乾忽然大喊:“青雀,我想明白了。”

“你明白什麽了?”

“呃……”李承乾支支吾吾的:“我好像明白了,又好像不太明白,明明話在嘴邊,就是說不出來。”

李泰剛喝進嘴裏的茶一下噴了出來,他被李承乾逗樂了。

李承乾有些窘迫,臉都紅了。站起來招呼程處亮就往長安城方向去了。

“殿下,王德王公公來傳旨。”

傳旨?還是王德親自來傳旨,又出什麽事了?

李泰能想到的就是印書的事兒了,可是時間還沒到啊,不是一個月嗎?

那是旱災的事兒?朝廷手裏有李泰送去的糧食,應該不缺糧食,這種事朝廷也不是頭一次遇到,肯定有了應對之策。那還能有什麽事,難不成讓自己去工部上職?

“王公公,一路辛苦了,你怎麽親自來了?”

“陛下的旨意,內奴婢不敢怠慢。越王殿下接旨吧。”

李泰站好,準備接旨。唐律規定接旨是需要三叩九拜的,但李泰不喜歡跪。

王德也知道李泰深受陛下恩寵,不敢為難。